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房桂濤(1991-),男,漢,河北邢臺人,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經(jīng)濟法,研究方向:企業(yè)與公司法。
摘要:政治寓言小說《動物莊園》在20世紀的英國可謂是人盡皆知,喬治·奧威爾在本書中用鮮活的隱喻筆法將人類社會濃縮為一部動物世界的短片,講述了一個在莫納農(nóng)莊中動物們集體造反尋求解放,而之后革命的掌權(quán)者卻濫施暴政的故事。在那個動物的國度里,充斥著在當時的世界形勢下作者對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對政治強權(quán)的反抗、以及對麻木生活在壓迫中人們的無聲吶喊。
關(guān)鍵詞:《動物莊園》;法的價值;自由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莊園》被公認為20世紀最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說。小說中的動物們在人類的壓榨下奮起反抗,致力于建立一個極具“人性”的精神烏托邦,但由于之后動物王國中的掌權(quán)者實行極權(quán)統(tǒng)治,廣大動物們的自由之夢終化泡影。如果結(jié)合當時的世界形勢,我們就會發(fā)掘出作者深藏在動物世界的隱喻,原來動物莊園就是整個人類世界的縮影。
作為一名法律人,初讀本書,我在這篇極具政治諷刺意味的小說中看到了其中蘊含的閃亮法學思想。法學本身就是一門社會性極強的學科,在學術(shù)界一直就存在著“文法不分家”的說法,更是有學者以文學的筆法來展現(xiàn)對一些法學問題的思考。我想,這種較為新穎的法學研究方法是確有可圈可點之處的。與《動物莊園》的邂逅純屬偶然,我們相識在一個頗有年歲的書店中,隨手翻開,略讀幾頁,喬治·奧威爾那種黑色幽默式的寫作手法就會讓你欲罷不能,在小說中我們會無時不刻地能嗅到法理學思想的味道。眾所周知,法的基本價值可總結(jié)為:秩序、自由、效率、正義。而這些法的基本價值猶如血液,流淌在整部小說的身體里。這里我們不妨書海拾貝,擷取幾處,略作品讀。
1、 首論秩序
在哲學上,秩序是一個系統(tǒng)的范疇,它是指事物存在的一種有規(guī)則的關(guān)系狀態(tài)。在一個系統(tǒng)中,組成系統(tǒng)的各要素都有自己的不同的存在和運行特點。如果要素之間的關(guān)系總能表現(xiàn)出來牟一種恒定的規(guī)則性或協(xié)調(diào)性,即系統(tǒng)的協(xié)調(diào)性的話我們就說這個系統(tǒng)或事物是有序的,反之,則稱為無序。①在人類生活中有兩種秩序,一是自然秩序,二是社會秩序。我們現(xiàn)在在這本書中著重探討社會秩序。
本書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看上去十分簡單清晰。一個叫瓊斯的英國人在曼納莊園中飼養(yǎng)了許多動物,這天,一只叫麥哲的老公豬向其他動物談了自己的晚年感想,號召動物們起來“造反”,“推翻人類”進而建立自己新的社會秩序。老麥哲的話果然促使動物們揭竿而起,趕走了主人瓊斯,并在“牛棚大戰(zhàn)”中獲得了動物對人類的決定性勝利。于是動物們開始自己管理農(nóng)場,將曼納莊園正式更名為“動物莊園”。
公豬老麥哲在造反之前就已經(jīng)去世了,造反是由杰出的斯諾鮑、拿破侖和斯奎拉這三豬“領(lǐng)導”的,或者說它們?nèi)i首先從革命中脫穎而出。更具有群眾代表意義的是,它們?nèi)i從革命前的三個月秘密活動中,就已經(jīng)在老麥哲的訓導中共同推敲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動物主義”,斯諾鮑進一步將之總結(jié)成“七誡”:凡靠兩條腿行走者皆為仇敵;凡靠四肢行走者,或者長翅膀者,皆為親友;任何動物不得著衣;任何動物不得臥床;任何動物不得飲酒;任何動物不得傷害其他動物;所有動物一律平等……顯然,“七誡”在當時的動物莊園中起到了臨時“憲法”的作用,其中充滿了自由平等的秩序觀念,法的秩序價值在此得到了較為明晰的體現(xiàn),當然,這也是人類社會在走向文明后的孜孜追求。
