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燕
引子
我喜歡你們——機靈的眼睛,粉紅的耳朵。雖然你們愛做壞事,可我還是喜歡你們。如果我到了你們的王國,一定要你們洗臉、洗手、洗澡、刷牙,還要教你們自己勞動,做事不要偷偷摸摸……
這是一首有趣的兒童詩《致老鼠》,在孩子們的眼中,老鼠是可愛的,雖然他們常做壞事,但還是喜歡他們,因為孩子們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
隨著主題活動“動物朋友”的深入,孩子們對動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僅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完成了“我喜歡的動物”的調(diào)查表,還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通過建構(gòu)、泥塑、繪畫等形式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動物。于是,我提議:“我們?yōu)樽钕矚g的十種動物畫張像吧,看看誰畫的故事最有趣,比比誰的故事最受歡迎!”小老鼠出乎意料地選。于是,在我的引發(fā)、支持下,孩子們創(chuàng)作出了風格迥異的“兩只小老鼠的故事”。
一、創(chuàng)作
藝術(shù)是相通的,“繪畫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畫面”,美術(shù)和音樂,一個有形無聲,一個有聲無形,兩者相融,相得益彰。為了讓孩子嘗試表現(xiàn)情景化的畫面,創(chuàng)作擬人化的小老鼠,我搜集了孩子熟悉的兒童歌曲以及“貓和老鼠”中的古典音樂,如《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閑聊波爾卡》《升C小調(diào)匈牙利狂想曲2號》等,引導孩子們在音樂的運動與靜止、上升或下降、堅硬與柔韌、綿長與斷頓、沉重與輕巧中勾勒小老鼠的畫面,感受小老鼠的可愛和有趣。
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愿望,我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整理、提升經(jīng)驗,進而掌握相應(yīng)繪畫技能,提高繪畫水平。在討論表情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幼兒探討各種表情,使幼兒感受到不同的表情由不同的事件引發(fā)而來,同時伴隨不同的情緒體驗。比如:當我問:“孤單發(fā)愁時表情會怎樣?”幼兒回答:撅嘴、垂頭、掉淚、嘴角下彎、閉眼、躲在角落等。當我問“快樂游玩時表情會怎樣”時,幼兒回答:笑、唱歌、擁抱、手拉手等。接著,我又引導幼兒將表情與小老鼠建立聯(lián)系:“老師請來了幾只小老鼠,他們個個都是大明星,會做各種各樣豐富的表情。”這樣的引導語很快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邊欣賞邊模仿,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只小老鼠。在充分欣賞、交流后,我引導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游戲經(jīng)驗想象兩只老鼠的故事:
“兩只小老鼠會在什么地方玩呢?那里可能有些什么呢?會發(fā)生一些什么事情呢?”孩子們踴躍表達自己的想象,隨后繪畫心中的小老鼠(如圖),他們用不同的技法表現(xiàn)不同的老鼠造型,有的正面、有的側(cè)面,有的相向、有的背向……小老鼠的動態(tài)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展現(xiàn)了孩子與眾不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能力。讓每個孩子都來嘗試簡單評價,發(fā)現(xiàn)每幅作品的閃光點,能使孩子們得到藝術(shù)美的熏陶,發(fā)展審美能力。教師要利用契機引導孩子自評和互評,促使孩子們相互啟迪、分享經(jīng)驗和體驗成功。
如孩子對圖1的解讀是:他倆是同學,沒想到會在路上相遇,他們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這兩只小老鼠爬到了山頂,云朵就在他們的頭頂上。兩只小老鼠說:“哇,我們終于爬上來了!”
孩子對圖3的解讀是:媽媽和爸爸手拉手在散步。
孩子對圖4的解讀是:后面的小老鼠推了前面的小老鼠,前面的小老鼠很生氣,嘟著嘴,一只手往后一揚,想讓另外一只小老鼠走開。
孩子對圖5的解讀是:大老鼠和小老鼠在玩走迷宮的游戲,他們玩得很開心,小老鼠哈哈大笑,大老鼠笑得都轉(zhuǎn)過身去了。
孩子對圖6的解讀是:他們一開始在玩搭積木,后來就玩起了繞毛線的游戲,云朵、太陽、小鳥也和他們一樣很快樂。
孩子們的表現(xiàn)也反映出他們認知能力的強弱。在創(chuàng)作“小老鼠”的過程中,有的孩子在繪畫之前就知道自己要畫什么,畫完后還能講述自己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畫;有的孩子雖然能夠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老鼠,卻不能自由表達作品所傳達的意蘊;有的孩子能夠描繪出小老鼠的各個細節(jié),包括頭飾、服飾及不同的身體動作,構(gòu)圖豐富有變化……這些差異表明,孩子在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發(fā)展方面存在差異。
二、評價
主動介紹自己的作品:“兩只小老鼠在玩踩水的游戲,他們手拉手玩得真開心,連尾巴也翹起來了?!蔽屹潛P他的作品形象生動、線條流暢,他的小臉上立刻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每個孩子在美術(shù)方面都存在興趣、理解、表現(xiàn)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評價是美術(shù)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如能恰當?shù)匾龑в變哼M行評價,便能提高幼兒的評價能力,促進孩子良好學習品質(zhì)的形成。如笑笑能較好地控制所畫形象的線條和形狀,并能用曲線表示小老鼠腿部的動態(tài),但由于笑笑小肌肉動作的發(fā)展還不夠完善,勾邊不夠細致,但她在自評時勇于。這使我強烈地意識到:評價孩子的作品,不能盯著作品的不足之處,而應(yīng)更多發(fā)去發(fā)現(xiàn)作品的閃光點。
互評是美術(shù)活動評價方法之一,能讓孩子之間形成互補并相互啟發(fā)。這次繪畫活動的最后,我著重請孩子們開展了互動式的評價:“你喜歡哪一幅作品?你覺得他畫了一個什么故事?”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見圖7~10)。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能夠在相互評價中看到同伴的優(yōu)點與進步,從而使被評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幼:太陽的顏色涂得很仔細,有紅、黃、橙色。而且毛線球被拉得很長,都碰在一起了。他們還帶了蛋糕,玩累了就可以吃。草地畫得也好,還有小鳥、蝴蝶和他們在一起。
……
圖1
圖2
幼A:一只小老鼠的耳朵大大的,頭上有粉色的蝴蝶結(jié),她的裙擺很漂亮,紐扣裝飾得也很好。
幼B:兩只老鼠和天上的白云在捉迷藏。
……
圖3
幼A:他們的身體動作很特別,一個手朝下,一個手朝前,好像要搶毛線球玩,還要賽跑。
幼B:兩只老鼠的眼睛很漂亮,圓圓的,睫毛長長的。他們的頭頂上都有漂亮的皇冠。
幼C:我喜歡中間的蛋糕,好像在給紅色的小老鼠過生日,他看起來很開心,做了一個回頭笑的動作。
……
圖4
幼A:兩只小老鼠帶了包包去買珠寶。
幼B:他倆在吃蛋糕,吃完蛋糕要去一個神秘的地方。
幼C:小老鼠正從家里出門,帶了一個旅行包,里面裝了很多東西,他們一起去旅游。
……
每個孩子都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在評價作品時,孩子們自由地講述,漸漸意識到對一幅作品可以作出不同的評價,換個角度思考將會帶給自己不一樣的啟示,懂得在欣賞自己評價的同時,應(yīng)該尊重同伴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