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高罡
摘 要:鋼琴學習是一個全民都可參與的活動,它能平民化,也能貴族化,既能下里巴人,亦能陽春白雪。希望每個學鋼琴的人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從中獲益。學琴過程都是要循序漸進的。從幼兒時期到老年人,都有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我們應針對各個年齡階段對教授方法做調(diào)整。
關鍵詞:鋼琴;幼兒;老年
鋼琴的學習是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有鋼琴的地方就有人學鋼琴,而學鋼琴的學問可就大了。首先,從什么時候開始學呢?從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等來說,鋼琴是最適合從小學習的樂器之一,也就是幼兒時期。因為,人類的聽覺在大約四歲的時候就能發(fā)育完善了,大腦這個人體最先發(fā)育的器官也會在3歲時基本完成分化,8歲時與成人無多大區(qū)別。可見我們的鋼琴學習可以開始于3歲,但最好不要超過8歲。
1 幼兒時期
我們在幼兒鋼琴教學中應注意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首先,幼兒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維持在10~15分鐘。這樣,我們可以利用這十幾分鐘的時間給他們講一些知識,再用互動小游戲的方法復習和鞏固一下。
其次,幼兒的想象力是很開闊的。但想象力也不是憑空捏造的,他們是有現(xiàn)實基礎的,我們要感知已有的事物,去創(chuàng)造新的事物。而幼兒時期,存在于他們腦海中的事物很少,他們的想象力雖然開闊,但很多都無法具象化。所以,我們要適時的引導他們,讓他們多接觸大自然,多積累想象素材。我們教幼兒學鋼琴,可以結(jié)合各種具體形象來描述音樂語言,讓小朋友能切身感受到音樂的形象。
(參考教材:《小湯普森》《拜厄幼兒鋼琴教程》《孩子們的哈農(nóng)》《巴斯蒂安基礎教程》《新世紀兒童鋼琴啟蒙教程》)
2 少兒時期
少兒時期是人類記憶力和模仿力最強的時期。我們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對這一時期的孩子進行有效的鋼琴教學。
前期在幼兒時期我們已經(jīng)讓其對基礎的樂理和彈奏有所了解和掌握,我們可以在這個時期的鋼琴學習中加入視唱練耳的訓練。例如,聽音和節(jié)奏模仿。節(jié)奏可以說是音樂的靈魂。而在琴童的演奏中,很多都忽視了節(jié)奏問題,這樣,就導致了歪曲甚至相反的音樂形象。我們可以在彈奏一首樂曲前,先將此樂曲中存在的幾個節(jié)奏型挑出,做獨立的訓練,然后再將這些節(jié)奏型放到樂曲中,讓學生去感受,你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訓練,學生對樂曲節(jié)奏的把握就會自覺和準確很多。你也會發(fā)現(xiàn),節(jié)奏掌握比較好的學生,一般樂感都還不錯。有的剛剛接觸鋼琴的少兒,起步比較晚,最初的練習可能時間上比幼兒要少很多,但他們的自控能力稍有增強,理解力也要好一點,所以,如果能保證練琴時間,與老師配合好,也是不晚的。像剛才說的這種節(jié)奏訓練都是可以跟著一起學習和練習的。其實,很多成才的鋼琴家也都是從少兒時期才學習鋼琴的。
背譜,這也是有效的鋼琴訓練方法。背譜是種能力,是一種可以訓練出來的能力。其實,我個人覺得好像背譜的益處在短期內(nèi)是看不到,經(jīng)過長期的背譜訓練,你會無形中培養(yǎng)出一種樂感。當然,無論演出還是比賽,背譜都是必需的,這也就要求我們必須要鍛煉學生的背譜能力。
要想培養(yǎng)這種能力,首先要正確讀譜,可以運用形象記憶,將音符的位置記憶清楚,腦子就像是復印機一樣將整個頁面復制到腦海中。然后,還要將這份記憶轉(zhuǎn)化成聲音呈現(xiàn)出來,這就要通過手指的動作去實現(xiàn)了。說到手指,我們還可以靠肌肉來記憶,也就是說,你彈得比較多了以后,肌肉就會記住你的手指伸縮范圍,迅速找到記憶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要彈奏的琴鍵,來完成音符的彈奏,譜子也就背下來了。當然,記憶樂譜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每種方法也都有其弊端例如,圖像記憶法,如果你在沒有背好的情況下,別人突然將樂譜給你換了不同的排版,你記憶中的圖像發(fā)生了變化,你就要重新開始記憶,重新復制腦海中的樂譜。再如,手指記憶,這種記憶在你臨時出現(xiàn)肌肉緊張的狀況的時候,肌肉發(fā)生了不正常的間歇,打亂了你的記憶節(jié)奏,這時,很有可能你就會中斷樂曲,出現(xiàn)演出事故。所以,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背譜方式。
