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
波爾多是世界公認最大的精品葡萄酒產區(qū),葡萄總種植面積為112000公頃,年均總產量達5.4億噸。毗鄰大西洋的波爾多具有獨特的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冬春多雨,夏季干燥。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波爾多的子產區(qū),包括左岸的梅多克、格拉夫,右岸的圣愛美隆、波美侯、弗龍薩克,還有蘇玳區(qū)以及兩海間產區(qū),每個產區(qū)各有特色,讓我們先“按圖索驥”領略一下吧。
產區(qū)概述
波爾多(Bordeaux)地區(qū)位于法國西南部,加龍河,多爾多涅河和吉龍河谷地區(qū)。該區(qū)地域廣大,東西長85英里,南北70多英里,是世界公認的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產地。由于毗鄰大西洋,受大西洋的暖流影響,形成了冬暖夏涼、冬春多雨夏季干燥的獨特海洋性氣候。
波爾多是由凱爾特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建立的,當時被稱為“Burdigala”,意為“居住在低洼的地方”。這個名字說明了波爾多的地理情況——海拔非常低。隨著歷史演變,經過數次改名,最后才變?yōu)楝F在享譽世界的“Bordeaux”。
由于波爾多地域廣闊,土地肥沃,葡萄品種齊全,有香醇味濃的紅葡萄酒,有風格各異的干白、甜白葡萄酒,還有桃紅葡萄酒等,從高級佳釀到普通佐餐酒,應有盡有,所以這里盛產的葡萄酒最為有名。
波爾多葡萄種植面積居法國三大葡萄酒產區(qū)之首,僅僅以波爾多地區(qū)來說,酒莊和城堡有幾千座。產區(qū)整體以紅葡萄酒為主,但也出產白葡萄酒與貴腐甜白葡萄酒。波爾多產區(qū)的葡萄酒以調配型葡萄酒為主,有些專家將波爾多產區(qū)列為法國三大代表性產區(qū)之一的“調配葡萄酒”產區(qū)。當然,波爾多產區(qū)南部的蘇玳(Sauternes)次產區(qū)的白葡萄酒也很著名。
01梅多克
根據史料記載,在中世紀時期,梅多克的修道院和貴族城堡周圍已經出現葡萄種植區(qū)。在16世紀末,葡萄園初步形成規(guī)模。18世紀,梅多克土地開始干涸,人們利用沼澤區(qū)干化之后空出的大片土地擴大產區(qū)。直到1760年,幾乎所有的葡萄園都已經建立起來,并掌握在波爾多貴族手里。1855年分級制度建立時,所評出的四個一級酒莊中有三個分布在梅多克地區(qū)。從此,梅多克葡萄酒開始享譽全球。而最近在市場上越來越活躍的士族名莊(Cru Bourgeois,又稱中級莊),也是梅多克產區(qū)的一種分級制度,相對于梅多克的“列級酒莊”。
02上梅多克
上梅多克的葡萄園面積約4600公頃,占整個梅多克產區(qū)總量的28.5%,每年平均生產255000升的葡萄酒。1855分級中的61個酒莊,除了侯伯王以外,其它60家,雖然位于不同的次產區(qū),但全部都在上梅多克地區(qū)。上梅多克曾經是廣闊的放牧區(qū),17世紀荷蘭人在此興修水利后,葡萄酒產區(qū)才逐漸成型,到了19世紀,上梅多克葡萄酒產區(qū)已經成為法國最繁榮的葡萄酒產區(qū)。
03圣埃斯泰夫
