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常態(tài),各級干部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更新工作理念,提升理論素養(yǎng)和能力素質,這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分析干部教育培訓特點和發(fā)展現(xiàn)狀的基礎上,結合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實踐經驗,以課程體系設計分層分類、班級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培訓組織聯(lián)動為重點,對干部教育培訓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干部教育培訓;課程體系;學習型班級建設;聯(lián)動
【作者簡介】 陳亞萍,中共北京市朝陽區(qū)委黨校教師,博士。主要從事科研管理、教育培訓工作。
【中圖分類號】 D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5)06-0021-02
一、干部教育培訓的特點
1. 價值取向
從價值取向來看,普通教育培訓主要是對各類知識的傳授,旨在提高人們的文化知識水平,促進被培訓者的整體素質提高。干部教育培訓則是以提升受訓者政治素質、理論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知識水平等為主要目的,提高其推動黨的事業(yè)發(fā)展所必須具備的綜合能力,直接改進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 培訓對象
從教育培訓對象上看,普通教育培訓的主要對象是青年,培養(yǎng)的是準備從事社會工作的新生代,進行的是全面、綜合、通用的培養(yǎng),著眼點是未來的工作。干部教育培訓的對象則是各級各類干部,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學歷和較豐富的理論知識。需要根據(jù)他們所處職位或擔任職務的具體情況,進行專業(yè)性和實用性較強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主要著眼點是工作需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更加注重“即用即學,學則能用”。
3. 培訓形式
從教育培訓形式上看,普通教育注重整齊劃一,具有固定的學制、周期和教學方法。干部教育的培訓形式則更靈活多樣。培訓期限伸縮性比較強,每期培訓班的時間少則幾周,多則幾個月甚至一年,培訓周期方面,有定期培訓和不定期培訓兩種;在培訓方式上,有脫產培訓和在職培訓兩種;在培訓種類上,主要是比較系統(tǒng)性的知識更新和能力拓展培訓以及針對某一方面的專題培訓;在培訓方法上,主要包括課堂授課、模擬演練、分組研討以及實地考察等。
4. 培訓內容
理論教育、知識教育、黨性教育三個方面是當前我國干部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理論教育的主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著眼于干部履行崗位職責的需要,進行知識教育,對干部進行新知識、新理論、新規(guī)定、新技能的培訓,其目的是幫助干部更新知識,提高理論素養(yǎng),進而增強本領。因此,重點是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性教育則側重于思想道德方面的熏陶,致力于理想信念、組織紀律、宗旨意識、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的教育。然而,很多培訓組織、培訓部門都是為完成培訓任務而進行培訓,其導向是按照組織要求完成學時學分,對于組織需要、崗位需要和受訓者個人需求的關系處理不夠深入細致。
二、干部教育培訓現(xiàn)狀
近年來,黨中央越來越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特別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中央更加注重對各級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fā)的《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主體班次都要建立學員黨支部,有針對性地開展支部活動,嚴格黨內生活,強化教育管理。學制1個月以上的主體班次,都要進行黨性分析并撰寫報告。這體現(xiàn)了黨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把干部教育培訓作為提高干部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的主要途徑,嚴格的培訓要求給各級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雖然近年來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對參加培訓的本單位人員支持力度不夠,例如有的單位不積極主動配和組織本單位人員參加培訓;有的單位仍然給參加脫產培訓的人員安排工作;有的單位要求參加培訓的人員定期回單位參加活動等,嚴重影響了干部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還有部分干部重工作輕學習,不主動參加培訓學習,有的干部對教育培訓敷衍了事,不積極參加班級學習活動,消極的態(tài)度嚴重影響了培訓效果。
三、提升干部教育培訓水平的建議
1. 完善課程體系,豐富教學形式
