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盛
【摘要】英語詞匯搭配知識和技能是英語學習者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之一。但對于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的中國學生來說,則很難掌握,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詞匯搭配錯誤。然而目前國內(nèi)針對詞匯搭配的研究還比較少,尤其是對高職高專學生詞匯搭配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寫作中的詞匯搭配錯誤進行錯誤分析,以期找出匯搭配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從而找出對教學的啟示并對英語教學提出建議。
【關(guān)鍵詞】詞匯搭配 高職高專 英文寫作
詞匯是構(gòu)成語言的基本要素。詞匯搭配是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詞匯搭配在英語學習特別是英語詞匯學習中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英語詞匯搭配是英語口語和英語寫作流利主要因素;它使學習者的語言更加地道,讓人更容易理解。因此,對詞匯搭配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英國語言學家弗斯(Firth )是被學界公認為詞匯搭配研究之父。他1951年發(fā)表了論文《意義的各種方式》,從那時起詞匯搭配研究才真正開始。他第一次系統(tǒng)研究了詞語的搭配。從那以后,語言學家對詞匯搭配研究開始投入更大的精力,研究也不斷發(fā)展和深入,朱斯(M.Joos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家Halliday.M & Hasas、喬姆斯基(Chomsky)、納森(Nation)等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國內(nèi)語言學界對搭配的研究最初是從漢語的詞匯搭配開始的。邢公畹先生最先掀起語言學界對“搭配問題是否是語法問題”的討論。隨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加入到詞匯搭配研究的行列中來。陸國強、朱永生、邵志洪、錢瑗、汪榕培、劉紹龍、陳萬霞、黃強、衛(wèi)乃興、秦悅等從不同角度對詞匯搭配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過去幾十年中,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詞匯搭配在詞匯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在詞匯搭配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方面,進行實證研究的比較少,尤其缺乏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寫作中詞匯搭配有針對性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對高職高專學生英文寫作中的詞匯搭配錯誤用實證研究的方法來研究。找出詞匯搭配錯誤在他們作文中的分布情況以及導致這些搭配錯誤的原因,并就這些原因提出一些教學建議。
一、詞匯搭配的界定
自上世紀50年代弗斯提出詞語搭配的概念以來,語言學界各學者、各流派關(guān)于詞匯搭配的界定持不同觀點,混亂也較多。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里,搭配意味著不同的內(nèi)容。比如弗斯認為詞匯搭配是詞與詞結(jié)伴使用的語言現(xiàn)象;新弗斯認為搭配是詞語間的共現(xiàn),別的因素都可以忽略不計;在Mitchell等人看來,詞匯搭配是詞根與詞根間組合關(guān)系的體現(xiàn);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派Benson等人認為詞匯搭配是固定的可被辨認的非成語的詞組和結(jié)構(gòu);在Halliday和Hasan的篇章研究理論中,詞匯搭配是產(chǎn)生銜接力的共現(xiàn)詞語;在語義學派中,詞匯搭配是詞項間選擇限制規(guī)則運作的結(jié)果。這些界定都是詞匯搭配涵蓋的內(nèi)容,有許多共同點,如詞匯搭配必須是詞語的共現(xiàn)、反復(fù)使用的詞語序列、是詞項的相互吸引和預(yù)見等,但任何一家都不是問題的全部。對詞匯搭配不同的界定,產(chǎn)生了不同的詞匯搭配分類。Nesselhauf 將詞匯搭配分為限制性搭配和非限制性搭配; Hausmann將詞匯搭配類型分為六種:adjective + noun、(subject-) noun + verb、noun + noun、adverb + adjective、verb + adverb、verb +(object-) noun;Aisenstadt作的分類與Hausmann類似,但是他把verb + noun又細分為verb + noun和verb + preposition + noun;Benson的分類與Hausmann也相似,但他增加了四類搭配:noun + preposition、preposition + noun、adjective + preposition。因為本研究主要關(guān)注的是“詞匯” 層面的搭配,而Benson的分類包含了語法搭配的內(nèi)容、Nesselhauf的分類又比較籠統(tǒng)、Aisenstadt的分類則太過于細化,所以本研究采用Hausmann對詞匯搭配的分類,即adjective + noun、(subject-) noun + verb、noun + noun、adverb + adjective、verb + adverb、verb +(object-) noun。從學生的英語寫作中找出在這六種搭配類型的錯誤及其分布的情況。
