吳曉紅 韋方銓 羅中權 陳潔華
紅藍光聯(lián)合克拉霉素、雷尼替丁治療痤瘡療效觀察
吳曉紅 韋方銓 羅中權 陳潔華
目的 觀察紅藍光聯(lián)合克拉霉素、雷尼替丁治療痤瘡療效。 方法 86例臨床確診為中重度痤瘡的患者采用隨機原則分為治療組(44例)和對照組(42例)。治療組患者口服克拉霉及雷尼替丁加用紅藍光交替照射。對照組單純服口克拉霉素及雷尼替丁, 服藥方法、時間同治療組。4周后觀察兩組患者的痤瘡皮損變化情況, 計算療效指標和不良反應。結果 經(jīng)治療后,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是88.64%和61.9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皮損減少率82.07%優(yōu)于對照組(65.79%)(P<0.05)。結論 紅藍光聯(lián)合克拉霉素、雷尼替丁治療痤瘡療效良好, 不良反應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痤瘡;紅藍光;克拉霉素;雷尼替丁
目前應用紅藍光治療儀治療痤瘡療效顯著、復發(fā)率低、不良反應少, 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作者在2014年1~12月使用LED光動力治療儀聯(lián)合克拉霉素, 雷尼替丁治療86例中重度痤瘡患者收到滿意治療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所選86例患者均為門診病例。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中重度痤瘡診斷標準(Pillsbury痤瘡分類法Ⅱ~Ⅲ級)。排除標準:輕度痤瘡;光敏患者;妊娠(計劃妊娠)和哺乳期婦女;血液病和各科免疫性疾病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4例, 男24例, 女20例,年齡18~28歲, 病程2個月~3年, 中度19例, 重度25例。對照組42例, 男17例, 女25例, 年齡18~30歲, 病程1個月~3年, 中度19例, 重度2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痤瘡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儀器參數(shù) (歐美娜治療儀)LED光動力治療儀, 其紅光輸出功率(40±5)W, 輸出波長(633±6)nm, 其藍光輸出功率(20±5)W, 輸出波長(415±5)nm。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清潔患者面部后, 利用碘伏進行消毒, 膿頭、炎癥和小結節(jié)中的內(nèi)容物則用消毒排針進行清理, 醫(yī)囑患者平臥, 戴上防護眼鏡, 閉上眼睛, 同時調(diào)整儀器光板高度, 距離患者面部4~8 cm為宜, 紅藍光交替照射,照紅光、藍光各1次/周, 20 min/次, 4周8次為1個療程。如果照射過程中出現(xiàn)新膿點, 再次使用消毒排針進行膿頭排除, 有利于患處炎癥的快速消退, 同時口服克拉霉素(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0.5 g, 2次/d, 連服4周, 雷尼替丁(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0.15 g, 2次/d, 連服4周。對照組:單純服克拉霉素及雷尼替丁, 服藥方法、時間同治療組。
1.4 療效判斷標準 觀察患者在療程結束時的痤瘡皮損變化和不良反應, 計算皮損減少率, 療效按皮損治療前后減少率判定, 皮損減少率=(治療前皮損數(shù)-治療后皮損數(shù))/治療前皮損數(shù)×100%。痤瘡癥狀和體征基本消退, 療效指數(shù)≥90%者為基本痊愈;而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 療效指數(shù)60%~89%者為顯效;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 療效指數(shù)為20%~59%者為好轉;癥狀和體征無改善, 療效指數(shù)<20%為無效??傆行?(基本痊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1個療程, 炎性皮損計數(shù)及減少率與對照組相比, 對照組的皮損減少率為65.79%低于治療組的82.07%, 兩組皮損減少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利用紅藍光聯(lián)合克拉霉素、雷尼替丁治療痤瘡,可減少患者皮膚損傷。見表1。
2.2 4周治療結束后療效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1.90%。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8.64%。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053, 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皮損數(shù)情況變化消退比較(n,%)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在照射過程中出現(xiàn)皮膚干燥者4例,使用外用保濕護膚品后狀況改善, 且不會影響后續(xù)治療。出現(xiàn)第1次照射后皮膚微紅、微癢者2例, 其中1例2 h后緩解,另1例口服抗過敏藥后緩解, 其余無異常。
痤瘡主要發(fā)生在青春期男女面部的前額, 面頰或下頜口周, 也可發(fā)生于胸部, 背部和上臂。痤瘡初起為細小的黑頭或白粉刺, 可擠出點渣皮脂, 也有初起為皮色或紅色丘疹,繼而發(fā)展為膿皰或小結節(jié);嚴重可形成膿腫、囊腫或蜂窩組織炎并有疼痛, 部分有皮脂皮炎的表現(xiàn)。反復發(fā)作, 繼而凹凸不平的疤痕和色素沉著。
痤瘡的主要發(fā)病因素與毛囊皮脂導管角化過度、雄性激素偏高導致的皮脂功能亢進和痤瘡丙酸桿菌等感染導致的慢性炎癥等因素密切相關[1]。
克拉霉素是一種半合成的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 能夠與細菌核糖體50S亞基結合, 導致其蛋白合成受阻而產(chǎn)生抗菌作用。經(jīng)臨床資料證實, 對厭氧革蘭陽性菌的痤瘡丙酸桿菌引起的感染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雷尼替丁是一種抗雄性激素的口服藥。
LED光動力治療儀, 主要采用經(jīng)高亮度發(fā)光二極管發(fā)出的高功率密度、高純度的紅光、藍光及黃光照射帶有痤瘡的皮膚, 該儀器利用了光反應原理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其中高純度(415±5)nm的藍光作用原理是其能夠將幾乎全部的能量有效作用于靶目標——痤瘡丙酸桿菌上, 激活其內(nèi)源生成的光敏劑卟啉, 從而產(chǎn)生光毒環(huán)境, 通過轉換成的毒性單態(tài)氧將細菌迅速殺死。此外, 藍光也能通過影響?zhàn)畀彵釛U菌的跨膜質的流入和改變細胞內(nèi)pH值達到殺滅細菌、消除痤瘡的良好效果[2]。該方法既不會使菌體產(chǎn)生耐藥性也不會對患者的正常皮膚組織造成損傷。(633±6)nm的紅光作用原理則是其能夠被細胞中的線粒體吸收, 激發(fā)產(chǎn)生大量的ATP,從而使皮膚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大幅度增加, 促進祛突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和真皮中纖維細胞及角蛋白的合成增加, 達到加速皮膚新生組織再生, 縮短康復期, 減少瘢痕形成的治療效果[3]。
總之, 藍光具有快速抑制炎癥的功能, 能夠殺死導致痤瘡形成的丙酸桿菌。還可以在對正常皮膚組織無損傷的情況下, 高效率破壞該細菌的形成, 最大限度地降低痤瘡形成的幾率, 盡可能于短期內(nèi)使炎癥期的痤瘡明顯減少至愈合, 從而起到消炎、消腫、消痕作用。紅光具有純度高、光源強、能量密度均勻的特點, 它能讓細胞活性提高。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 使皮膚大量分泌膠層彈性, 從而達到抗衰老、抗氧化和修復的功能。
[1] 趙辯.臨床皮膚醫(yī)學 .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935-938.
[2] 喬麗, 趙廣, 吳衛(wèi)紅, 等.藍光治療面部尋常痤瘡療效觀察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7, 36(3):211-212.
[3] 張亞靜, 魯永梅, 由長輝, 等.紅藍光聯(lián)合藥物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病學雜志, 2014, 13(5):311-31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94
2015-03-17]
526020 廣東省肇慶市皮膚病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