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文
【摘要】戲曲是中國的一門歷史悠久的表演藝術。程式化是戲曲表演的明顯特特征,技巧性是作為戲曲藝術表演的重要體現,是戲曲表演者塑造人物的藝術素養(yǎng)和必備手段。在戲曲中,唱、念、做、打是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培養(yǎng)戲曲表演者素養(yǎng)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本文指出了技巧性是培養(yǎng)戲曲表演者素養(yǎng)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并且詳細分析了如何提高和培養(yǎng)戲曲表演的技巧性。
【關鍵詞】戲曲表演;素養(yǎng)和技能;技巧性
中國的戲曲表演世界有名,從古至今戲曲表演就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千百年來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的開發(fā)和演繹,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隨著對戲曲研究的深入,如今,戲曲的表演模式和表演的技巧已經非常的嫻熟,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戲曲表演有其獨特的技巧性特征,是培養(yǎng)戲曲表演者良好素養(yǎng)和高超技能的重要手段,在戲曲表演中,技巧性的特征是塑造戲曲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的重要表現。作為戲曲表演者,應當充分理解并掌握戲曲的程式、技法、舞蹈詞匯和音樂詞匯,才能從根本上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同時,這也是培養(yǎng)優(yōu)秀戲曲表演者素養(yǎng)和技能的基本功。
一、戲曲表演技巧性的含義
戲曲表演中,關于技巧性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從狹義的方面來看,戲曲表演的中的技巧性指的是演員在戲曲表演中所發(fā)揮的難度系數較大的技巧,如翎子、水袖、翻跌等。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戲曲表演的技巧性有包括樂隊伴奏組成的聲音系列,演員的行腔念白以及舞蹈式所編排的動作系列等多種手段和表現形式,這些都包含著高度的技巧性。
二、戲曲表演技巧性的重要意義
戲曲需要按照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舞臺的實際情況,使用自己的表演技巧達到表演的規(guī)范性以及人物性格的統(tǒng)一性,戲曲表演者需要把握好這些技巧,并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塑造出人物形象。在表演過程中,演員是以自身的演繹技巧為基礎,在自己理解人物的基礎上對人物加以刻畫和塑造。因此,好的演員除了掌握戲曲表演的基礎外,而且還會對生活中的很多事物有著獨到的見解,并在此基礎上對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加以刻畫,從而塑造更加豐富的戲曲人物形象。
戲曲又是一門把虛構故事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在舞臺上的一門藝術,對于觀眾來說,對戲劇的觀看,既有一種情理之中又有在預料之外的感覺,這就要求演員有非常豐富的技巧。之所以有名角和普通演員之差別,也在于戲曲演員對人物的理解,只有扎實的戲曲技巧和一定的經驗積累,才能讓演員展開想象,把戲曲人物形象塑造的有血有肉,活靈活現。
三、如何通過戲曲表演的技巧性來培養(yǎng)戲曲表演者素養(yǎng)和技能
戲曲中最基本的技巧有唱、念、做、打,這些技巧是培養(yǎng)戲曲表演者素養(yǎng)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1,發(fā)揮“唱”腔,用聲音來訴說情感
“唱”指的是戲曲表演中的唱腔,也是塑造戲曲表演中人物形象最主要的表演藝術和技巧手段之一,同時它也與其他技巧相互依存和映襯,為塑造人物提供更好的幫助。對于唱的劇種,少則幾十句,多則上百句,科學的發(fā)聲、用聲方法和高度的吐字潤腔技巧是培養(yǎng)戲曲表演者素養(yǎng),提高技能的重要手段。不同演員對戲曲藝術的了解和掌握以及理解各不相同,而且也有各自的表演技巧,因此對于戲曲中同一角色的唱法和處理技巧也大不相同。其次唱腔會造成流派劃分的區(qū)別,不同的唱腔造就不同的戲曲流派,演員的自身條件如行腔習慣和嗓音條件等也是早就不同戲曲流派的重要條件。因此,戲曲表演者應當結合自身條件來加強戲曲中關于“唱”的技能。
2,抓住“念”白吐字和節(jié)奏,表達情緒
“念”指的是戲曲表演中對于音樂性的念白,是通過與唱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來表達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藝術手段之一。在中國的戲曲表演中多數借用念白來表現人物內心思想和情緒,如《秦雪梅》中的祭文念白,通過祭文的字句來表現戲曲人物秦雪梅的性格和情緒,彰顯出了生動的人物形象。一般來說,念白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民間的各種方言為基礎,和生活語言所接近的“散白”另一個是指韻律化的“韻白”。無論是散白還是韻白,戲曲表演者經過藝術的加工和提煉,使其接近與朗讀,并且具有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念起來也鏗鏘有力,樂律十足。同時,戲曲表演者還可以將唱和年做適當的編排和組合,并且協(xié)調配合,從而使其成為表達角色情感的重要形式。在念白的技巧中,戲曲表演者通過對口齒力度和亮度的把握,并妥善處理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節(jié)奏的強弱和快慢,從而提高表演素養(yǎng)和技能,使其做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3,利用肢體語音動“做”,表現人物特征
“做”指的是戲曲表演中的形體動作和舞蹈動作,也是戲曲區(qū)別于其他表演藝術和表演形式的重要標志。在戲曲表演中,“手、眼、身、法、步”是五法,生、丹、凈、末、丑等行當也各有自身的規(guī)范技巧。一個戲曲表演者要想培養(yǎng)良好的素養(yǎng)和技能,表演好的戲劇就應當從小開始訓練手、腿、腰、臂、頸、頭等基本功。除此以外,戲曲表演者還應當根據戲劇中的人物要求來著裝,依據戲劇情節(jié)來表現,仔細揣摩戲劇人物的形象特征,通過靈活運用所具有的程式化的舞蹈動作和詞匯來突出人物年齡、身份和性格上的特征,以便更加生動形象的表現人物。
4,結合武術散“打”提高表演技能
“打”指的是戲曲表演中的翻跌和武術方面的技藝,它主要結合生活中格斗場面的進行提煉和總結,也是將傳統(tǒng)武術舞蹈化的結果。戲曲表演中的打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把子功”就是獨舞或者使用兵器進行對打。另一類是“毯子功”主要是指在毯子上進行的跌、撲、翻、滾等技藝。對于戲曲表演者來說,旋子、拿頂、刷刀花、小翻、?;屖浅鯇W者必須要掌握的基礎技能,需要勤學苦練才能培養(yǎng)出高超的技能。技術功底作為創(chuàng)作的素材,戲曲表演者要培養(yǎng)良好的戲曲素養(yǎng)和技能還要善于靈活運用難度系數較大的表演技巧,以便更加準確的凸顯人物的精神氣質和面貌。
四、結語
通過以上技巧的熟練和掌握來培養(yǎng)表演者的素養(yǎng)和提高技能,從戲曲劇情和角色特征出發(fā),在運用表演技巧的同時注重人物性格的分析,這樣才能更好的把握角色情感。總的來說,只有注重戲曲表演中的技巧性,結合自身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才能使戲曲表演者刻畫出更加生動形象,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進而深化主題,增強人物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李玲. 淺談戲曲表演的技巧性[J]. 戲劇文學,2010,(07):80-81.
[2]李如藝. 漫談戲曲表演的技巧[J]. 藝術殿堂,2010,(10):64-65.
[3]詹俊芬. 關于戲曲表演藝術技巧[J]. 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11):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