二、研究實施過程
為了本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各系不同專業(yè)的大一、大二學生為研究對象。為了使寫作內(nèi)容的涉及更廣的范圍和領(lǐng)域、更加豐富,教師采取寫作主題多樣化和學生自主命題等方式讓學生按要求完成英文寫作任務(wù)。三年時間,筆者總共收集了953份學生英語作品,并從這些作品中隨機抽取了200份作為分析文本。然后對這200份英語文本進行詞匯搭配錯誤分析。根據(jù)詞匯搭配的定義和Hausmann對詞匯搭配的分類,把學生在作品中的搭配錯誤進行歸類。經(jīng)過分析,找出他們詞匯搭配錯誤分布的主要情況和產(chǎn)生這些搭配錯誤的主要原因。
三、主要發(fā)現(xiàn)
通過批改和分析學生的200份英語作品,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詞匯搭配錯誤總共出現(xiàn)了268次。根據(jù)Hausmann對詞匯搭配的分類,我們把這些搭配錯誤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和百分比羅列在下面表格中。
通過表格我們可以看出,學習在英語寫作過程中,詞匯搭配錯誤出現(xiàn)的頻率是很高的。在268個搭配錯誤中,verb + noun搭配錯誤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占了搭配錯誤總數(shù)的一半以上,排在第二位的是adjective + noun搭配錯誤,其它類型的搭配錯誤出現(xiàn)的頻率則沒那么高。再仔細觀察,把涉及到名詞的搭配錯誤加起來竟然占了93.3%,涉及到動詞的搭配錯誤總共占72.3%,涉及到動詞和名詞的也占65.6%,可見noun + verb搭配、verb + noun搭配和adjective + noun(21.3%)是學生最容易產(chǎn)生錯誤的搭配。
四、詞匯搭配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
通過對學生作文中詞匯搭配錯誤的具體例子分析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搭配錯誤產(chǎn)生原因是錯綜復(fù)雜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受到母語干擾而產(chǎn)生負遷移。語言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當母語和目標語相同或相似時,這種遷移一般是正遷移,也會產(chǎn)生正確的目標語;當母語和目標語不同時,這種遷移一般屬于負遷移,也會導致錯誤的或不地道的目標語。在詞匯搭配方面也會存在這種現(xiàn)象。 在很多時候,學生用母語的思維去思考,當在目標語找不到對等的表達法時就會從母語中直譯一個詞來表達,從而導致詞匯搭配錯誤。比如在“After the big rain,we had to continue our work.”中,該學生可能是受到母語中的“大雨”影響,把英文中的 “heavy rain”直接譯為 “big rain”。這種受母語干擾的負遷移很容易導致詞匯搭配錯誤的產(chǎn)生。
2.過度概括。高職學生通常根據(jù)自己熟知的正確的搭配過度概括某個詞的意義和功能,從而導致詞匯搭配錯誤。比如在 “Internship can play our needs.”中,學生可能受 “play games”“play cards”“play basketball”等搭配的影響,從而過度概括了 “play” 的搭配意義和搭配能力,導致 “play our needs”這種搭配錯誤的產(chǎn)生,殊不知“滿足了我們的需求”應(yīng)該用 “meet our needs”。
3.誤選搭配詞。當學生不知道如何選擇一個恰當?shù)脑~來表達他們的意思時,他們往往傾向于選擇一個他們熟悉的“萬能詞”來代替。他們通常會選擇 “do”“have”“make”“take”等范義詞來與其它名詞搭配。比如在 “When we work in the hotel,we need to do good service.”中,該學生錯誤地選用了 “do”來跟 “service”搭配。這樣誤選搭配詞也是學生常犯的錯誤之一。
4.理解詞義不全。當學生沒有完全理解一個詞或者誤解了某個詞的意思時,就會導致詞匯搭配錯誤。比如 “I think English level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tour guide.” 中的“English”本身就包含有 “English level” 或者 “English ability”的意思了。顯然這種搭配是不恰當?shù)摹?/p>
5.混淆同義詞。當兩個單詞具有相同的中文意思但內(nèi)涵意義又有細微區(qū)別時,如果學生不能辨別這種區(qū)別時就比較容易犯詞匯搭配錯誤。比如 “The hotel manager punished the worker who said lies.”中的 “say” 和 “tell” 都有“說”的意思,所以要表達“說謊”的意思時,稍不注意就會誤用 “say lies”。同義詞也是導致學生產(chǎn)生詞匯搭配錯誤的一個原因。
有時某一搭配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并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幾個原因交錯作用而產(chǎn)生的。
五、教學建議
