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誘殺巢蟲技術研究報告

      2015-05-25 00:35:10漆文芳張串聯(lián)
      中國蜂業(yè) 2015年3期
      關鍵詞:巢蟲蠟螟誘蟲

      楊 柳 漆文芳 張串聯(lián)

      (江西省養(yǎng)蜂研究所,南昌330052)

      誘殺巢蟲技術研究報告

      楊 柳 漆文芳 張串聯(lián)

      (江西省養(yǎng)蜂研究所,南昌330052)

      巢蟲是蜜蜂的主要害蟲,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通常很難防治。根據(jù)巢蟲的生物學特點,我們研制出巢蟲的誘蟲器、誘蟲餌料,再利用誘蟲器、誘蟲餌料和相應的配套技術對巢蟲進行誘殺。試驗結果顯示:利用這種方法能有效誘殺巢蟲;防治組由已遭受巢蟲為害的中蜂群組成,經(jīng)30天治愈率為76.7%,經(jīng)60天治愈率為100%;預防組由未遭受巢蟲為害的中蜂群組成,150天內僅有6.7%的蜂群較輕受害,而空白對照組也由未遭受巢蟲為害的中蜂群組成,150天內卻有36.7%的蜂群受到巢蟲較重的危害。

      中蜂;巢蟲;防治;誘蟲器;誘蟲餌料

      巢蟲是鱗翅目、螟蛾科、蠟螟屬昆蟲的幼蟲。危害蜂群的巢蟲有兩種:大蠟螟和小蠟螟。巢蟲是年年嚴重危害中蜂的主要害蟲,它不但蛀食巢脾、破壞蜂巢,而且穿蛀隧道、咬死蜜蜂的幼蟲和蛹,造成白頭蛹,輕則影響蜂群繁殖,重則蜂群嚴重衰落和飛逃。由于巢蟲是鉆入蜂脾為害的,通常很難有效防治,很多養(yǎng)蜂人對這種害蟲的危害束手無策。為了研究這種蟲害的有效防治方法,我所向省科技廳申報了《誘殺巢蟲技術的研究》課題,被省科技廳批準為2010年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

      1 誘殺巢蟲技術研究的內容

      一是誘蟲器;二是誘蟲餌料;三是運用誘蟲器、誘蟲餌料進行誘殺巢蟲的配套管理技術措施

      2 誘蟲器的研制

      2.1 原理

      巢蟲成蟲喜歡選擇在縫隙或可隱蔽處產(chǎn)卵,以便保護卵可以安全孵化。巢蟲(幼蟲)喜歡躲在隱蔽處取食。將誘蟲器設計成扁平、多孔、多縫隙、便于裝盛誘蟲餌料、巢蟲易進不易出的結構。

      2.2 制作器材

      2 mm厚塑料板、塑料膠棒、膠棒槍、10目不銹鋼網(wǎng)、鉆孔機、切割機、塑料膠水。

      2.3 制作方法

      利用上述器材,按下述圖紙設計規(guī)格進行制作。

      2.3.1 誘蟲器蓋板圖

      2.3.1.1 上蓋板,用2 mm厚塑料板制作。長333 mm、寬114 mm。居中兩條鏤空的透窗。

      2.3.1.2 下蓋板,用10目不銹鋼網(wǎng)制作。長32 cm、寬10.4 cm。

      將不銹鋼網(wǎng)下蓋板粘合在上蓋板的中部位置即合成誘蟲器的蓋板。此蓋板便于收集蠟屑和雌蠟螟產(chǎn)卵及小巢蟲鉆入。

      2.3.2 誘蟲器底盒圖

      底板長340 mm、寬120 mm、盒邊高52 mm。盒邊與底板結合處底部鏤10條細縫,見下圖。

      在盒子中放入誘蟲餌料,蓋上蓋板,備用。

      3 誘蟲餌料的研制

      3.1 原理

      我們長期研究發(fā)現(xiàn),巢蟲的成蟲雌蠟螟尋找產(chǎn)卵處和巢蟲小幼蟲尋找食物時,均對食物的氣味有很強的選擇性。蜜蜂氣味越濃的蜂蠟,對巢蟲的吸引力就越強。

