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CPI和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都是反映經濟運行情況的重要指標,本文以2001年1月—2014年9月的CPI和宏觀經濟景氣指數數據為研究對象,對二者進行相關分析、協(xié)整檢驗及誤差修正。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宏觀經濟景氣指數是CPI變動的格蘭杰原因,兩者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且短期內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對CPI的影響小于長期。
關鍵詞:CPI;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相關分析;協(xié)整檢驗;誤差修正模型
一、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的互動關系
CPI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英文縮寫,它通過度量一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務價格,來反映居民購買并用于消費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情況,從而表明一國一定時期內物價總體水平的平穩(wěn)程度。在國民經濟宏觀調控中,CPI被稱為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
宏觀經濟景氣就是指一個國家宏觀經濟運行的狀況。宏觀經濟景氣指數把經濟運行的狀態(tài)分為5個級別,“紅燈”表示經濟過熱,“黃燈”表示經濟偏熱,“綠燈”表示經濟運行正常,“淺藍燈”表示經濟偏冷,“藍燈”表示經濟過冷,以便國家實施綜合調整政策和措施。
CPI與宏觀經濟景氣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宏觀經濟是影響價格水平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宏觀經濟的景氣狀況直接決定一國的價格水平,而價格水平的持續(xù)變化影響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制定,從而對宏觀經濟景氣產生影響。
二、CPI和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的選取。2001年,我國對CPI的編制方法進行了重大修改,采用了新的計算公式,增加新的商品和服務項目。因此本文數據選取2001年1月—2014年9月CPI的月度數據和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預警指數(YJ)的月度數據共165組數據進行分析。我國預警指數(YJ)和CPI的走勢圖如圖1所示。
(二)相關分析。為了分析說明CPI與宏觀經濟的關系,我們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的時期滯后和超前,分別計算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的相關系數。如果CPI與當期和滯后期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相關程度大,說明宏觀經濟對CPI的影響較大;如果與超前期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相關程度大,則說明CPI對宏觀經濟的發(fā)展情況起到了先導作用。
由表 1 可知,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并且CPI與當期和滯后期YJ的相關程度顯著大于超前期,說明宏觀經濟對CPI的影響較大;相關分析的結果表明,CPI變化趨勢并沒有脫離整個宏觀經濟的發(fā)展,其變化趨勢與宏觀經濟具有一定的相關性,CPI的下降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的下行有一定的相關關系。
(三)長期均衡分析。在計量經濟學中,協(xié)整模型是描述變量間長期均衡關系最有效的計量模型。因此,我們采用該模型判斷我國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之間是否滿足長期均衡關系。
1. 數據的平穩(wěn)性檢驗。時間序列平穩(wěn)性檢驗目前最常用可靠的現(xiàn)代方法就是單位根檢驗,因此首先使用ADF檢驗法,判斷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時間序列的平穩(wěn)性,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見,我國CPI與宏觀經濟景氣預警指數(YJ)數據是不平穩(wěn)序列,但在一階差分情況下是平穩(wěn)的,表明兩者均為一階單整序列,因此在同階單整的情況下可以檢驗二者之間是否具有協(xié)整關系。
2. 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在建模過程中有必要確定一個變量的變化是否為另一個變量變化的原因,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提供了這樣一種檢驗方法。
檢驗結果表明,滯后期≤5期的情況下,CPI與預警指數之間互為格蘭杰原因。但在滯后期為6,5%的水平下,預警指數的變動是CPI變動的格蘭杰原因,但CPI變動并不是預警指數變動的格蘭杰原因,結合相關分析的結論綜合判斷,宏觀經濟對CPI具有十分明顯的決定作用,而CPI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弱。因此在建立協(xié)整方程的過程中確定CPI為因變量,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即預警指數為自變量。
3. 協(xié)整方程的建立。由于CPI與預警指數都是一階單整,它們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長期穩(wěn)定的均衡關系。本文選擇EG兩步法進行協(xié)整檢驗。首先利用OLS對模型進行回歸估計,然后對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如果殘差序列為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則表明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且回歸系數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所得方程為:
CPI=92.71+0.0984YJ
對協(xié)整回歸方程的殘差e進行單位根檢驗,所得結果見表3:
表3顯示殘差e在單位根ADF檢驗中小于顯著水平5%上的臨界值。因此變量CPI、YJ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方程表明,我國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即預警指數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的協(xié)整關系表明,宏觀經濟景氣指數每變動1%,CPI就變動9.8%。
三、結論和建議
通過對我國2001年1月—2014年9月的CPI和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相關分析與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表明,CPI與當期和滯后期的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的相關程度顯著大于超前期。當滯后期≤5期,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之間互為格蘭杰原因,但在滯后期為6,顯著水平為5%的情況下,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之間是單向因果關系,即宏觀經濟景氣指數是CPI變動的原因,但CPI不是宏觀經濟景氣指數變動的原因。因此綜合兩個檢驗來看,宏觀經濟對CPI的影響具有決定作用,即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的變動是CPI變動的原因。
協(xié)整檢驗顯示,CPI與宏觀經濟景氣指數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宏觀經濟變動可以解釋我國CPI的變動,兩者之間呈正相關關系。我國宏觀經濟景氣指數出現(xiàn)偏冷預警的主要原因在于工業(yè)生產指數過冷造成的,工業(yè)生產指數是衡量制造業(yè)、礦業(yè)與公共事業(yè)的實質產出。因此針對我國工業(yè)生產指數過冷提出以下建議:
我國提出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以工業(yè)化促進信息化,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huán)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fā)揮的新型工業(yè)化道路。當前需要摒棄制造業(yè)僅僅是“生產商”的觀念,在信息化和服務化的融合背景下,制造業(yè)企業(yè)同樣是發(fā)明設計商、市場營運商、服務提供商。相關部門應組織開展制造業(yè)服務化專題研討,研究制定發(fā)展方向,協(xié)助企業(yè)進行創(chuàng)新。(作者單位:吉林財經大學統(tǒng)計學院)
參考文獻:
[1]田成詩.我國房地產價格與宏觀經濟景氣關系實證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9(7)
[2]劉國東,喬忠.我國房地產業(yè)與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互動研究[J].學術探索,2013(3)
[3]馬敏娜,郭麗環(huán).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與消費的長期均衡及短期波動的實證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3)
[4]許光建.經濟學與價格學基礎[M]中國市場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