根據(jù)上述搭配錯誤產(chǎn)生的原因,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在詞匯教學中要極力減小母語的干擾,降低母語的負遷移影響。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中很多的詞匯搭配錯誤是由于受到母語的負遷移影響造成的,涉及名詞、動詞時產(chǎn)生的錯誤就更多。因此教師在教授詞匯時,尤其是涉及到名詞和動詞時,要特別注意哪些詞匯學生是比較容易受到母語影響的,尤其是要注意母語與目標語之間的差異。高職學生每天接觸英語的時間是極其有限的,在語料輸入不足的情況下,他們進行語言輸出時會嘗試從母語或語際語中尋找對應(yīng)的表達。當找不到對應(yīng)的表達時就會用假同義詞或假對等詞來代替,很多詞匯搭配錯誤就是由此形成的。為了減小母語的負遷移影響,教師在講授新詞或拓展已學詞匯時,除了講解該詞的基本詞義外,還應(yīng)該把該詞的相關(guān)搭配詞一起進行講解。這樣學生不僅掌握該詞的基本詞義,還掌握詞與詞之間的組合關(guān)系,掌握了該詞的地道用法,也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語料輸入,這樣自然會降低母語的干擾,不會輕易犯詞匯搭配錯誤。
2.在詞匯教學中應(yīng)用搭配字典。字典特別是詞匯搭配字典在詞匯教學尤其是詞匯搭配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字典是非常有用的教學資源,然而現(xiàn)在的高職學生手上幾乎沒有紙質(zhì)字典,詞匯搭配字典就更不用說了。為了貪圖方便,大多數(shù)學生是通過手機使用電子字典。學生只有遇到生詞時才會去查字典,而且只是查生詞的基本詞義,極少數(shù)學生會去查詞匯搭配。電子字典本身也很少涉及到詞匯搭配,學生想從電子字典里查到詞匯的搭配用法也比較困難。這也是學生在口語和寫作中出現(xiàn)較多詞匯搭配錯誤的原因。因此教師應(yīng)該鼓勵學生去購買紙質(zhì)的字典,特別是詞匯搭配字典,比如The Oxford Collocations Dictionary for Students of English《牛津英語搭配詞典》。該字典是一本較全面的英語搭配用法字典,收錄的各種搭配用法達到15萬。教師要教會他們?nèi)绾握_、高效地使用這些字典。鼓勵學生不僅在閱讀中遇到生詞要去查字典,而且在寫作和口頭表達時也要經(jīng)常去查字典,特別是詞匯搭配字典。在使用詞匯搭配字典過程中,學生除了掌握詞匯的基本詞義外,還可以掌握詞與詞之間的組合關(guān)系,能表達出自然地道的英語。
3.提高學生的詞匯搭配意識。在教授新詞匯時,大多數(shù)教師也是強調(diào)詞匯的基本詞義和一些固定搭配、介詞搭配、語法搭配,甚少涉及到詞匯的其它搭配。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詞匯搭配意識,首先教師自己也要提高詞匯搭配教學意識,并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詞匯搭配幾乎存在于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語篇當中。由于學生缺乏詞匯搭配的意識,即使他們掌握了單詞的基本詞義,他們所寫出的作文讀起來也不地道。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提高學生的詞匯搭配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詞匯搭配的重要性,更要讓學生掌握學習詞匯搭配的方法,使學生時刻意識到詞匯搭配的存在并有效地運用到口頭和書面表達中。當學生掌握的搭配越多越豐富時,他們的表達就會更準確、更連貫、更流利、更地道。
通過提高師生的詞匯搭配意識,加強學生詞匯搭配能力的培養(yǎng),減少學生詞匯搭配錯誤出現(xiàn)。相信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高職學生的英語詞匯搭配能力會有所提高,他們的整體語言輸出水平也會隨之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萬霞.英語學習者作文中的搭配錯誤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1).
[2]陸國強,盧思源.英語聯(lián)想和搭配詞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3]錢瑗.對COLLOCATION的再認識[J].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7(3):43-47.
[4]秦悅.對大學生英語詞語搭配能力的調(diào)查和思考[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79-84.
[5]秦悅.基于語料庫的對高級學習者寫作中詞匯搭配錯誤的分析[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
[6]汪榕培.英語搭配新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10):35-38,56.
[7]衛(wèi)乃興.詞匯搭配的界定與研究體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2.
[8]朱永生.搭配的語義基礎(chǔ)和搭配研究的實際意義[J].外國語,1996(1):14-18.
【基金項目】2012年度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教改立項項目(項目編號:JG12C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