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鐵山
徐芝麟先生作為湖南省和長沙市美術界的資深領導者之一和著名老畫家,人們都尊稱他為“徐老”,但熟悉他的業(yè)內人士都不會用此稱謂。雖然他年事不低,但卻實在難以和“老”字結緣,一貫樂觀、詼諧、活在笑聲里的徐芝麟先生,自然是“青春永駐”了;他的容貌依然是那樣光采煥發(fā),連發(fā)式也留著他歷來的“少年”式樣;他的聲音依然是那樣鏗鏘,而且總是含著一絲時藏時露的笑意;他的思路依然是那樣清晰,講起話來不是三點十二個字便是五點二十個字,扼要地把問題說個明白;連大杯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氣也依然不減當年;更重要的是他的筆力仍然是那樣雄健,且每有新的藝術探索,確實令人嘆服。怪不得他的“歷代名人長壽系列”畫得那樣入情入理,給人啟迪,我想,他應該是得到了歷代長壽名人的真?zhèn)髁耍?/p>
徐芝麟先生的藝術常青之道,首先是得益于他豐厚的生活積累和飽滿的生活熱情。他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畫家,對底層人民的生活實在是太熟悉了,真摯的情感也從中而來,這從他的生活速寫中也可以得到有力的佐證。這些似乎是隨意為之的寥寥幾筆的速寫,畫得如此真實生動、形神兼?zhèn)?,情趣盎然,當然不是光靠繪畫功力所能得到的。豐厚的生活根基,使他的藝術始終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他也是在新中國成長起來的畫家,從解放初期的一個電影院美工小青年,逐步在黨的培養(yǎng)下成為文化部門和美術界領導人和畫家,對新生活自然有高度的熱情,所以他的創(chuàng)作也總是和新中國前進的步調一致,《將軍送子務農圖》《洞庭兒女》都是新中國歷史進程的光采印跡。他創(chuàng)作的領袖題材的作品也是飽含深情的精心之作,《晨曦》《人民的公仆》《高風亮節(jié)》《喜悅》等都畫得樸實、真誠,感人至深。對生活的激情,使他始終保持了旺盛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徐芝麟藝術的常青之道,同時還得益于他對民族民間藝術的認真繼承,他下功夫研究了敦煌和永樂宮璧畫,湖南灘頭年畫,并且把研究的成果注入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去,化為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元素,使他的藝術有了更高的起點。《敦煌舞新姿》系列作品畫得那樣完美,人物造型和用筆、用線、用色都那樣精到,足見繼承的功力。他的《喜豐收·迎新春》把民間年畫的門神轉化為對現(xiàn)代勞動人民的謳歌,既保持了民間藝術語言的純粹,又恰到好處地刻畫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形象和情節(jié),說明他繼承的路子是極為正確的。而且,他的繼承也是博采眾長的,宋代院體畫和明清文人畫也給了他很多滋養(yǎng),他甚至也認真地學習過素描和水彩畫,從而使他的中國畫更為豐富多彩,這從他的水墨系列作品中可以體現(xiàn)。對民族民間藝術的認真繼承,確保了他的藝術得以不斷地提高和前進。徐芝麟藝術的常青之路,也得益于他不斷努力的探索精神。作為一個自學成才的畫家,一方面他要努力苦練基本功,以彌補他學院式繪畫正規(guī)訓練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給他帶來了不受陳規(guī)和教條局限的創(chuàng)作自由和“不信邪”的闖勁。因此,他的畫從未“定型”,總是不斷地、大膽地在變:在繪畫樣式上,中國畫的工筆、寫意,年畫、壁畫、漫畫、速寫,件件皆能;在繪畫題材上,人物、山水、花鳥,都有涉獵;人物畫的對象則從領袖、普通勞動者、歷代名人到神話人物,異彩紛呈。徐芝麟總是不斷地在求新求變,突破自我,使他的藝術歷程永遠不致停滯。徐芝麟藝術的常青之道,還得益于他的政治閱歷和理論素養(yǎng)。他總是能及時地準確地把握時代的精神,保持藝術的正確方向,這在美術界實在是鳳毛麟角了,所以好幾屆全省美術家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都出自他的手筆,作出了另一個領域的歷史貢獻。
徐芝麟藝術的常青之道,當然遠遠不止于此。我只是擇要論述些許,作為理解徐芝麟藝術的入門,并以此表達深深的敬意。祝徐芝麟先生健康長壽,祝徐芝麟藝術更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