眾所周知,在當前整個市民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根植在人們價值選擇中的秩序、掌權(quán)者在生活層面上所倡導的階級秩序,結(jié)成了一張秩序網(wǎng),籠罩著這個群體、民族、國家。斯諾鮑以法的形式將自己所代表階級想要建立的社會秩序確立下來,這個舉動放在人類社會中也將是無比明智的行為,在人類社會中,統(tǒng)治階級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將自己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進而在全社會范圍內(nèi)形成具有鮮明的階級色彩的主流意志。在國家政治學說里面,“精神控制”有時候比“肉體控制”顯得更為重要?!爸刃颉弊鳛榉ǖ囊粋€基本的價值,在《動物莊園》的“七誡”即其他一系列的統(tǒng)治規(guī)則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 也談自由
“自由”(freedom,liberty)這一概念源自西方文化。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一個男子達到一定的年齡,便被從父權(quán)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具有獨立的人格,享有公民的權(quán)利,承擔公民的義務,擁有妻室、財產(chǎn)和奴隸,成為自由民。②自由作為法的價值之一,在所有法的價值中處于較高的位階,在耶林的《為權(quán)利而斗爭》、密爾的《論自由》等西方先賢的著作中,人類的自由與理性,被推崇到無以復加的神圣地位。在對于自由的追求過程中,流露出了人類對于美好事物的由衷向往,某種程度上說,也可以理解為是對于柏拉圖所倡導的“善”的一種本能的探索。
在《動物莊園》中,動物表現(xiàn)出了和人類相似的心理,即對于自由地追求。心理學家曹日昌在《普通心理學》中指出,“動物心理的演化為人的意識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了生物學的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的意識是動物發(fā)展的延續(xù)”。“動物莊園”中,動物世界已經(jīng)與人類世界合二為一,兩者共同勾勒出了一個時代人類精神追求的風貌。在小說中的每一種動物都能在人類社會中找到本體,比如豬拿破侖的專橫、雞的愚忠可愛、馬的任勞任怨、狗的狐假虎威,其實,所有動物的表現(xiàn)都顯現(xiàn)出了對于自由地追求與向往,將人性加之到動物身上表現(xiàn)得更有力量。
在動物莊園中,首領(lǐng)麥哲帶領(lǐng)所有的動物唱著向往自由的《英格蘭牲畜之歌》:
英格蘭的田野一片光輝燦爛,河流、池塘的飲水純凈又甘甜??罩袑⒋捣鳒嘏?、新鮮的清風,在我們牲畜獲得自由的那一天。
為了這一天,我們一定要奮斗,即使我們死在自由到來之前。牛、馬、雞、鵝……所有動物們,為爭取自由,大家都要流血流汗。
英格蘭的牲畜、愛爾蘭的牲畜,普天之下的兄弟們,姐妹們,請聽我說這個喜訊:告訴大家,牲畜們將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對于自由的向往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追求,動物也是如此,而追求最原始的、最自然的自由則是人類的一種本能。韋伯從德國的農(nóng)民身上看到了“自由的原始沖動”:在雇農(nóng)的內(nèi)心深處,對于遙遠的地平線,總有一種模糊的向往;在這模糊的背后就是對于自由最原始的沖動??床怀鲞@一點的人,當然無法感受自由的魔力。這也是人類世界和動物世界中所昭示出的對于自由的無限向往。我想,《動物莊園》一書正是在追求自由的舞臺上,無時不刻地放射著法理學思想的光芒。人們對于自由的追求,是任何困難都無法阻礙的,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說道:“有一種鳥是關(guān)不住的,因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著自由的光輝?!?/p>
3、 再說正義
正義是一個歷久彌新的概念。在中文解釋中,正義就是公正、公平、平等、公道。同時作為一個極具感情色彩的詞匯,對于它的定義也是種類繁多,可以說,“正義有著一張普洛透斯似得臉(a Protean face),變幻無常、隨時可呈不同的形狀并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雹壅x在法的價值體系中也是扮演者無可取代的角色,正義推動了法律精神的進化,促進了法律內(nèi)在價值的轉(zhuǎn)化:由特權(quán)、壓制、國家本位走向現(xiàn)代的平等、自由、個人本位。平等、自由、權(quán)利的精神家園正是正義。④在此處,我們不妨把平等視為正義的外延,某種程度上說,平等也恰是正義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正義觀可以說是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的一條主線,但是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有時候也具有某些階級色彩在里面??v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我們了解到,從來就沒有超階級的國家,“階級”與“平等”看似是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但是發(fā)自人類理性的對平等的追求已根植于每一個國度的土壤中,作為最基本的“正義”標準,推動著社會文明的進步。