      3.2 制作器材

      王臺繭衣、蜂蛹、酒精、蜜蓋蠟、王臺蠟、粉碎機、冰箱等。

      3.3 制作方法

      取王臺繭衣1份、蜂蛹4份浸入20份食用酒精中,加溫到60℃,保溫5小時后,常溫下放置3~6天,過濾100目,得到提取液裝瓶密封備用。用蜜蓋蠟和王臺蠟制取純蜂蠟。將純蜂蠟初步敲碎,放入冰柜中冷凍至-18℃24小時,取出放入粉碎機中粉碎至10目或不經(jīng)冷凍,直接將純蜂蠟制成薄片。將提取液均勻地噴灑到碎蜂蠟中或薄蜂蠟片上,裝封備用。用時放入誘蟲器中。

      4 運用誘蟲器、誘蟲餌料進行誘殺巢蟲的試驗

      4.1 原理

      巢蟲以蜂蠟為主要食源。雌蠟螟交尾成功后,趁夜晚潛入蜂箱中,在箱中縫隙處或裸露的巢脾上既便于隱蔽又接近食源的地方產(chǎn)卵。卵孵化出幼蟲后,巢蟲小幼蟲立即尋找既有食物又能隱蔽的地方,常常是迅速朝蛹脾爬去,鉆入蛹脾,潛伏在蛹脾中穿蛀隧道,咬殺蜂蛹,危害蜂群。根據(jù)巢蟲的趨味性、趨食性、隱蔽性,運用我們研制的誘蟲器、誘蟲餌料及相應的配套管理技術措施進行誘殺巢蟲。

      4.2 試驗器材

      誘蟲器、誘蟲餌料、中蜂群。

      4.3 試驗時間與地點

      2012年4~9月,吉安遂川,江西省養(yǎng)蜂研究所種蜂場中蜂基地。2013年5~10月,南昌小蘭,江西省養(yǎng)蜂研究所種蜂場中蜂飼養(yǎng)場。

      4.4 試驗方法

      將誘殺巢蟲試驗分成三個組,分別是防治試驗組、預防試驗組、空白對照組。

      4.4.1 防治試驗組

      選擇30群有巢蟲為害癥狀的中蜂群作為防治組。將各蜂群中的蜂脾關系調整為蜂脾相稱。若單脾上巢蟲為害癥狀較嚴重的蜂群(單脾白頭蛹>20個的蜂群)調整為蜂略多于脾;巢蟲為害癥狀嚴重的蛹脾(單脾白頭蛹>40個的蛹脾)帶蜂放在隔板外側15天或等待蛹羽化完后再放回隔板內側。先在誘蟲器中均勻放入誘蟲餌料約20 g,再把裝有餌料的誘蟲器放入蜂箱底板上或蜂巢下。每半個月觀察記錄一次巢蟲的為害情況,并清除殺死進入誘蟲器中的巢蟲,累積統(tǒng)計上述記錄數(shù)據(jù)。每一個月更換一次誘蟲餌料,其他管理及生產(chǎn)活動照常。

      4.4.2 預防試驗組

      選擇30群均無巢蟲為害癥狀的中蜂群作為預防組。將各蜂群中的蜂脾關系調整為蜂脾相稱。將裝有誘蟲餌料約20 g的誘蟲器放入蜂箱底板上或蜂巢下。每半個月觀察記錄一次巢蟲的為害情況,并清除殺死進入誘蟲器中的巢蟲,累積統(tǒng)計上述記錄數(shù)據(jù)。每一個月更換一次誘蟲餌料,其它管理及生產(chǎn)活動照常。

      4.4.3 空白對照組

      選擇30群均無巢蟲為害癥狀的中蜂群作為空白對照組。對照組的蜂群中不放入誘蟲器和誘蟲餌料,也不采取其它防治措施。每半個月觀察記錄一次巢蟲的為害情況,累積統(tǒng)計上述記錄數(shù)據(jù)。其它管理與生產(chǎn)活動照常。

