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茹 鄒立堯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基層臺站氣象職工為主要培訓對象的氣象遠程教育培訓得到蓬勃發(fā)展。目前,氣象遠程教育培訓效果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統(tǒng)計“天氣預報技術與方法”學習評價成績的基礎上,分析了氣象遠程教育培訓中影響學員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當前氣象遠程培訓學員學習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氣象遠程培訓學習評價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遠程教育;學習評價;試題庫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氣象遠程教育培訓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逐步構建了具有部門特色的,以國家級主站、省級二級站、地縣級遠程學習點組成的三級氣象遠程教育培訓體系。目前,培訓效果是關注的焦點,而考試是學員學習成績的評定,是學員學習收獲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學員是否掌握好所學知識的重要標志。通過對學員考試成績的分析,既可以及時檢驗和測評培訓的效果、培訓的組織管理情況、學員的學習情況,還可以評價和判斷試題庫的組建情況。因此,為保證氣象遠程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必須對氣象遠程教育培訓考試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真正發(fā)揮考試在教學中的作用,更好地給學員及教師提供遠程培訓的教學支持服務。
本文通過對“天氣預報技術與方法”遠程培訓考試成績的統(tǒng)計,分析氣象遠程教育培訓中影響學員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指出當前氣象遠程培訓學員學習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改進氣象遠程培訓學習評價的方法思路。
二、研究對象及方法
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組織了三期“天氣預報技術與方法”遠程培訓。培訓對象為各地市級、縣級氣象局預報員及相關業(yè)務和管理人員。由于培訓內容體量較大,培訓分為三期進行。在培訓前和培訓后共組織了六次網(wǎng)上統(tǒng)一在線考試,六次考試均由在線考試系統(tǒng)從試題庫隨機抽取題目自由組卷,考試試題以是非判斷題和單項選擇題為主,試卷滿分100分。
三、統(tǒng)計結果分析
(一)總體概況
全國報名參加三期“天氣預報技術與方法”遠程培訓的學員有10887人,參加培訓前考試的有4564人,參加培訓后考試的有6199人,見表1。
參加培訓的學員中有8.9%的學員為碩士及以上學歷,69.1%的學員為本科學歷,15.9%的學員為??茖W歷,6.1%的學員為中專及以下學歷,見圖1。可見,參加“天氣預報技術與方法”遠程培訓的學員以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
在培訓前的考試中,學員的平均成績?yōu)?8.5分、考試合格率為49%;在培訓后的考試中,學員的平均成績?yōu)?0.3分、考試合格率為77%,見圖2。學員的平均成績提高了20.2%、合格率提升了28%。經(jīng)過培訓,學員平均成績及合格率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三期的天氣預報技術與方法遠程培訓中,由于第1期的培訓內容為全國各地天氣預報業(yè)務都涉及的基礎理論知識部分,而第2期和第3期內容為各類災害性天氣預報分析。由于天氣預報業(yè)務的區(qū)域性強,各地預報業(yè)務的重點不同,因此總體來看,第1期遠程培訓考試成績的可信度最高,所以選擇第1期培訓考試成績?yōu)楸疚姆治鰧ο蟆?/p>
第1期培訓前考試2487人參加,平均成績?yōu)?8.2分,其中60分以上學員1221人,合格率49%;培訓后考試2848人參加,平均成績?yōu)?5.3分,其中60分以上學員2419人,合格率85%,合格率提升了36%;85分以上學員938人,優(yōu)秀率為33%。整體而言,經(jīng)過培訓學員成績有明顯提高。
(二)不同學歷的學員成績對比分析
由于學員人數(shù)較多,學歷差異較大,因此在成績統(tǒng)計分析過程中,考慮了學歷對考試成績的影響,根據(jù)學員不同的學歷情況進行了平均成績的統(tǒng)計,如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學歷與考試成績呈正比,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學員成績明顯高于本科學歷學員,本科學歷學員的考試成績高于??茖W員,??茖W員的考試成績又高于中專及以下學員。隨著學歷的降低,學員的平均成績也逐步降低。
(三)不同年齡段的學員成績對比分析
在成績的統(tǒng)計分析過程中,還考慮了年齡對考試成績的影響。將參加第1期培訓考試學員的成績按不同年齡段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如表3。
從表3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齡段學員的考試成績隨年齡的增大呈逐漸下降的趨勢。其中,30歲以下學員平均成績?yōu)?6.8分;31~40歲之間的學員平均成績?yōu)?4.2分;41~50歲之間的學員平均成績?yōu)?4.1分;51~60歲之間的學員平均成績?yōu)?3.7分。
以上分析表明,考試采用的是在線答題的方式,年齡較大的學員答題比年輕人速度慢,可能是造成其成績偏低的原因之一;但也表明,年輕學員思維活躍、識記能力及學習能力均較強,所以考試成績偏高,相對而言,年齡偏大的學員考試成績則相對偏低。
(四)學習時長對學員成績的影響分析
對參加第1期培訓后考試的學員的學習時長進行了統(tǒng)計,學時未達到及達到教學計劃學時要求的學員考試成績明顯不同。未達到的學員平均考試成績70.2分,達到的學員平均考試成績78.7分,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未達到的學員平均成績明顯低于整體平均成績,而達到的學員平均成績又明顯高于整體平均成績。因此,在培訓過程中,要求學員要按照教學計劃的要求學習培訓課程。
由于學習是一個內因起主導作用的活動過程,學習效率影響學習收獲,離開學員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就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制定遠程培訓教學計劃時,應根據(jù)培訓課程的總課時數(shù)適當安排培訓周期,全面做好學習支持服務,實現(xiàn)培訓目標。
(五)培訓前、后平均成績提高幅度的對比分析