圣艾斯代夫位于梅多克北部,是梅多克四大著名子產區(qū)中位置最北的一個,葡萄園面積約為1200公頃,土壤類型主要為礫石、黏土和沙地。因此區(qū)葡萄酒產業(yè)發(fā)展相對較晚,因此1855分級中只有5個酒莊入圍,相對而言知名度稍低。然而,在近幾十年的發(fā)展中,涌現出了一批品質優(yōu)秀、性價比非常高的酒莊,如夢玫瑰(Montrose)酒莊與愛士圖爾(CosdEstournel)酒莊等。
04波亞克
波亞克相信是最為人熟知的梅多克子產區(qū),葡萄園面積約1100公頃。1855分級制中,五個一級莊其中有三個(拉菲、拉圖、木桐)都來自此區(qū),使波亞克名揚天下。在波雅克村,每家酒莊的葡萄園往往都位于獨立的坡段或臺地上,這使每個葡萄園擁有獨立且與眾不同的風土條件,釀出來的酒風味也各不相同。除了三個一級莊,波亞克還有兩個二級莊(碧尚男爵與碧尚女爵),一個四級莊(杜哈米?。约胺浅衢T的靚茨伯酒莊在內的10個五級莊,可謂是一個擁有“全明星”陣容的產區(qū)。
05圣朱利安
圣朱利安位于上梅多克的中間位置,葡萄種植面積約900公頃,土壤由砂礫、卵石、沙子和黏土組成,平均年產量650瓶,北部的葡萄酒呈現出波亞克的強勁,而南部的葡萄酒則借鑒了瑪歌的柔和。圣朱利安產區(qū)也是名莊林立,包括被喻為“波爾多的凡爾賽宮”,在國內非常受歡迎的四級莊龍船酒莊,備受羅伯特·帕克贊譽的二級莊雄獅酒莊和寶嘉龍酒莊等。
06里斯塔克梅多克
里斯塔克梅多克是上梅多克比較“低調”的一個子產區(qū),種植面積約700公頃,離河岸較遠,最高海拔43米,是梅多克地勢最高的地方,土壤包括石灰?guī)r和黏質石灰?guī)r等。此區(qū)有較多士族名莊,酒款性價比不錯。
07慕里斯
慕里斯毗鄰里斯塔克梅多克,也是一個出產高性價比葡萄酒的產區(qū),種植面積約550公頃,土壤類型為石灰石、沙礫和黏質石灰?guī)r。慕里斯沒有列級莊,但有3家超高水準的士族名莊,分別是Chateau Chasse-Spleen、Chateau Poujeaux和Chateau Maucaillou。
08瑪歌
瑪歌位于梅多克南部,是區(qū)內面積最大的產區(qū),種植面積約1300公頃,以礫石土壤為主,無論是列級莊,中級莊還是普通的AOC酒莊,所有等級的葡萄園在這里都可以找到。瑪歌產區(qū)的典范酒莊當屬瑪歌酒莊,早在17世紀就是享譽葡萄酒界的酒莊,比1855年的分級早了2個世紀。
09佩沙克-雷奧良
佩薩克-雷奧良位于波爾多南端,格拉夫大區(qū)的北部,種植面積1350公頃,主要為礫石土壤,出產柔順的紅葡萄酒以及酒香濃郁,酒體從中度至豐滿不等的白葡萄酒。佩薩克-雷奧良曾經只是格拉夫AOC的一部分,因1953年格拉夫評級中入圍的16大名酒莊都位于此地,最終于1987年獨立出來。區(qū)內名氣最大的酒莊,當屬侯伯王,是1855分級中唯一一座梅多克之外的一級名莊。
10格拉夫
格拉夫大區(qū)種植面積約3000公頃,其中75%種植紅葡萄品種,25%種植白葡萄品種,年產量約在2200萬瓶左右,土壤以礫石、黏土以及由河流從山區(qū)搬運的泥沙為主,是一個同時生產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產區(qū)。格拉夫的葡萄酒帶有比較有特色的泥土氣息,早在19世紀末,格拉夫的紅葡萄酒便成為了英國皇室的宮廷御酒。
11塞龍
塞龍位于波爾多南部,Cerons、Illats和Podensac三個村組成,葡萄園面積約95公頃,年產量35萬瓶。塞龍出產的甜白葡萄酒,與鄰居蘇玳和巴薩克相比顯得相形見絀。如今,很多酒莊已經放棄甜白,轉而釀制主流口味的白葡萄酒尋找新增長點。
