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璐艷
摘 要:善用意象是張愛玲寫作的一大顯著特點,而“月亮”尤為典型,也最有特色。在張愛玲的筆下,不僅“月亮”出現(xiàn)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心理之間的關(guān)系有鮮明的特色,而且張愛玲用來描繪“月亮”的色彩也是非常獨特的。探索小說中“月亮”意象的不斷出現(xiàn),對于了解張愛玲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心理的關(guān)系,把握她的心靈旅程十分有益。
關(guān)鍵詞:意象;月亮;心靈旅程
探索文學(xué)的深層含義往往從語言與境界入手,作家在表現(xiàn)其心靈體驗、深刻感受時,就會尋覓適當?shù)囊庀?、布局、章句。張愛玲作品意象豐富,成為了她的一大風(fēng)格,在本文中,我將從她的“抬頭望月亮”進入她的心靈世界,來揭開她蘊涵在“月亮”下的情感與創(chuàng)作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把握她的心靈旅程。
張愛玲是一個從曾經(jīng)繁華的家族中走出來的貴族小姐,然而她卻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從大的方面來說,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她曾經(jīng)所擁有的一切已經(jīng)開始消亡,無論是物質(zhì)還是精神,都開始貧困,她在童年的時候,即察覺到了家族的沒落,對于她來說,這種感受是異常豐富的;從小的方面來說,父母離異,使她從小就處在一種殘缺不全的關(guān)系中,沒有母愛和父愛,這使她時時處在一種孤立無援的境地,也只有那懸在空中的明月,能使她孤寂的心靈得到些許安慰。她對“月亮”特別敏感,不只因為她是女性,更因為在她處境最壞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了“月亮”帶給她的那奇特的感覺,從張愛玲的散文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對“月亮”的好奇與敏感。
張愛玲在《私語》中第一次提到“月亮”是她與后母發(fā)生沖突,而后父親揚言要用手槍打死她,并把她關(guān)在一間空房子里的時候。張愛玲這樣回憶:“我生在里面的這所房子忽然變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現(xiàn)出青的粉墻,片面的、癲狂的?!苯又瑥垚哿嵋昧艘粋€外國詩人的一句詩:“‘在你的心中睡著月亮光我讀到它,就想到我們家樓板上的藍色的月亮,那靜靜的殺機。”
《私語》是張愛玲成名后所寫的一篇散文,她提到的這件事,可能是她對“月亮”敏感的心理根源。張愛玲在這里提到“月亮”時用了“藍色”來形容,這種感覺是奇特的,也是常人所不能有的,張愛玲似乎把“月亮”描繪得很可怕,是在用“藍色的月亮”襯托出可怕的環(huán)境。
其實,所謂“意象”,也就是在一個有著色彩、光澤、聲音的物象形態(tài),包含著隱喻、象征等深層的意蘊。張愛玲小說中的場景大多有著鮮亮的視覺效果,善于運用意象化的手法,使許多原本抽象的東西,如人物的命運、心理、情緒、感覺等,形成一幅幅流動的畫面,具有具體的形態(tài),從而給小說帶來濃郁的詩意。
在《傾城之戀》中,月色扮演了浪漫的誘惑者,作為孩子,張愛玲沒有得到過完整的家所給予的溫暖與愛;作為女人,張愛玲在胡蘭成那里受了傷,出走了,她出走之時,有“月亮”陪伴,而她的作品也就少不了頻頻出現(xiàn)“月亮”“月色”“月光”,在流蘇身上我看到了與張愛玲同樣的傷與盼望,張愛玲離開胡蘭成,最后與賴雅結(jié)合,終于可以一起望同樣的月光,平凡的夫妻終于可以相濡以沫。
《沉香屑·第一爐香》是張愛玲的成名作,如果說《傾城之戀》中的月是平淡的,仍留有現(xiàn)實人間的一份好,那么,《沉香屑·第一爐香》中的月亮就有傷害力了。在其中,由于她精神上的悲觀氣質(zhì),她異常冷峻地剖析著人性的種種弱點。她借別人說過多次的傳統(tǒng)故事模式,把筆伸向人的內(nèi)心深處,揭示出物欲、情欲、虛榮等,將其張牙舞爪地轉(zhuǎn)化為破壞性力量,相形之下,規(guī)范它的道德力量則是那么軟弱與渺小。
張愛玲從小便有了“月亮”這一意象的“儲備”,于是在以后的創(chuàng)作中時時不忘月亮的存在,月亮的圓缺、色彩的變幻都滿含她真摯的情愛。對于張愛玲來說,也許正是月亮的圓缺對應(yīng)了她童年的家庭情況,孤寂的生活只有月亮能陪伴,直至出走,以至她后來的作品中也常伴有“月亮”及對生活無望的情緒的流露,平凡的人物能夠把握住現(xiàn)在已屬不易,對于未來的憧憬可能根本就是海市蜃樓般的夢幻。小說家在其作品中如果不是出于技巧的考慮在不斷使用某一意象,那么我們就有理由認為這種持續(xù)的記憶是為某種令其痛苦的不完善所支持的,張愛玲在不斷地復(fù)現(xiàn)她自己,在她心中不斷重復(fù)著同樣的行動,一遍遍講述著同樣的故事,也許她強烈地渴望擺脫某種重復(fù),但“月亮”卻令她無法忘卻,幾乎在每一篇小說中都曾出現(xiàn),這不是偶然的,它來自她最深的內(nèi)心?!霸铝痢本褪沁M入張愛玲小說世界的一個門檻,跨過這個門檻,在總體上就可以把握張愛玲小說基本的藝術(shù)特征,就可以解讀她的心靈旅程。
參考文獻:
[1]夏志清.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M].香港:友聯(lián)出版公司,1979.
[2]張愛玲.私語[M].廣東:花城出版社,1991.
(作者單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