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
兒子偶得下午和我們一起去吃飯,路過玩具店,常規(guī)性不移動。他說:“媽媽,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給我買個玩具吧!”說實在話,偶得要的玩具不多。
我說,好,你選一件99元的。他在99元的玩具前站了一陣子,不喜歡。自己去櫥窗里拿了一套499元的過來,說:“這個。”我看了看,猶豫了一下,說:“太貴了,還是99的吧!”他如往常一般堅決地說:“不要。”兒子打小就會選擇,我?guī)缀鹾苌俑f不,原因是他很懂事,也不貪婪。
但我這次,還是決定跟他說不,他現(xiàn)在沒有經(jīng)濟概念,根本不知99與499的區(qū)別。499元對我而言,不貴,但對普通家庭來說,不便宜。如果以后他自己當(dāng)了爹,養(yǎng)家糊口,不知他兒子張口要499元的玩具時,他是否會心疼或猶豫?
去年去美國旅行,因為有外公外婆同行,我訂了頭等艙。今年去新加坡,只有我們仨,路途又不太遠(yuǎn),我訂了經(jīng)濟艙。從登機起,他就問:“媽媽,我們?yōu)槭裁床蛔^等艙???”
我跟他說:“寶寶,頭等艙很貴,為了照顧老人,我們才會坐?!彼?dāng)時回我一句:“那你為什么不去掙?”
我想了想答:我掙的錢,足夠我去世界各地都坐頭等艙。但正因為這錢是我自己辛苦得來的,我不舍得花。偶得,你以后也會工作,你剛工作,不會有能力坐頭等艙。如果公司派你出差,你坐經(jīng)濟艙,你會憎恨工作這件事。不是自己努力得來的享受,會讓你忘記得到需要付出辛苦。這次他要玩具,我跟他說,如果你真喜歡這么貴的玩具,工作以后自己買。
網(wǎng)友說,拒絕孩子會造成孩子心靈的傷害,我自己被傷害過,我知道。我青春期的時候看上一雙方頭高跟鞋,想買。我到現(xiàn)在都記得自己穿在腳上的美麗和媽媽為難的表情。是的,我是把母親當(dāng)年留給我的遺憾變成今天的收藏癖。但我依舊感謝我的母親,因為那點遺憾,我渴望經(jīng)濟獨立,我有工作的動力,我知道家庭不是我的依靠,我只有靠自己,而且我能憑借雙手,得到我想得到的東西。
網(wǎng)友說,為什么不給偶得一點努力的機會?比方說讓他干干家務(wù),自己憑勞動掙錢?我不能。干家務(wù)是家庭成員共同分擔(dān)的責(zé)任,我天天也干家務(wù),沒人給我一分錢回報。
很抱歉,偶得,媽媽不能滿足你并不宏大的愿望。人生充滿了各種遺憾,而這種遺憾,在未來,就是努力的方向。
摘自《廣州日報》
編輯/劉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