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紅
開展班級工作,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處理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全面而有針對性的教育,班主任經(jīng)常運用的方法就是談話。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教學藝術首先是說話的藝術?!闭勗捠前嘀魅闻c學生溝通情感,對學生實施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班主任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總結(jié)和學習,我總結(jié)出了班主任與學生談話應大致遵循一下的幾點要求:
一、談話要以理服人
當今社會是獨生子女的時代,父母視孩子為掌上明珠,任性、傲慢的“小皇帝”們是時代造就的,他們本身沒有過錯。然而,這一事實卻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心理脆弱、受不得批評,教師稍有言辭觸動,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甚至對抗教師;他們?nèi)鄙儇熑涡?,很難理解教師的苦心?!耙篮⒆邮遣粫室庾鰤氖碌模绻逃哂舱J為孩子有這種意圖而蓄意干不良行為,這就是教育上的無知。這樣在教師竭力砍掉劣根的同時,把所有的根都砍掉了。結(jié)果使童年時代生機勃勃的幼芽枯萎了?!碧K霍姆林斯基的這段話,值得我們每個班主任深思。因此,班主任與他們談話時,一定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談話要入情入理。唯有入情,方能動人,唯有入理,方能服人。學生是通情達理的,關鍵看老師是否運用情和理。你有情他就通情,你有理他就達理。下面的幾句話看似有理,老師常常掛在嘴邊,其實想想完全不合情理,是老師的忌語:
1,我這樣做都是你們好?。ㄔ竭@樣說,學生越反感,似乎他們要感謝你的恩賜,他們會討厭你!
2,下不為例(說這句之前,一定要記錄好犯錯誤的學生,一旦下次再犯錯誤,一定嚴懲不貸,否則你會失去威嚴和信任。)
3,你是班干部我不忍心懲罰你但必須懲罰你?。▽W生犯錯誤必須一視同仁,班干部也不例外,沒必要解釋。解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表現(xiàn)。我們應該用行動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公正,而不是掛在嘴邊?。?/p>
4,學習是為了你自己。(都知道現(xiàn)在學生的壓力大,學習并不是完全為了自己。激勵學生的話很多,這句效果差?。?/p>
5,下次誰再犯錯就停課。(對于管理學生來說,一刀切的紀律是行不通的,一視同仁,但是懲罰的手段和措施要因人而異。)
二、談話要注意場合
作為班主任,經(jīng)常要與學進行個別談話,因此,談話的時間、地點、場合,對談話的效果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時間地點場合選擇不好,有時談話效果適得其反。在表揚學生時,特別是一些學習困難生在學習上稍有進步時,可在公開場合給予表揚激勵,以喚起其自尊心、上進心。批評學生則不宜在大庭廣眾之下“殺一儆百”,而要選擇適當場合和時機單獨談話,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教師批評。對一些在公眾場合不得不制止的行為也千萬要注意談話委婉含蓄,或旁敲側(cè)擊、或巧妙暗示,既不傷其自尊又讓其易于接受。對那些性格比較內(nèi)向膽小的學生,在辦公室里談話效果可能不會太好,他們會非常緊張,可能根本不是在雙方互動地“談話”,而是他們在單向地“聽話”。而對那些頑皮、經(jīng)常在辦公室挨訓的學生,還在辦公室里談話,效果更差,任你“苦口婆心”,他總是這耳朵進,那耳朵出。對這些特殊個性的學生,最好先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或?qū)剐睦恚缦扰c他一起在操場上活動或玩耍,然后在路上或校園里與他做較隨意的談話,效果就會好得多。
三、談話要善于捕捉時機
只有善于捕捉教育學生的最佳時機,才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點滴進步時,要及時與其談話并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其總結(jié)經(jīng)驗、鞏固優(yōu)點。當學生的不良行為剛剛露頭時,也要緊緊抓住時機,及時找其談話,進行明辨是非、詳陳利弊的教育,遏制不良行為的發(fā)展;當學生被人誤解受到委屈時,班主任要以理解、同情的態(tài)度幫助其分析前因后果,指導其言行并幫助挽回局面,使他得到客觀公正的對待;當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班主任要及時肯定其已付出了努力,然后引導學生找出失敗的原因,幫助其及時補救,鼓勵其走出困境。
四、談話要注意對象
俗話說“百人百性”,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各異的生活經(jīng)歷,造就了學生們不同的脾氣性格。教師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接受能力,因人而異地采取不同的談話方式進行教育,才能使談話收到最佳效果。對于性格豪爽的學生,談話宜直截了當,不必迂回周旋;對于性格內(nèi)向而又自尊心強的學生,要循循善誘、委婉含蓄,不可疾風驟雨;對于有惰性、依賴心強的學生,語氣可以較激烈些,但不可諷刺挖苦;對于盲目自大、自我覺悟性差的學生,談話時宜采用參照對比法,即借助他人的經(jīng)驗、教訓,運用對比方式,指出其存在的缺點,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對于脾氣暴躁、性格倔強的學生,宜采用商討式談話法,營造一種友好、平等的談話氛圍。
一個合格的班主任老師,應該是學生的“良師”,更應該是學生的“益友”,講究談話的藝術。只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