      4.5 實驗結果

      4.5.1 防治試驗組

      按照防治組的試驗方法,30群有巢蟲為害癥狀的中蜂群(其中為害癥狀較輕的蜂群16群,為害癥狀較嚴重的蜂群11群,為害癥狀嚴重的蜂群3群,計30群有為害癥狀的蜂群)經(jīng)過30天防治試驗,有23群中蜂的巢蟲為害癥狀消失,治愈率76.7%;經(jīng)過60天的防治試驗,累計30群中蜂的巢蟲為害癥狀全部消失,治愈率100%;試驗期150天內,30群中蜂共計誘殺巢蟲939條。

      表1 防治組利用誘蟲器、誘蟲餌料防治巢蟲為害情況

      30群受巢蟲危害的中蜂,經(jīng)30天治愈率76.7%;經(jīng)60天治愈率100%;150天共計誘殺939條巢蟲。

      4.5.2 預防試驗組

      按照預防組的試驗方法,30群始日無巢蟲為害癥狀的中蜂群歷經(jīng)150天,只有2群蜜蜂出現(xiàn)了巢蟲為害癥狀,并且為害癥狀較輕(單脾白頭蛹≦20個)。巢蟲為害蜂群數(shù)占比僅為6.7%,150天30群中蜂共計誘殺589條巢蟲。

      表2 預防組利用誘蟲器、誘蟲餌料預防巢蟲為害的情況

      4.5.3 空白對照組

      按照空白對照組的試驗方法,30群開始日無巢蟲為害癥狀的中蜂群歷經(jīng)150天的觀察期,有11群中蜂群出現(xiàn)了巢蟲為害癥狀,占比36.7%。其中5群巢蟲為害癥狀較輕;4群巢蟲為害癥狀較重;2群巢蟲癥狀嚴重并有一群飛逃。

      表3 空白對照組巢蟲為害情況

      表4 預防組與空白對照組150天內受巢蟲為害情況比較

      5 分析討論

      5.1 防治試驗組

      由有巢蟲為害癥狀的30群中蜂組成,歷經(jīng)30天的防治試驗,76.7%的受害蜂群巢蟲為害癥狀治愈;歷經(jīng)60天100%的受害蜂群巢蟲為害癥狀治愈;這種結果或效果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影響:

      一是誘蟲器的結構。誘蟲器的結構必須符合巢蟲的生物學特性,有利于巢蟲安全的保護,便于巢蟲隱蔽、取食、結繭化蛹,就有利于吸引巢蟲雌蠟螟產(chǎn)卵。同時又能放在蜂巢下方的箱底板上。

      二是誘蟲餌料。餌料的氣味要能吸引巢蟲,餌料必須是巢蟲喜歡吃的,同時又要求能防止霉變。在我們更早的試驗中,誘蟲餌料隨著誘蟲器放入蜂箱中,10天就會出現(xiàn)霉變,達不到餌料更換期30天不霉變的要求。后經(jīng)過改進配方工藝,達到了防止霉變的要求。誘蟲器的結構和誘蟲餌料的性能還有進一步改進提高的潛力,需后續(xù)深入研究。

      三是相適應的配套管理技術措施。將蜂脾關系調整到蜂脾相稱并保持這種狀態(tài),有利于防止雌蠟螟直接飛到裸露的巢脾上產(chǎn)卵或飛到巢脾框邊緣縫隙中產(chǎn)卵。巢蟲為害癥狀較嚴重的蜂群,使蜂略多于脾有利于蜂群加強清巢驅蟲。巢蟲為害癥狀嚴重的蜂脾放到隔板外側,有利于加快斷蛹,盡早驅趕巢蟲離脾。如果沒有這些配套管理技術措施,那么誘殺巢蟲的效果就不會好。因此,配套管理技術措施是必要的。