12巴薩克
巴薩克種植面積約850公頃,是法國波爾多南部的一個村莊,以釀造貴腐甜白聞名,也是蘇玳產區(qū)的5個村莊中最“與眾不同”的一個。這種與眾不同首先表現在葡萄酒的法律規(guī)定上,蘇玳產區(qū)的其他四個村莊的葡萄酒僅允許標注蘇玳的AOC,然而巴薩克的卻可以標注自己獨有的巴薩克AOC,不過這兩種法律規(guī)定在各個方面都大同小異。
13蘇玳
蘇玳的葡萄種植面積約1550公頃,年產量大概在330萬公升左右,是世界聞名的貴腐甜白葡萄酒產區(qū)。產生“貴腐”葡萄的變幻莫測的微氣候條件代價高昂,因為最好的“風土”,通常都是貧瘠、干涸的土地。此區(qū)名氣最大的滴金莊,被譽為葡萄酒中的“黃金”,是另眾多葡萄酒愛好者們神往的甜蜜感動。1855年法國實行葡萄酒定級制度時,滴金莊在蘇玳和巴薩區(qū)的葡萄酒評級中唯一被評為超頂級葡萄園酒莊。這一至高榮譽也使得當時的滴金莊甚至比拉圖、拉菲、瑪歌、紅顏容和武當王五大紅酒品牌還要高出一個等級。
15盧皮雅克,卡迪拉克以及圣十字峰
加隆河右岸生產的貴腐甜酒一般比加隆河左岸的甜白來得更清爽一些??ǖ侠水a區(qū)在朝南或西南的山坡上,有利于貴腐菌的生長,出產的甜白葡萄酒含糖量也較高;盧皮雅克產區(qū),得益于加隆河霧氣而獲得貴腐生長的條件,該區(qū)葡萄園種植面積通常都在6公頃以下,實行手工采摘,能出產風格細膩的甜白;南部的圣十字峰,得益于山坡上的石灰?guī)r土壤,出產口感復雜,甜度較高的甜白。
16波爾多丘圣瑪格爾
這是一個白葡萄酒產區(qū),建立于1937年,53公頃的葡萄田被海洋性氣候覆蓋著,以黏土和石灰土為主。
17波爾多上伯諾日與兩海間上伯諾日
兩個產區(qū)都是小眾白葡萄酒產區(qū),生產干白與貴腐甜白葡萄酒。這兩個產區(qū)是1927年建立的,區(qū)內共有9個葡萄酒公社。
18兩海間
“Entre-Deux-Mers”意為“兩海之間”,是波爾多的一個子產區(qū),同時也是一個白葡萄酒的AOC名稱。葡萄種植面積約2400公頃,土壤類型包括密砂、淤泥和黏質石灰?guī)r等,年產量很大,約1500萬瓶,以出產清新、果香突出的干白葡萄酒聞名。兩海間法定產區(qū)的葡萄酒只指白葡萄酒,這里的紅葡萄酒只能是普通波爾多AOC。長相思是此區(qū)最重要的葡萄品種,以單一品種或與賽美蓉混釀的形式出現。
19頭丘波爾多
頭丘波爾多位于兩海之間區(qū)域,如今也被并入了波爾多丘范圍,它位于加龍河的右岸,與波爾多市中心對望。此區(qū)涵蓋了一條67公里長的西南向緩坡,包括170公頃的葡萄酒,同時生產波爾多首丘AOC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20圣弗波爾多
圣弗波爾多產區(qū)規(guī)模很小,種植面積約200公頃,年產量約120萬升,但質量上乘,這個法定產區(qū)生產的葡萄酒口味豐富而復雜,為內行所青睞。
21卡農-佛龍薩克
卡農-弗龍薩克是波爾多區(qū)域最小的法定產區(qū)之一,種植面積280公頃,最主要的品種是梅洛,每年僅出產14萬箱葡萄酒。此區(qū)共有47名釀酒師,大多數都是家族產業(yè),由父傳子,代代相傳。
22弗龍薩克