在這里,我國的藝考熱帶來的生源也是不可忽視的。每年的藝考大軍都是高考的一道風景線。這當中不乏高中才開始學習鋼琴的學生。這些學生的處境比較尷尬。不學,面臨人生的低谷,學,困難重重,一個是時間問題;另一個就是高中的孩子正是成人與未成人的交界點,從生理角度來講,骨骼發(fā)育已經(jīng)定型,不利于鋼琴彈奏的學習。從心理角度看,學生各色各樣,有些能正確看待,就會勤學苦練,這樣的學生就有機會抓一根救命的稻草,在高考的洪流中不致被淹沒。有些則自暴自棄,覺得困難就退縮,對于這樣的學生,家長可以考慮給孩子另謀出路。
最后,不論哪種情況的鋼琴學習,音樂欣賞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要讓學生多聆聽美的聲音,讓他們對美有一個整體概念。這樣,在他們自己彈奏音樂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向美的聲音靠攏。長此以往,美就留在他們心中,而這種美,不但會影響他們的演奏,還會影響他們的性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氣質(zhì)。而這種氣質(zhì)的提升,無形中影響了整個人的整體素養(yǎng)。所以說,學習音樂對個人素質(zhì)和修養(yǎng)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參考教材:《拜厄》《哈農(nóng)》《車爾尼599鋼琴初級教程》《巴赫初級鋼琴曲集》《小奏鳴曲集》《小宇宙》《布格繆勒鋼琴進階練習曲25首》《巴赫二部創(chuàng)意曲集》《巴赫三部創(chuàng)意曲集》《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集》《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
3 成年人時期
成人學習鋼琴大多是自己因興趣而學。所以,他們的優(yōu)點就在于比較自覺。但成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已定性。沒經(jīng)過任何骨骼和肌肉訓練的手指比較笨拙,無法自如的運用自己的手指。他們彈奏一首樂曲所用時間很可能是幼兒或少兒的幾倍或十幾倍。但好在他們也并不想搞什么專業(yè),所以,彈奏的音樂不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自己覺得可以就好。所以,成人學琴一定也不要對自己要求過高,更不能急于求成。
(參考教材:《鋼琴基礎教程1-4冊》《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曲選》《流行鋼琴曲選》)
4 老年人時期
這個時期的人學琴的目的大多也是興趣使然,有些則是為健康考慮。他們的學琴狀態(tài)跟成年人是很相似的,但老年人比成年人更能沉得住氣,不會急于求成。大部分人都知道,學習鋼琴能有效地開發(fā)左右腦,而右腦的發(fā)達程度更直接關系到人的智力及身心健康。所以,很多老人為了防止老年癡呆,多動手指,選擇了學習鋼琴。雖然科學不能證明學鋼琴與防止老年癡呆有什么直接關聯(lián),但至少,彈鋼琴需要手指和大腦的密切配合,而多用腦和多動手都是對老年人健康有益的活動。所以,隨著老年人物質(zhì)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都加入到了學習鋼琴的熱潮,有些老年人還積極參加各種文藝活動和比賽,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參考教材:《老年鋼琴實用教程》《中老年鋼琴基礎教程》)
鋼琴學習是一個全民都可參與的活動,它能平民化,也能貴族化,既能下里巴人,亦能陽春白雪。希望每個學鋼琴的人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從中獲益。
參考文獻:
[1] 吳琳.兒童鋼琴教學中基礎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3(6).
[2] 胡國強.少兒鋼琴教學探微[J].考試周刊,2009(51).
[3] 楊開毅.淺談少兒鋼琴教學中情趣的培養(yǎng)[J].神州,2012(11).
[4] 吳瑞英.努力推廣校外藝術(shù)教育:黑白鍵上的教學傳道初探[J].戲劇之家,2014(2).
[5] 寧巖.試談鋼琴教學中幼兒與成人的差異[J].才智,2012(30).
[6] 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