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
西周的太陽隕滅了,于她的一笑中。這樣重,她卻這樣輕。
歷史中總有些女子的作用被刻意放大,一個王朝腐朽到無可救藥時,就會安排一個掘墓人上場,讓他自行了結(jié)。但是一場大戲不能只有一個男主角,一定要有個女人來幫襯才精彩。
周幽王和褒姒,無疑就是其中一對,或許還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對。
她不給他一個笑,卻替他擔(dān)了“亡國”之名。而他偏給她一個玩笑,待我拱手河山討你歡,如此為她負(fù)上“幽”的亡國謚號。
起初,她喚他王,他喚她褒姒。姒,不過是她的姓。褒,也只是她的出生之地。
褒姒本是個棄嬰,后來被褒城一戶姓姒的人家收養(yǎng)。在周幽王登基三年時,褒國戰(zhàn)敗,十幾歲的褒姒被氏族首領(lǐng)當(dāng)作贖罪的禮物獻(xiàn)到宮中。
誰會想到,她的第一個亮相,宛然有平息國難、救氏族于危難的凄美。
他們的相遇,似乎已經(jīng)暗示著結(jié)局,他們將來的離散也會因為戰(zhàn)爭。
從此周幽王陷入一個魔咒中,他頃刻間愛上了這個不愛笑的美人。
也許說愛是淺薄的,因為彼時他只看見她容顏美妙,身姿妖嬈,卻不曉得她不笑的容顏后藏著怎樣的悲苦。他只是迷戀這個表情冷淡的女人,迷戀到死。
倨傲不可一世的周幽王一改自己殘酷跋扈的作風(fēng),對褒姒千依百順,煞費苦心。幽王為她造瓊臺、制美裳,召樂工鳴鐘擊鼓、品竹彈絲,令宮人歌舞進(jìn)觴,只為取其歡。
奇怪的是褒姒對這些都不感興趣。
即便幽王為她廢掉了申后和太子,立她的兒子為儲,也不能使她展眉一笑。這敏感的女子似乎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深知她出身寒微,不能跟名門大家的申后抗衡,所以沒有了宮闈里慣常的“由來只有新人笑”,也不見她對申后和太子趕盡殺絕。
想來,一個不愛笑的女人,注定對很多事都不會太熱切,也許一切只是周幽王的一廂情愿罷了。
褒姒不笑,她也因此在這些帝妃中獨樹一幟。即使是美色和褒姒在同一檔次的妺喜和妲己,她們或多或少都免不了對皇帝笑臉相迎,才能施以魅惑。就算是不大和楚王講話的息媯,平時跟楚王扯扯嘴角笑著應(yīng)付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褒姒的冷簡直像千年不化的冰川,無人可以征服。
周幽王更像是上天指派給褒姒的奴隸。面對憂郁冷淡的褒姒,幽王不厭其煩,再三殷勤探問,褒姒只冷冷回道:“妾無所好。”再問為何不笑,褒姒高傲回應(yīng):“妾平生不笑?!?/p>
于是愛這個女人愛到癲狂的男人就不服了,他就不信了,身為堂堂一國之君,還有做不到的事。
消融冰山的征服欲令幽王來不及深思一個問題,褒姒為什么不愛笑?是否她身世凄苦因而心思沉涼?是否她驟然入宮離鄉(xiāng)背井而乏有安全感?又或者她天性如此,根本就是個不愛笑的人,對一切都很淡漠?
他只管許下千金之諾,只要有人能使王后一笑,賞金千兩。
有佞臣虢石父獻(xiàn)計,幽王首肯,于是就發(fā)生了一場空前絕后的鬧劇—之所以空前絕后,是因為它荒唐到后世那些更荒唐的皇帝們也沒勇氣去效仿。君臨天下的周王是唯一一個為了博愛妃一笑,在驪山上烽火戲諸侯的君王。
車轔轔,馬蕭蕭,驪山煙塵遮天蔽日,各路諸侯全到了。
“大王,敵人在哪兒?”
幽王大悅:“諸位辛苦了,請回吧?!?/p>
諸侯們面面相覷,彩旗一揮—霎時間,煙塵滾滾東馳去。
這昏聵的王,他覺得看那些諸侯匆匆趕來又無功而返是件很滑稽的事,他似乎不曉得自己是在損毀君王的威嚴(yán)與誠信。
褒姒為什么會因為烽火戲諸侯而嫣然一笑?現(xiàn)在想來,烽火戲諸侯也許是命中注定的。褒姒這樣的冰山美人,也只有勞動千萬人的烽火才能使她偶爾化凍,破顏一笑吧。褒姒已去,無人知道她在漫天火光中看到了什么。她為什么笑?這是個千古之謎。
但我實在難掩對這女子的好感,她的所作所為都不失率性,她不笑時幽王怎么煞費苦心她都不笑,她要笑時哪怕代價是傾國傾城她也照笑不誤。她絕不是一個心機深沉貪圖富貴的女子,只是出奇的神秘憂郁。
當(dāng)氏族戰(zhàn)敗的命運剝奪她的選擇權(quán)時,當(dāng)幽王不可自拔地迷戀上她時,她依然故我,表情冰冷但身體火熱,神情疏離又婉轉(zhuǎn)承歡。
戰(zhàn)爭如期爆發(fā),廢后的兄弟申侯,引犬戎入鎬京,幽王被殺。烽火臺上,再沒有勤王的諸侯,再沒有絕世的一笑,只剩下真正的傾其國、亡其城。
那是公元前771年。算來,幽王與褒姒也只共度了八年時光。
史書不再有褒姒的結(jié)局,她下落不明,生死難測。也許她終于相信所有的季節(jié)都會飄零,也許她走的這條路從來沒有天堂,只是她再難遇到像幽王這樣肯為她紅顏一笑而調(diào)戲天下的男人。
這般為愛舉重若輕也是難得,不管這故事有多荒唐,這兩人有多么不堪,我窺破的是烽火煙塵中的一點真心。
三生石上,愿那一笑永生不滅,只做兩人再見時的憑證。若來生可以卸下防備,愿做回人間尋常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