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水英
【摘 要】 隨著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啟發(fā)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生并且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的知識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提升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實效性。
【關鍵詞】 高中政治;新課改;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0-01
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所以新課改下有效教學應興趣當先。新的教育理念呼喚政治學科教學要徹底改變學生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也是新課改的一個重大突破。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把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探究、研究顯現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才能適應高中政治的教育教學工作、避免低效或者無效教學呢?現淺淡一下自己的幾點小小的體會:
1、改進教學方式實現教學目標
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面臨的困惑還表現在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更好地駕馭課堂的能力。許多教師仍沒有從課程內容的傳授者中解放出來。教師要走出這些困惑,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1.1教師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無疑是推行新課改,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克服過去那種”只顧耕耘不管收獲”的教學方式,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問卷式,互動式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1.2教師要建立起新課程、新觀念下的教學方式。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新觀念,深刻地影響并引導著教師教學實踐的改變,教師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而應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新課程內容綜合性強,應注重政治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有機聯系。培養(yǎng)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等等,這些都要求并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
1.3教師要樹立“大課堂”觀念,開辟政治課堂新天地高中政治,是一門綜合性大、社會性強、開放度高的學科,從國內到國際,從經濟到政治、從文化到哲學,涵蓋面廣。不把政治課教學從課堂、教材延伸到課外,政治課教學就沒有生命力,就不能充分發(fā)揮其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
2、用案例激發(fā)興趣,調動學習政治的情感
2.1案例說話,以問題啟發(fā)誘學。一次給高一學生上第一節(jié)課,首先在黑板上寫出“貨幣”兩個大字,微笑著問其含義。當學生們面面相覷的時候,老師親切地說:“同學們你們了解貨幣有什么神奇嗎?”“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經濟生活中,都離不開貨幣。請同學們請舉出你們每天對貨幣神奇的實例。”正當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我不失時機的說:這堂課我們一起來揭示貨幣的神秘面紗,那么我們?yōu)槭裁从胸泿拍苜I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內?譬如我用380元錢就能購得一輛自行車,7800元能買一臺電腦,說明貨幣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兩樣商品所使用的貨幣數量不同呢?這時候我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有個組組長給出答案,老師教學適當的點撥。通過案例教學教學,學生看的見,摸的著,這樣把抽象的貨幣的概念與具體,真實的東西聯系起來,這樣的教學,學生想學,而且要學,學得好,甚至快樂的學,幸福中接受了知識,這樣政治課堂使優(yōu)質的,高效的。
同學們異口同聲:”重——要——”這堂課,激發(fā)了學生們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2.2情感投資,以愛結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崩蠋熆梢岳谜n余時間經常深入到自己所教的班級,像大姐姐一樣噓寒問曖,與學生們一起搞衛(wèi)生、做游戲、侃大山、說故事。
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保持學習興趣
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無私的愛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潤滑劑。我們主張對學生“博愛”,讓愛撒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給后進生、留守學生、父母離異和貧困學生以特別的關愛,這樣才會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以愛心教會學生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身邊的一草一木。在教學活動中,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蹲下來和學生說話,把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實行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也進一步溝通了師生情感,增進了師生情誼。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碧K霍姆林斯基也認為:教師應當始終把引發(fā)學習和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即個性興趣和求知欲擺在首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問題,作為思想政治課來講更為重要。
4、善于利用學生提出的疑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平時上課之前,我們會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并把預習過程中碰到的疑問整理出來;上好新課之后,我們也會叫學生把不懂之處收集起來,在下節(jié)課上課時把它們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上課時,學生肯定會想:這就是我不懂的地方,看其他同學和老師會怎樣解答。課上要回答的問題正是學生心中的疑問,我想學生上課時會認真、自覺地聽課。例如,在講《投資與理財》的內容時,我一改過去枯燥無味的講授,轉化為“你們知道銀行的功能是什么?”講股票時我出示兩段材料:(1)小戴把從銀行的5萬取出炒股三天賺了3000元,一年的利息還不足2000元,(2)劉先生從事金融工作。當股票火爆時他買了股票,但是半年下來股票市值縮水了75%,最夠在巨額虧損下不得不退出股市。問題一:根據上述實例,談談你對股市投資的看法?問題二:股票投資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有何作用?這樣使學生幾乎忘了學習理論的枯燥和乏味,在思考和娛樂的氣氛下學習知識,久違了的學習熱情被重新點燃了。
綜上所述,唯有學生主動去學,才能把知識學到手。多年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扮演著實施者的角色,教師滔滔講,學生默默聽,學生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得不到發(fā)揮。因此,教師要把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要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使政治課堂優(yōu)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