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不知從何時起,川菜館湘菜館、麻辣香鍋、巫山烤魚、麻辣燙等遍及城市大街小巷。特別是隨著氣候開始轉(zhuǎn)涼,人們往往會喜歡吃一些辣味食物補充身體的熱量,于是水煮魚、麻辣香鍋、麻辣烤魚、辣火鍋……成為人們的不二選擇。甚至有人還把吃辣跟健康聯(lián)系起來,如吃辣可以減肥、美容、祛寒、除濕等。
辣椒的確有許多益處,但辣并非人人能吃。過多食辣會刺激消化道黏膜,引起慢性炎癥,出現(xiàn)嘔吐、痙攣、疼痛及腹瀉等癥狀。對于本身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大量辣椒的刺激容易造成消化道疾病的急性發(fā)作,重則可能引起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要提醒的是,冬季氣候干燥,本身就容易上火,腸道也容易出問題,因此,重口味的麻辣香鍋等辣味還是應盡量少吃。
雖然辣椒傳入中國至今不到400年,但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生活在“辣時代”,中國幾乎已經(jīng)被“辣”所覆蓋。重辣區(qū)的形成,與當?shù)氐匦魏蜌夂蛴嘘P,比如四川、云南位于盆地,湖南、湖北多為丘陵,這些地方都很潮濕,冬天更是陰冷,人們需要多吃辣椒,以達到除風發(fā)汗、行痰除濕的作用。但對其他地區(qū)的人而言,放縱吃辣的背后,卻隱藏著一些健康危機。
辣椒里含有辣椒素,當辣椒素觸及到神經(jīng),人的身體中發(fā)生的是病理性疼痛的介質(zhì)快速在痛覺神經(jīng)上跳躍。而這種痛覺刺激人的大腦,令其產(chǎn)生補償機制,釋放內(nèi)啡肽——產(chǎn)生欣快感。而且,辣椒里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吃辣能夠增強食欲,促進消化。此外,辣味食物可以刺激汗腺分泌,加速新陳代謝和氣血運行,對健康有一定好處。但是,吃辣如果不當,反而會傷害健康。吃辣要因人而易,盡量不要一次吃得過多,否則很容易引起咽喉腫痛、咳嗽等癥狀。過量食辣胃腸蠕動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易引發(fā)胃炎、腸炎、腹瀉等癥狀,而且辣椒素會使循環(huán)血量劇增,使心跳加快,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具體來說,過量食辣對健康有以下幾大危害:
吃辣或致免疫力降低
含有辣椒、胡椒、花椒、蔥、姜、蒜的食物,在中醫(yī)里統(tǒng)稱為“辛味食物”。這些食物具有很大的“發(fā)散”作用,過多食用,容易“耗氣”,嚴重者可導致氣虛,而氣虛者最為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免疫力降低。因此,很多人辣的食物吃多了,反而會覺得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這種氣虛的癥狀一旦找上門來,感冒等疾病也就會不期而至。
過度吃辣容易傷腸胃
很多人喜歡吃麻辣香鍋,圖的就是那股爽辣勁,但辣味在帶給我們快感的同時,也讓消化道備受折磨,尤其是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胃腸不好的人,或者本身有消化道疾病的人食用后容易造成消化道疾病的急性發(fā)作,重則可能引起出血。
此外,辣味過度刺激食欲,使人易超量飲食,甚至是暴飲暴食,從而引發(fā)肥胖及“三高”等問題。過辣、過咸的重口味飲食會給身體帶來雙重危害,間接誘發(fā)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經(jīng)期吃辣易引發(fā)婦科病
女性月經(jīng)期應吃清淡、味平、富含營養(yǎng)的物質(zhì),不宜吃辣椒、咖喱、狗肉、羊肉、酒等辛溫、香燥之物。“血熱則狂行?!背源碳ば詮姷男晾笔澄?,容易刺激血管擴張,引起月經(jīng)提前和經(jīng)量過多,久而久之會引起貧血。
辛辣會降低藥效
某些中醫(yī)里上火、陰虛等“熱病”,需服用蛇膽川貝枇杷膏、清開靈口服液、六味地黃丸等清熱或滋陰的中成藥,所以一般吃中藥要忌吃辛辣食物,否則會降低療效。
