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蘭
【摘要】本文結(jié)合語文課堂教學實際,著重討論了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溫情的幾個方法:要學會親切地與學生問候;要做到溫和的對學生提問;課堂上要師生互動;給學生選擇作業(yè)的自由;教師要對學生做出客觀、民主的評價。從不同角度、不同側(cè)面為我們剖析了上語文課的方法與技巧等。//www.xzbu.co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溫情;師生互動
多年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讓我感悟到充滿人文氣息的課堂氛圍是多么重要。它能營造一種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為教師順利進行教學創(chuàng)造積極的條件,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探究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情感、增強思維等,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營造溫情的課堂呢?我有幾點看法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教師要學會親切地與學生問候
每一堂課的開始都是先通過學生與老師的問候來建立感情的。以往的上課問候形式是:師:“上課!”班長:“起立!”師:“同學們好!”生:“老師好!”班長:“坐下!”這種公式化的問候形式顯得機械、呆板,顯得毫無生氣、應付了事。如果在上課開始時結(jié)合學生實際和即將要上課的內(nèi)容與學生進行適當即興地“閑聊”幾句,通過這種閑聊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親切地問候。這樣對安定學生情緒,融洽師生關(guān)系、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很好地進入課堂是大有好處的。
二、教師要做到溫和的對學生提問
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手段是提問。如果我們總是用命令式的語氣進行生硬的提問(如“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是什么?”),或?qū)W生的提問作出生硬、粗暴的回答(如:“不,你錯了,正確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就顯得缺乏親和力,學生在情感上就與教師拉開了距離,表現(xiàn)出一味地從眾與退縮,他們多半會以模式化或機械化的方式來服從與迎合教師的“指令”。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又怎能提高交際能力、語文素養(yǎng)呢?更不用說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了。
因此,教師提出問題時對學生態(tài)度要溫和。例如問:“這個問題你是怎樣理解的?你有什么看法?”其聲調(diào)表情都要像日常說話,而不應是審問。學生回答時,教師可適時運用鼓勵性語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薄澳愕拇鸢负苡袉l(fā)性?!薄澳阏姘?!“)或適時地插話,進行圓場和啟發(fā)。這樣做是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減輕被問學生的緊張感。教師提問的技巧在于保證學生能夠回答并樂于回答。
三、課堂上要師生互動起來
要想營造師生互動的課堂,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勇于參與課堂教學,是建立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前提,也是課堂教學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讓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使學生的身心和諧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我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教導學生:教師不是萬能的,教師也會犯錯誤;在很多方面,同學們并不比老師差。例如在電腦方面,我就要虛心向你們學習。在這種真誠坦率的學習氣氛中,教師非但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會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意。
此外,教師也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潛力。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創(chuàng)設讓學生有話愿說的情境。對于某一問題,只要能擺出充分證據(jù),完全可以各抒己見、自由發(fā)揮。有時學生的討論超出了教學范圍,有時甚至影響了教學進度,也應該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師看來是幼稚的,荒謬的。我們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在教學中,我深刻地體會到:課堂討論能使學生逐漸進入樂學、會學、善學的境界。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溫馨、活潑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使每個學生的智慧潛力、個性特長都能在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得到發(fā)揮,讓學生樂學。
四、給學生選擇作業(yè)的自由
我個人認為不論是那種作業(yè)形式,都會使學生不堪重負,挫傷其學習積極性,從而產(chǎn)生反感和厭學情緒,最終使得課堂被破壞,教學環(huán)境被人為地惡化。不同層次的學生被統(tǒng)一要求的大量作業(yè)所累:成績好的學生因覺得簡單不必要而厭做,成績差的學生因覺得太難、做不出而不做,教師卻又因?qū)W生沒能按要求完成任務而不悅,良好的課堂氛圍也就沒有了。教師應當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用商量式的辦法為學生推薦作業(yè),根據(jù)所授內(nèi)容,指定一些分量或難度有所不同的題目由學生自由選做。教師需精選一些示范題進行講解,做些必要指導即可。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講,要求學生所做的看、聽、說、讀、背等軟性作業(yè)。因其檢查難度大,學生也因其“軟”而“欺軟”。理想的做法是:引導他們自覺而又興趣盎然地去聽、說、讀;可以通過自由組合、自由改編所學內(nèi)容并上臺表演來鼓勵學生主動交際、交流,從而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五、教師要對學生做出客觀、民主的評價
小學生表現(xiàn)欲很強,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認可。教師的評價不是教學目的,而是一種教育學生積極向上的手段。評價的結(jié)果應有利于學生自信心和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教師不恰當?shù)脑u價,會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或抵觸情緒,不利于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因此,要使評價發(fā)揮應有的教育作用,引起學生的良好反響,就應注意:1、讓學生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接受評價。學生的準備過程實際就是學――學會――會學過程。2、要把評價權(quán)力交給學生,使其主宰自己。3、評價標準要多樣化、層次化。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我教育、自我評價,為學生個性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圍。
當今社會,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在課改浪潮的沖擊之下,對教師的課堂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所以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要多運用智慧,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著溫情。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課堂,才會既幸福著我們的孩子,也愉悅著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