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川
【摘 ? ?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進步,對教育事業(yè)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地增加。高中是學生成才的關鍵階段,而班主任在高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對學生人生觀和價值硯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則主要針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班主任 ?教學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81
班級作為學校中最基層的學生集體組織,也是學校教學管理中最基礎的教育教學單位。班主任有別于任課老師,是全面負責班級教學管理工作的教師,在班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在教學管理過程中能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建設
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中,需要樹立起威信,才能夠不斷加強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作為一名教師,其威信主要來自于教師自身豐富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備這種高素質的班主任,才能夠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在加強班主任自身素質建設方面,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來進行。
(一)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變得越來越廣泛,教師的傳授已經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教師想要獲得學生的信任與愛戴,就需要依靠自己淵博的知識,因為沒有真才實學的教師是無法獲得學生信服的。所以,作為班主任教師,不僅要能夠熟悉掌握自己承擔教學任務的學科的知識,同時也需要對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不斷的學習和充實,而且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教學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
(二)加強師德建設
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要執(zhí)行者就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班主任為人處事的作風和態(tài)度,會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學生,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加強師德的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通過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影響,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和依賴,并且愿意注重模仿教師的言談舉止,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二、實行科學的管理策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新課程改革需要全體教師熱情參與,班主任更是要全心實踐。班主任練好“內功”是班級管理的先行條件,改變長期形成的應試教育觀念,采用新的教學管理策略,也是班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一)培養(yǎng)學生生存和競爭意識
當今社會發(fā)展迅速,高中生正處在思想逐漸形成的青春期,將會遇到許多不可預見的危險和生存問題。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生存和自救本領就變成高中教學階段一門必修課。從這個角度來看,班主任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各個方面、多種方式加強和培養(yǎng)高中生的生存意識??梢哉归_在課程任務不繁重的高一開展生存技能教育課,在校園內外安全、日常生活、自然災害、野外生存和社會安全等多個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實用的教育。
在競爭意識方面,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比如班干部的選擇就不再是“任命制”和“終身制”,而是通過競選的方式實行常務學生領導制和值日干部職。除了班干部的競選,還可以組織一系列具有競爭意識的比賽,
比如:演講比賽、辯論賽、籃球賽、歌唱比賽等。也可以促成各小組、各學科組之間在學習上、思想上的競爭,使學生在這種公平、公正、公開的環(huán)境里展現(xiàn)自我風采,提高自身組織紀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和自主意識
在過去的學習中,高中生都是在應試教育填鴨式的教學中成長起來的,參與意識和自主意識不強,這種“被教育”習慣的養(yǎng)成,是弊大于利的。班主任對學生管得過多過死,極容易使學生養(yǎng)成過強的依賴性,缺少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長此以往,參與意識和自我意識更趨薄弱。
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把握班級工作的發(fā)展方向,制定班級長遠目標;通過精選的方式組建一支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由此增強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協(xié)調全體學生關系,形成和諧的班級氛圍。班主任還要以多樣化的班級管理措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把一些班級中的具體事務交給學生來做,引導學生參與班級工作,使學生逐漸培養(yǎng)和鍛煉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新課程改革將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最終的培養(yǎng)目標。高中階段是學生在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因此,在高中課堂開展教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尤其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作為班主任,應當在注重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情況,因材施教的進行愛好和特長教育,從中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班主任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人手,逐漸把創(chuàng)新意識滲透到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生活中去。其次,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營造出一個創(chuàng)新的氛圍,組織學生開展專題討論,宣傳高中生科技創(chuàng)新事跡,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把創(chuàng)新意識貫穿到整個教學管理當中。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創(chuàng)新活動,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此發(fā)散學生思維,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三、關愛學生,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高中班主任的教學管理工作,應當從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開始。班主任要從內心深處關愛學生,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保持一顆熱愛和負責的心,進行教學管理工作。教育活動需要直接面對學生,也就是需要面對生命,而每個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因此,班主任要本著提升學生生命質量的出發(fā)點,對每個學生個體進行關注,使學生能夠從學習和生活中真切的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愛。當然,我們也應當認識到,關愛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F(xiàn)在的學生,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不合適的溺愛,而使得他們在新性格上存在著一些弱項,在與人的交流過程中產生一些障礙。針對于此,班主任教師就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找到與高中學生溝通最有效的方式,并且得到他們的信任,才能夠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進而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使得教學管理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四、結語
班主任教師應當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并且處處關愛學生,通過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進而促進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玉爽.談班主任“以人為本”的外在特征[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5).
[2]謝玉勝:《談班主任在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