在《動物莊園》中,公豬老麥哲在臨終前向所有動物們告誡到:“要記住,在同人類作斗爭的過程中,我們決不要模仿他們。即使征服了他們,也絕不沿用他們的惡習。最重要的是,任何動物都不能欺壓自己的同類,所有的動物一律平等?!边@一叮囑又被它的繼承者斯諾鮑進一步歸納在“七誡”中,我們在讀到此篇時不禁為動物們追求平等而自由的精神所震撼,恰如美國的《獨立宣言》所宣揚的:“我們認為以下真理是不證自明的,即所有的人生而平等。”如果一個國家能夠讓它的人民平等、自由而有尊嚴的活著,我們不得不說它在實現(xiàn)“國家正義”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但小說的尾聲處動物王國的變亂、獨裁者的上場,瞬間讓這種追求正義的光環(huán)在整個國家的上空消失的無影無蹤,籠罩著的卻是專制、極權(quán)的陰霾。到最后所有的戒律都被歸納為一條:“所有的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⑤我們現(xiàn)在重新審視這種“無厘頭”的規(guī)定,覺得它確實是滑稽可笑。但是,這也正是喬治·奧威爾高超的諷刺手法最完美的展現(xiàn),我想“更加平等”這種詞組搭配更多的是蘊含著作者沉默的反抗,以及對世人無言的警醒。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shè),試想,一部有悖人倫的法律又怎么會被信仰,又怎么會被社會大眾奉為行動的圭臬?所以,動物王國中最后的這條戒律必將成為新的革命的導火索,這無疑也給人類社會法制的建設(shè)提供了最鮮活的反面教材。
《動物莊園》將復雜的人類社會形態(tài)移情到動物世界中,刻畫出了一個個鮮明的動物形象,而在它們身上體現(xiàn)的恰是人性的善與惡,從這個角度來講,本書不失為政治寓言小說中的一篇佳作。但我們的思考不能止步于此,細細品讀,整部書中飽含著深邃的法理學思想,這更是為我們在追求柏拉圖倡導的“善”的道路上所奉獻出的饕餮盛宴,國家的正義、個人的正義、憲政思想、公民權(quán)益在這部篇幅不長的小說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如果讀完一本書,腦海中縈繞的是其中意味深長、發(fā)人深省的哲思時,那么我們就在自己的靈魂世界又完成了一次虔誠的朝圣。從外國智者柏拉圖的《法律篇》到德沃金的《認真對待權(quán)力》,從中國先賢李悝的《法經(jīng)》到孫中山的《五權(quán)憲法》,法理學思想猶如一團不熄的圣火,照亮了人類尋求思想解放之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在一本書中,我們可以以字為馬,在作者已鋪好的上善大道上馳騁,也可以獨辟蹊徑,去領(lǐng)略另一番別樣的水月洞天,我想這也許就是文學的魅力?!秳游锴f園》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文學的視角去透視法理學思想,自是妙不可言,但如何將這珍饈分食之于眾人,我想那又是另一門學問了。(作者單位: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旭東.韋伯與文化政治[M].讀書,2003(5):3.
[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28.
[3]潘一禾.小說中的政治世界—喬治·奧威爾《動物莊園》的一種詮釋[J].寧波大學學報.2008(3):30.
[4]張志娜.自由的光輝—梳理喬治·奧威爾《動物莊園》及《1984》[J].大學英語.2010(3):125.
[5]喬治·奧威爾.動物莊園[M].張毅,高孝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6][美]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252.
[7]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4.
[8]鮑東梅:小說《動物莊園》評析[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