由于組織了培訓前、后兩次考試,因此有必要對培訓前、后考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所以對第1期不同年齡段、不同專業(yè)背景(分為科班、非科班兩大類)、不同學歷層次學員的培訓前、后平均考試成績的提高幅度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5、表6、表7。
從表5、表6及表7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齡段、不同專業(yè)背景、不同學歷層次學員的培訓前、后考試成績提高幅度有明顯不同。51~60歲學員的成績提高幅度最大,40歲以下學員的成績提高幅度偏??;非科班學員的成績提高幅度較大,科班學員的成績提高幅度較??;中專及以下學員的成績提高幅度最大,碩士及以上學員的成績提高幅度最小。這是由于年齡偏大的學員,往往學歷較低、基礎較差,所以經(jīng)過培訓后,培訓前、后考試成績的提高幅度偏大;科班畢業(yè)的學員,學前已基本掌握了基礎知識部分,所以經(jīng)過培訓后考試成績提高幅度偏小。由于近些年氣象部門新進員工多為學歷偏高人員,這些年輕而學歷又高的學員由于基礎理論知識的儲備多、能力強,所以雖然考試成績偏高,但培訓前、后成績的提高幅度偏低。
四、討論與建議
(一)氣象遠程教育培訓學習考核評價存在的問題
1.在考試方式上過分重視終結性考試評價,忽視形成性評價
目前氣象遠程培訓的考核評價采取的是培訓終結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用單一的考試手段代替了多元化的評價,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定學員的學習,忽視形成性評價。其實,無論是形成性評價還是終結性評價,其作用都是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其比例應該由具體的課程性質決定,而不是單一地采用終結性評價的形式。這種與傳統(tǒng)教育相似的學習評價方式突出了“考”的功能,一些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以及教學策略的運用在這種考試中很少體現(xiàn)出來,以考為主,因而從考試結果中不僅分析不了教與學過程,更不能對培訓質量做出客觀評價。一般而言,在師生分離的情況下,學員在學習中對形成性評價的需要比終結性評價更為迫切,因為在網(wǎng)絡學習中,形成性評價對學員學習過程及效果的影響比終結性評價更大。
2.在考試內容上過分強調了學員對知識的識記能力,忽視了學員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氣象遠程培訓的考試多數(shù)以記憶性知識為主,出題方式多數(shù)為是非判斷題和單項選擇題。這類內容多是記憶性的,這樣就使得學員自主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考試中體現(xiàn)不出來,影響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在線考試所用試題庫在標準化、科學化建設方面存在不足
考試所用試題庫還不是很完善,雖然試題數(shù)量尚可,但試題均沒有合適的區(qū)分度、難度等指標。試題庫制度是學員評價的科學化、客觀化、標準化的需要。試題庫絕不是試題的組合,題庫建設必須立足于科學的方法、手段,有一個逐漸積累、形成和評價的過程。一般地說,題庫中試題必須應經(jīng)過難度和區(qū)分度檢驗的科學篩選。試題庫建設基本都是教師試題的簡單匯集,這樣的題庫用在教考分離上會缺乏實際意義。
(二)氣象遠程教育學習評價方法改進的幾點建議
1.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指標體系
在氣象遠程培訓的教學過程中,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不是單一的,是多元化的。評價形式應采取多樣靈活的方式,應該是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評價是遠程培訓課程考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考核形式設計和形成性評價比重的安排既影響到學習過程管理的職能發(fā)揮,又影響到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應該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和通信技術,發(fā)揮三級氣象遠程培訓體系的功能,設計出使教與學互動、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貫通的考核模式。
不僅考核學員培訓后的學習成績,還要考核學員學習過程的收獲。這就要加強學習過程的管理,將計劃、組織、控制職能用于學習過程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糾正、補充。使學習過程的目標與掌握相關知識趨近,使學習過程成為考核的一部分,以期推動學員在學習中進行評價,在評價中進行學習。
2.評價內容進一步注重“質”的評價
制定比較適合氣象基層職工考試內容的參考原則和標準。對學員學習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員掌握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程度及已達到的認知水平等??荚囋u價過程中要注意全面考核學員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及應用能力。尤其是形成性評價的內容應更具有實用性,這樣對學員知識構建更具有建設性,有助于激發(fā)學員的學習意愿和潛能。
3.進一步完善在線考試題庫
在遠程培訓的學習評價中,為了提高考核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試題庫建設時注重內容組合、學習導向,力爭達到重點突出、客觀全面、難易適度。編制試題時把握好試題的難度和區(qū)分度非常重要。因為理想的試題難度不一定有理想的區(qū)分度,而難度相近的試題,其區(qū)分度也會有很大差異,只有二者指標適宜,才能把每一位學員的真正知識水平表現(xiàn)出來。
試題庫建設是一個循環(huán)漸進的過程,培訓過程中應根據(jù)新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及時健全和更新試題庫,并對考題難易程度進行重新分類,進一步確定試題的區(qū)分度。要注意盡量使其內容在范圍、形式、難易程度上與終結性評價所要求應掌握的內容趨近,以增強試題庫內容的實用性。在編制試卷時按試題難度、區(qū)分度篩選試題,分配試題類型、比例及題量,使試題的覆蓋面廣,既全面又突出重點,使考試真正成為測量學員學習情況與評價教學效果的有效工具。
參考文獻
[1]李紅波,胡建兵.網(wǎng)絡學習評價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5).
[2]余勝泉.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遠程教學評價模型[J].開放教育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