弗龍薩克位于波爾多右岸Libourne鎮(zhèn)以西幾英里處,靠近多爾多涅河(Dordogne River)北岸,是波爾多東部著名的葡萄酒產區(qū)。弗龍薩克東部山丘環(huán)繞,森林密布,風景如詩如畫。該產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歷史悠久,歷經風雨滄桑。曾經,這里是高盧人的貿易市場,隨后羅馬人在這里修筑了圣壇,768年查理曼大帝在這里修建了防御營地,849年,這里又遭到哈斯丁人(北歐海盜的首領)的擄掠。幾百年前,這里就是法國貴族們偏愛的風水寶地。該產區(qū)南部地區(qū)薈萃了許多品質卓越的葡萄酒。多爾多涅河岸邊大多為沖積土壤,此地種植的葡萄品質優(yōu)越,而且由這些葡萄釀制的酒可以貼上Fronsac或者Canon-Fronsac酒標。北部地區(qū)則地勢略微偏高,表層土壤大多為沙石、石灰石,黏土較少,這使得葡萄藤能抵御更加炎熱的天氣,因此此地的葡萄品質比南部更勝一籌。
23波美侯
波美侯的種植面積約800公頃,年產量約530公頃,土壤類型非常多樣,從礫石到黏土各不相同。波美侯沒有波亞克產區(qū)那樣雄偉豪華的酒莊,沒有權傾朝野的貴族,也沒有富可敵國的銀行家,它只有一片農莊,和蜿蜒盤旋的小道。直到上世紀70年代后波美侯才開始崛起,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今天的波美侯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圣埃米利永的“衛(wèi)星”,在波爾多右岸的地位不容忽視。
與其它著名產區(qū)不一樣的是,波美侯沒有列級名莊分級制度。盡管如此,波美侯的酒因品質佳、產量少,在短短的幾十年里早已聲名遠揚、名傳四海。雖然該產區(qū)直到上世紀中期才被人所熟知,但其酒的價格,如柏圖斯,比許多梅多克產區(qū)著名的葡萄酒還要貴。
24拉朗德波美侯
拉朗德波美侯是法國波爾多東北的一個法定命名產區(qū),與南面著名的波美侯僅一河之隔,自1936年12月8日獲得法定產區(qū)的命名(AOC)。該地的土壤特征為黏土成分大:黏土深厚與礫石和沙子的混合,為美樂葡萄營造了最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
25圣愛美隆山
圣愛美隆山產區(qū)原產地命名始于1936年11月14日,葡萄種植面積約1500公頃,年產量約7萬升,蒙塔涅表層土壤以深厚、緊湊的石灰石及粘土質石灰石為主,底層是摻雜沙礫、沙土的、多孔的石灰石土壤。圣愛美隆山產區(qū)只出產紅葡萄酒,且?guī)缀醭霎a波爾多地區(qū)所有的法定普通品種,例如赤霞珠、品麗珠、梅洛、馬爾貝克等,但梅洛是這個產區(qū)的最重要普通品種,占75%。
26圣喬治-圣愛美隆
圣喬治-圣愛美隆毗鄰圣愛美隆大區(qū)的北部,種植面積很小,約200公頃,是此大區(qū)中最“嬌小”的一個產區(qū)。圣喬治-圣愛美隆只釀造紅葡萄酒,散發(fā)出黑加侖和紅色水果的香氣,具有不錯的陳年能力。
27盧薩克圣愛美隆
盧薩克圣愛美隆距離波爾多市45公里,距離圣愛美隆村約9公里,是環(huán)繞在圣愛美隆AOC周圍的衛(wèi)星產區(qū)之一。盧薩克圣愛美隆的葡萄酒莊園大多是家庭財產,平均面積在10公頃左右,整個產區(qū)總面積約為900公頃,其中的95%屬于個人葡萄園業(yè)主。產區(qū)的土壤也有一定差異性,東南部地區(qū)緩坡多,以粘土質石灰?guī)r為主,而西北部則緩坡多以粘土質石灰?guī)r為主。
28碧思甘圣愛美隆
作為圣愛美隆的其中一個衛(wèi)星產區(qū),碧思甘圣愛美隆80%的面積種植的是梅洛葡萄,以釀造傳統(tǒng)波爾多風格的干紅葡萄酒為主。值得一提的是,碧思甘圣愛美隆區(qū)有一個名為勞蕾絲(Chateau Des Laurets)的酒莊,是由拉菲酒莊的釀酒技術團隊在做技術指導,也被人稱為“右岸小拉菲”。