      歷經(jīng)60天的防治試驗,才將所有蜂群的巢蟲為害癥狀治愈,時間較長,這與巢蟲幼蟲生長期較長相關。大巢蟲(大蠟螟幼蟲)生長期27~48天;小巢蟲(小蠟螟幼蟲)生長期42~69天。當已鉆入蛹脾中的巢蟲,通常要等到巢蟲老熟期才有可能離開蜂脾結繭化蛹。所以誘殺巢蟲只能防止巢蟲再上巢脾為害和驅趕巢蟲離脾。

      歷經(jīng)150天的防治試驗期,防治組30群中蜂總共誘入誘蟲器939條巢蟲并人工清除殺死之。這主要是誘蟲器和誘蟲餌料提供了巢蟲良好的生存空間環(huán)境和食源,吸引巢蟲“入甕”。

      5.2 預防試驗組

      由無巢蟲為害癥狀的30群中蜂組成。歷經(jīng)150天共計誘殺巢蟲589條,僅有2群中蜂出現(xiàn)了巢蟲為害癥狀,且為害在較輕。這是誘蟲餌料、誘蟲器和保持蜂脾關系相稱這三項技術措施共同發(fā)揮的作用。其中有一群蜂在試驗期初期(頭30天內)出現(xiàn)了較輕的巢蟲為害癥狀。這可能是巢蟲在試驗期之前就入侵到巢脾中。另有一群蜂在試驗中后期(第90~120天之間)出現(xiàn)了較輕的巢蟲為害癥狀,是因為這期間該群蜜蜂的蜂脾關系出現(xiàn)了蜂略少于脾的情況。

      5.3 空白對照組

      由30群無巢蟲為害癥狀的中蜂群組成,沒有放入誘蟲器和誘蟲餌料,也沒有采取其它防治技術措施。蜂群的其它管理與生產(chǎn)活動照常。歷經(jīng)150天的試驗觀察期,有11群中蜂出現(xiàn)了巢蟲為害癥狀占比36.7%.其中有4群巢蟲為害癥狀較嚴重,2群巢蟲為害癥狀嚴重并有一群飛逃。這是沒有運用本項誘殺巢蟲技術的差別。

      空白對照組與預防試驗組比較,空白對照組比預防試驗組多9群蜜蜂出現(xiàn)了巢蟲為害癥狀,空白對照組出現(xiàn)巢蟲為害癥狀的蜂群占比為36.7%,并且有嚴重癥狀和蜂群飛逃,而預防試驗組出現(xiàn)巢蟲為害癥狀的蜂群占比僅為6.7%,且癥狀較輕。它們之間的受害差別顯著。

      猜你喜歡
      巢蟲蠟螟誘蟲
      誘蟲作物在害蟲治理中的應用
      為什么經(jīng)常打掃的蜂箱內還會發(fā)生巢蟲為害
      蜜蜂雜志(2019年7期)2020-01-13 02:25:16
      全降解誘蟲板對大棚番茄主要害蟲誘集效果初探
      大蠟螟的非凡聽力
      知識窗(2019年9期)2019-10-09 03:28:34
      巧用寄生蜂防控中蜂巢蟲
      蜜蜂雜志(2019年12期)2019-06-16 06:17:00
      冷凍法治巢蟲效果好
      有效防治巢蟲
      棚室蔬菜小型害蟲發(fā)生嚴重的原因及綠色防控技術
      大蠟螟營養(yǎng)成分分析與評價
      如何解決蜂群的巢蟲危害
      东乌珠穆沁旗| 武鸣县| 阳新县| 安图县| 古田县| 宜宾市| 仁布县| 越西县| 留坝县| 亚东县| 雷波县| 定日县| 井陉县| 达孜县| 资溪县| 都匀市| 昭觉县| 福海县| 肃宁县| 阳新县| 商都县| 获嘉县| 始兴县| 六盘水市| 佛冈县| 徐闻县| 潞西市| 安龙县| 江永县| 寻乌县| 阜宁县| 彝良县| 徐州市| 通榆县| 高唐县| 江源县| 汾阳市| 普洱| 离岛区| 剑河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