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東 師招云
【關鍵詞】計算;口算;估算
計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小學,計算教學更是貫穿于數(shù)學教學的全過程,可見計算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小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常受到學生的興趣、態(tài)度、意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做計算題時 ,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tài)度,一些計算題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造成的。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對計算教學的價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單純?yōu)榱擞嬎愣嬎?,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繁雜計算,并且把它和新課標中所倡導的生活實際、情感態(tài)度結合起來,要求學生的計算學習活動要從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轉化成一個生動、主動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shù)學.如何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落實到計算數(shù)學的課堂中,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喜歡計算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并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準、快的目的。
講究訓練形式,激發(fā)計算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重視口算教學,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口算錯誤,筆算、估算及簡便計算必然會錯誤.因此加強口算教學,為筆算和簡算教學奠定基礎,是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必由之路.
(一)、加強算理教學,掌握口算方法
1.教會學生口算的算理
口算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在訓練中掌握算理、算法,不是僅靠重復機械性的訓練,為口算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2.讓學生學會敘述算理
讓學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之后應安排相應的口算練習,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過程,以加深對口算算理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口算方法
教學口算時,啟發(fā)學生通過思考,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最后,通過比較,找出適合自己的口算方法.
(二)、抓好口算訓練,促進能力形成
口算訓練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成,也可以使學生的記憶力獲取信息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從而提高數(shù)學質量高,而且學生學習教學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應每天每節(jié)課,用3-5分鐘進行口算訓練,做到每天練習口算,節(jié)節(jié)練習口算,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同時教師對訓練內容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可以直接筆答,即手頭有一張口算紙,規(guī)定時間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也可以視算,即老師出示一題目,學生看著題目寫出答案;還可以聽算,即老師只報題目,學生說出答案.真正做到“曲不離口,拳不離手”.
針對小學生只喜歡做簡單的計算題,不喜歡做或做不對稍復雜的計算、簡算等題目的弱點,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思維障礙,克服影響學生正確計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過各種方法進行練習,如:“趣題征解”、“巧算比賽”、鼓勵學生一題多解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
三、筆算是關鍵,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筆算是計算的關鍵,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的計算和簡算,這部分一內容是學生們特別容易出錯的,稍微不細心,就有可能打錯一個小數(shù)點、少寫或多寫一個零等等這些錯誤。針對這一問題,我在班里開展利用隔天一次的專項計算比賽訓練學生的筆算能力。訓練時間為半小時,訓練任務是完成3道筆算題,3道簡算題。學生們在規(guī)定的半小時里完成,如果每次全對,累積五次,將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這樣的訓練前兩次的訓練效果不盡人意,滿分的不多,但后兩次的訓練結果讓我很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們的筆算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正確率也提高了很多,從滿分寥寥無幾上升到一個班有三十幾名學生都取得了滿分的成績,這樣驚人的效果,讓我感到非常的驚喜和快樂。由此證明,學生們的這種筆算訓練是非常有效,也是切實可行的。
四、注意速算與巧算
速算與巧算,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簡便運算,簡便方法的正確運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題速度,另一方面還能夠讓解題變得簡單,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可以單獨進行速算與巧算的訓練,教師先教一部分基本定律,讓學生解答問題,在例一些計算題,讓學生找到合適的簡便方法。這就需要學生對基本的運算定律掌握清楚,尤其主意其適用范圍。如乘法有分配律,但除法是沒有的。這就需要學生先將除以一個數(shù)變成乘以其倒數(shù),在運用分配律進行計算。
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計算錯誤,從現(xiàn)象來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兩個方面:一是由于兒童的生理、心理發(fā)展尚不夠成熟,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又有助于身心的發(fā)展。從小養(yǎng)成的好習慣,讓你受益一生。因此,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讓學生養(yǎng)成抄完題檢查的習慣;計算結束用估算方法快速驗算的習慣,結合題意回頭看的習慣等等,這些都是提高練習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養(yǎng)成良好審題習慣
在教學中,我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要求他們計算時要認真而仔細。除此之外,我還給學生一些方法。如:計算的檢查方法,我總結了以下幾條:一對抄題,二對豎式,三對計算,四對得數(shù)。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思。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則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學生按照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計算有了初步的保證。
(二)、養(yǎng)成良好書寫習慣
班級中的學生的態(tài)度存在明顯差異,有的學生連書寫都不規(guī)范,經(jīng)常將“3”寫成“5”,“1”寫成“7”等,我便通過讓他們去練字等手段來盡可能地使他們的書寫令人“看得懂”,做到少抄錯題、不抄錯題。
(三)、養(yǎng)成良好檢驗習慣
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做到能口算的盡量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自覺地用草紙本,進行豎式計算,并要養(yǎng)成檢驗的好習慣。要給學生知道檢驗的方法,一般可以運用四則混合運算的關系來檢驗,還可以靈活地運用一些檢驗方法,如方程的檢驗則可用代入法。
老師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計算習慣時,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統(tǒng)一辦法與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
綜上所述,在計算教學中,不僅重視情境設計,還要注重計算方法、技巧、速度及口算能力等基礎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