29弗郎克丘
弗郎克波爾多丘這小產區(qū)是位于波爾多右岸,與圣愛美隆和波美侯落座于同一個巖石高原上,屬于波爾多丘的其中一個子產區(qū)AOC。別小看它是小小的一個產區(qū),它的葡萄酒極具特色。弗郎克丘既生產紅葡萄酒,也生產白葡萄酒,還有少部分甜白。
30卡斯蒂隆波爾多丘
卡斯蒂隆波爾多丘產區(qū)位于波爾多東部地區(qū),是波爾多丘的其中一個子產區(qū),葡萄種植面積約2900公頃,產區(qū)年產量約為2200萬瓶,只生產紅葡萄酒。卡斯蒂隆波爾多丘山坡側面和高地上的土壤為石灰質粘土和砂巖,釀造出的葡萄酒濃郁而強勁。而山腳下靠近河流,沖積層的土壤主要為河泥和沙子,還有砂礫存在,這里出產的葡萄酒更為柔和、迷人和熱烈。
波爾多丘法定產區(qū)成立于2009年,目的是要聯(lián)合產區(qū)內的所有酒莊,以提高市場開拓能力,簡化整個波爾多的產區(qū)結構。特別是,這些小產區(qū)也非常希望聯(lián)合起來尋找更寬廣的市場,與新世界釀制的波爾多風格的酒相抗衡。
31圣愛美隆
圣愛美隆是波爾多右岸最重要的產區(qū)之一,葡萄種植面積5500公頃,土壤類型包括石灰?guī)r、黏質石灰?guī)r和礫石等。產區(qū)年產量3600萬瓶,只產紅葡萄酒。按地理特征劃分,圣愛美隆可以分為三部分:南部沖積平原,出產酒質一般的葡萄酒;陡峭山坡,為石灰石質土壤,聚集了產區(qū)大多數特等酒莊;西部高原,靠近波美侯產區(qū)。圣埃美隆還是波爾多“車庫酒”運動的基地。所謂車庫酒,通常是指來自右岸,以高百分比的梅洛釀造,用全新木桶發(fā)酵成熟,未經任何的澄清或過濾的葡萄酒?,F在的“車庫酒”早已不在車庫中釀造,但產量依然珍貴而稀少。
圣埃美隆的葡萄酒發(fā)展還離不開一個叫Emilion的修道士,圣埃美隆鎮(zhèn)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Emilion于8世紀來到圣埃美隆,隱居于修道院,帶領修道院其他僧侶開始在當地生產葡萄酒并進行貿易。圣埃美隆還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波爾多旅游必去的地方,狹窄的街道上布滿了迷人的羅馬教堂。
獨特的圣愛美隆分級制度也是產區(qū)的一大特點,于1858年建立,有一級特等酒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es)和特等酒莊(Grand Cru Classes)兩個級別,其中一級特等酒莊又能分為A、B兩級。我們耳熟能詳的歐頌莊(Chateau Ausone)和白馬莊(Chateau Cheval-Blanc)均為A級,與傳統(tǒng)的Medoc五大名莊并駕齊驅,而在2012年的最新一次分級審核后,柏菲莊(Chateau Pavie)和金鐘莊(Chateau Angelus)也已升級為A級酒莊。
32韋雷格拉夫
韋雷格拉夫是歸屬于波爾多兩海間產區(qū)的一個子產區(qū),雖然這個產區(qū)既出產紅葡萄酒也出產白葡萄酒,但還是以白葡萄酒的品種更為出色。韋雷格拉夫的白葡萄品種以長相思為主,一般還會與賽美蓉還有慕斯卡德進行混釀,長相思的調配比例一般在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