營養(yǎng)學家認為,應少吃麻辣燙。首先,街邊麻辣燙常常是滿滿一鍋,如果沒有燒開、燙熟,病菌和寄生蟲卵就不會被徹底殺死,食用后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第二,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最高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導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第三,麻辣燙太濃太辣,成分過于肥膩,容易導致高血脂癥、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第四,湯底久沸不止、久涮不換,肉類、海鮮中所含嘌呤物質(zhì)多溶于湯中,產(chǎn)生大量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zhì)。
麻辣燙不健康主要是醬料油鹽的問題,還或多或少都存在飽和脂肪、膽固醇、鈉、嘌呤過量的問題,以及地溝油、口水油、共同進餐等衛(wèi)生隱患。如果吃大排檔的麻辣燙感覺解饞舒服,說明日常飲食質(zhì)量比較差,身體對食材的鑒別能力也差。如果非要吃的話,不妨自己在家制作麻辣燙,不要太辣太咸太油,既可以實現(xiàn)食物多樣化,又可以減鹽減油。
吃辣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合理搭配適度為好
根據(jù)體質(zhì)和時節(jié)吃辣。一般說來,辣味食物比較適合生長在四川等潮濕地區(qū)的人食用,北方干燥地區(qū)的人食用后,上火、氣虛等癥狀會更嚴重。從體質(zhì)上說,有些人屬于陰虛火旺者,平時就容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咽喉腫痛、便秘等現(xiàn)象,吃了辣的食物雖然一時痛快,但過后會讓這些癥狀加重幾倍。中醫(yī)有五味入五臟的說法,秋天容易肺燥,最不易吃辣。冬天適當吃辣可以御寒。一天之中,中午消化能力最強,可以適當吃點辣,提升陽氣,晚上最好避免吃辣。
醋和香油是最佳解辣食物。烹調(diào)前可先把辣椒放在醋里泡一會兒,或在烹調(diào)辣菜時加點醋,也可緩解上火。也可將醋、香油以1:1的比例制作調(diào)料,醋酸能中和堿性的辣椒素;香油一方面可以解辣,另一方面能在胃的內(nèi)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這樣不容易拉肚子。
食材科學搭配。還可以用滋陰、降燥、瀉熱的食物來搭配辣椒,如鴨肉、蝦、鯽魚、苦瓜、絲瓜、黃瓜等,也可以煮點清涼的綠豆粥、荷葉粥敗火;主食最好選粗糧,如玉米或白薯,因其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可預防因腸胃燥熱引起的便秘。吃完可以喝杯酸奶或牛奶,解辣清熱。
食辣后吃點酸味水果。水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腸胃蠕動,滋陰潤燥。像蘋果、梨、香蕉、山楂、葡萄、柚子等,都有去火的作用。
8類人群不宜吃辣
1.痔瘡患者。有痔瘡的人在吃了辣椒后容易痔靜脈充血水腫,進一步加重痔瘡,從而形成肛門膿腫。另外辣椒又可加重便秘,使痔瘡變重。
2.服用中藥者。食用辣椒素會影響中藥療效,因此一般服用中藥者,在飲食方面應清淡,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
3.胃病、膽囊炎患者。由于辣椒素的刺激,易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多了可引起膽囊收縮,膽道口括約肌痙攣,造成膽汁排出困難,從而誘發(fā)膽囊炎、膽絞痛及胰腺炎。此類病癥患者應多吃含粗纖維的食物,忌食蘿卜、辣椒、洋蔥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4.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辣椒素易使循環(huán)血量劇增,心跳加快,短期內(nèi)大量服用,可致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5.腎病患者。辣椒素是通過腎臟排泄,有損腎實質(zhì)細胞,嚴重可引起腎功能改變,甚至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
6.孕產(chǎn)婦。這類人群食用辣味食物,會出現(xiàn)口舌生瘡、大便干燥等上火癥狀,也會殃及哺乳嬰兒。
7.甲亢患者。因甲亢患者本身就心率偏快,食用辣椒后更易加快心跳,會加重疾病。
8.紅眼病、角膜炎患者。辣椒等熱性作料容易上火,會使眼部血管擴張充血,導致眼部抵抗力下降,因此,有紅眼病、角膜炎等癥狀的患者在發(fā)病期間,應該堅決禁食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