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美
時間吟唱著歷史的歌謠,古老的黃河口守候了一年又一年的時光,以淡然篤定的姿態(tài)看慣春華秋實(shí)。走過繁華爭艷的春夏,看過蘆花飛雪的金秋,冷靜而沉著的冬天有著別樣的韻味,似乎更契合黃河口的古老與雍容。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東營的黃河口是黃河入海之地,這一縱貫中國北部的巨川大河在此結(jié)束了奔騰的神話。千萬年的生生不息,滄海桑田,幾經(jīng)變道、匯流形成了華北肥沃的沖擊平原。
來到黃河口,映入眼簾的自然是那一望無垠的蘆葦?shù)?,立冬之后,葦絮從白色變成灰色,一種蒼老的顏色淡泊又從容。原本連天接地的蔥綠已變成鋪天蓋地的枯黃,悠遠(yuǎn)荒古的沉寂一瀉千里。黃河從容不迫,深遠(yuǎn)寧靜,神情寂寥的從天邊緩緩流過,冰冷的波浪也沉穩(wěn)了不少,沉淀著、梳理著心境,霎時間,收走了從城市帶來的無奈和疼痛。深冬的蘆葦搖曳著萬般的柔韌,在斜陽的余暉里,神秘如天:明明是風(fēng)雨剝蝕,但卻氣象萬千;明明是歲月枯去,但卻風(fēng)情萬種;明明是青春不再,但卻留一世憂郁的豪情……哪怕在大雪之后,看見蘆葦和蘆荻的塌陷,來年春天到來之前,這種浩蕩的塌陷,也會占領(lǐng)遙望者的心!
如火海,似朝霞的“紅地毯”,如今也暗淡了些,這是濃烈之后的沉思嗎?黃須菜結(jié)束了一生的繁華,奉獻(xiàn)了新綠和火紅,像完成使命似的貼著黃河口的土地沉沉地睡去了,安靜之中孕育著下一個春天。還有那具有傳奇身世的怪柳,一年開三次花的“木中之圣”,在冬天也不那么張揚(yáng)了,叢叢簇簇,茫茫蒼蒼,火一般燃燒在平原上,為黃河的凝重、蒼勁又平添了一份悲壯的濃艷。遠(yuǎn)處的望塔孤獨(dú)地矗立,它是在蕭瑟的寒風(fēng)中守望“黃龍入?!钡膶④?,鎮(zhèn)守著千古的流淌。
寂寞的冬天,黃河口唯一的生機(jī)便是這里隨處可見的“精靈”們了,黃河口是鳥類的天堂,即便是在冬天,也有海鷗翱翔天際,丹頂鶴漫步水草之中,更不用說在蘆葦蕩里藏著的各種水鳥了,生命的絢爛多姿給這凄清和荒涼平添了幾分“和諧”的活潑。
長河落日,一望無際,這冬日的河灘演繹著一場別樣的蒼涼絕艷,她默默地,將春色、夏火、秋韻沉積在冬季,她是一首磅礴的古詩,在時空的交錯中,低吟淺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