完善的課程體系是切實提高干部教育培訓水平的先決條件。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是當前我國干部教育培訓主要機構,應加強對培訓范圍內各部門的培訓需求調研,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活力。還要不斷研究培訓規(guī)律,挖掘培訓特色,優(yōu)化培訓模塊,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突出培訓的分層分類。按照黨性教育為根本、能力建設為核心,培訓需求為導向的原則,構建“模塊+專題”式的全方位教育培訓專題庫。在具體實施方面,一要以普及和提升黨的基本知識為目的,精心打造黨的基本理論模塊。二要以提高受訓對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為目的,設立黨的建設模塊。三要以增強干部素質能力為目的,設立管理者素質與履職能力模塊。四要以開闊視野、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目的,設立形勢政策模塊。五要以提高干部法律素養(yǎng)、增強法律意識、增強依法行政能力為目的,設立法律法規(guī)模塊。此外,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還可以制定相應的培訓菜單和設置相應的教學專題,進而實現(xiàn)培訓內容的專題化和課程供給的菜單化。同時,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根據(jù)自身的培訓范疇還應突出“地方特色”,把更適合本地特點的部分專題課程打造成精品課,不斷促進理論向實踐轉化、知識向能力轉化,進而將理論學習、提高素質和能力與工作實踐需求緊密結合起來。
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各級黨校可以根據(jù)不同班次學員的年齡特點探索靈活的培訓方式。以基層干部隊伍為例,科級干部以青年為主,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思維比較活躍,但工作經驗相對不足,應該注重于理論講授和實踐鍛煉。除了聘請專家進行專題講授外,可以開展情景模擬教學、案例教學、學員講臺、主題班會、班級辯論、戶外拓展等教學形式。處級干部以中年為主,思維比較縝密,工作經驗比較豐富,除了理論提升講座外,還應注重班級研討的開展。
2. 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建立學習型班級
在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實踐中發(fā)現(xiàn),建立班主任指導下、班委領導下、學員自我管理的學習型班級后,培訓班的培訓效果明顯高于普通管理模式的班級。這種班級建立的關鍵在于開班之初班主任組織的“破冰”熱身和班委推選?!捌票被顒又邪嗉壍拿恳晃怀蓡T首先關注的是身邊的個體,然后關注周圍的小群體,再到關注整個團隊,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首先,每個成員自我介紹展示自己,然后組建團隊、起隊名、選隊歌、設計隊徽,每個團隊再相互展示,整個過程活躍了氛圍,融洽了關系。班級氛圍活躍后,學員推薦出心目中的優(yōu)秀者作為班委。由于班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后續(xù)的學習和活動中號召力也更強。融洽的團隊關系和得到廣泛認同的領導組織為下一步的班級工作開展能夠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習型班級在小組研討、黨性分析、模擬演練等學員參與的各項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都很積極主動,改變了以往各項教學活動需要班主任指定人參加的局面,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 加強組織協(xié)調,注重部門聯(lián)動配合
干部教育培訓水平的提升不能僅僅依靠培訓單位和參加培訓的干部自身努力,還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配合。首先,調訓部門應該充分調研管轄范圍內各層次干部的工作環(huán)境與工作特點,了解干部的培訓需求,將組織需求和個人需求相結合分期分批的為干部提供相應的培訓機會,為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提供平臺。其次,各單位應充分認識到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了解本單位干部的培訓需求,積極主動配合調訓部門組織本單位干部參加培訓,不給參加脫產培訓的干部安排工作,使其擁有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為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提供機會。第三,作為教育培訓的承辦部門應該積極認真對待教育培訓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參加培訓干部的實際情況分層分類設置課程,積極聽取反饋意見,在培訓班結束后進行跟蹤訪談,了解培訓效果,不斷改進教育培訓過程中的不足,使教育培訓真正具有高效性和針對性。最后,各級政府和機關單位應積極為干部培訓工作提供師資、教學素材等培訓資源,豐富培訓部門的實踐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 葉緒江.當代中國干部教育培訓有效供給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
[2] 關于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加強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N].學習時報,2014-07-21.
[3] 房岳.領導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3.
[4] 董明發(fā).干部教育培訓質量保障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1.
[5] 李朝輝.學習型班級文化建設的理念與策略[J].教育探索,2013,(9).
責任編輯:趙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