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俊 成印芳
在現(xiàn)今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數(shù)實驗證明,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更高,學習效果會更好。那么,如何活躍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氣氛呢?筆者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給奮斗在一線的教師們提供一些新思路。
我們都知道,一節(jié)成功的課堂包括備課、講課和課后反思。如何讓課堂表現(xiàn)的富有活力,如何讓學生聽的更有興趣,講課就顯得很關鍵。講課又分為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所以筆者將會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介紹:
一、教學前鋪墊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苯虒W也是如此,要想有活躍的教學氣氛,良好的導入必不可少。小學生活潑好動、勝負感強,充滿好奇心。教師應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前點燃學生學習的欲望,使之愿意加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讓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二、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
1.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在我國現(xiàn)階段考試指揮棒的影響下,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考試的天才,生活的蠢材”,這是由于我國應試強烈,使教育內(nèi)容與生活嚴重脫軌。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考試數(shù)學成績接近滿分,到了菜市場卻連應該付多少錢都不知道,這何嘗不是我們教育者的悲哀?在悲哀過后,我們也應該反思,最主要的原因無非就是學生在學校缺少與生活相關聯(lián)的情境,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努力多結合一些真實的生活情景,例如采購、盈虧類的問題,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正確得出結果為輔,努力讓學生成為“考試的天才,生活的精英”。
2.與動畫故事相結合
小學生正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向抽象運算階段的轉化,即從通過看見實物才能進行運算到后來直接根據(jù)數(shù)字就能運算。實現(xiàn)這一轉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給學生看動畫和講故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動畫故事生動形象,引人入勝,學生在看動畫和聽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學到生活技能,也能夠更好地理解題目含義,最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教學后及時鞏固
教師在教學后覺得教學任務就已經(jīng)完成了,這樣是不對的。教師在教學后應指導學生做好課后復習工作。具體可以采用分組游戲和動手實踐兩個部分。
1.分組游戲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學生喜歡在課堂上分組做游戲,如果能成功地將游戲與教學相結合,那么課堂效率一定會事半功倍。例如,教師在講授“數(shù)的分解”時,可以講授一種分解方法,其他的則由不同小組的學生討論出來,比一比哪組找得又快又準。這時學生的積極性會充分激發(fā),為了贏得第一名爭先討論,如果回答正確他們的自信心又會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時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時教學目標也很輕松地完成了。
2.動手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倍W數(shù)學恰恰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可以自己拿出身邊的物體實踐,例如比較同一面積的球和正方體哪個體積更大;教師也可以在課上為學生提供實踐條件,例如拿一個正方體,師生共同探討如何計算正方體的體積,如何才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通過動手實踐,學生得到的知識就會更加印象深刻,這遠比我國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要好得多。
小學生是活潑可愛的,他們的成長代表著祖國今后的發(fā)展。在小學階段營造活躍的教學氣氛,可以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采取適當?shù)姆绞?,讓祖國花朵在絢麗的陽光下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參考文獻:
吳學蓮.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實用性[J].速讀:上旬,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