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婷(1986.05-),女,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
摘要:葛蘭西的主要理論著作《獄中札記》表達了一種以實踐哲學為標志的馬克思主義觀和革命發(fā)展道路理論。葛蘭西指出,作為現(xiàn)代文化的重要成就,實踐哲學有兩項工作要做:戰(zhàn)勝形式精致的現(xiàn)代意識形態(tài)和教育在文化上還處于中世紀的人民大眾。在葛蘭西的理論體系中,知識分子和群眾是歷史發(fā)展的主體,實踐哲學理論融入到實踐活動上升為階級意識離不開知識分子的引導。人民群眾只有在知識分子的引導下才能團結一致,才能組成強大的革命力量,共同奪取文化意識形態(tài)上的領導權進而實現(xiàn)政治領導權的勝利。
關鍵詞:葛蘭西;實踐哲學;文化
安東尼奧·葛蘭西是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士、意大利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獄中札記》用很大篇幅來論述文化生活問題,詳細的討論了文化在革命變革中、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的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從葛蘭西的人民與知識分子理論、有機知識分子理論及實踐哲學的任務進行探討。指出文化是實踐哲學在理論上的實踐和反應,并闡釋文化的教育作用對于團結人民群眾的重要意義。
一、人民與知識分子理論
(一)人民群眾的大眾文化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討論了人的異化問題,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勞動對象、勞動本身、人的類本質、人與人的關系都產生了異化,使得人不為人,勞動不為勞動,人和社會發(fā)生了全面異化。葛蘭西贊同馬克思關于“異化”問題的闡述,并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人的全面異化是人民群眾大眾文化產生和流行的根源。一般而言,“大眾文化是資本主義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的產物,是少數人利用現(xiàn)代技術、手段人工合成和傳播的面向普通民眾以消費娛樂為主要特征的文化,它有著一種明確的功利目的?!雹?/p>
在資本主義占領市場的情況下,大眾文化成為人民群眾超額完成異化勞動任務以外空余時間的精神“消費品”,在以消費娛樂為主要特征的通俗小說、文學作品等大眾文化的催眠作用下,人民群眾成為大眾文化首要的被催眠者,受害最為深重。依此來看,作為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群眾,不僅要高強度地完成資本家所指派的勞動任務,身體上受盡折磨,工作之余的休息時間又受精神的摧殘。而作為擁有文學素養(yǎng)的文學作家、小說家們,不僅沒有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體恤處在苦難中的勞動人民,沒有發(fā)揮好自己應當發(fā)揮的鼓勵人民、教育人民的積極作用。反而與資本家站在同一戰(zhàn)壕,成為資本家屠殺人民思想的劊子手,用通俗易懂的文學作品對人民群眾進行思想麻痹,使社會毫無生機之象,人民群眾失去個性、缺乏安全感、惶恐不安,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信仰,迷失在資本家編織的謊言里。正如葛蘭西所說:“假若有人問我,西方社會里人們彷徨不安的深刻原因何在,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信仰的墮落,冒險精神的扼殺?!雹谶@皆源于資本主義統(tǒng)治下對社會經濟、思想文化的壓榨和控制。
葛蘭西認為這種在資本家看來呈現(xiàn)出的所謂“秩序合理化”正符合資本主義的階級本性,這一見解也是葛蘭西對馬克思“勞動異化”思想的深化和發(fā)展?!皠趧赢惢毖由鞛槿说漠惢说娜娈惢谴蟊娢幕靡援a生和傳播的社會思想文化根源。
(二)知識分子與人民群眾聯(lián)合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廣大群眾的文化素質是其他領域進步的基礎,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保證。
葛蘭西認為作為擁有先進文化的知識分子,他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理應自覺地與人民群眾聯(lián)合起來,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用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文化教育人民群眾。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指的是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社會主義文化,是能適應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文化。在大眾文化的作用下,人民群眾的思想日漸墮落麻痹,日漸失去信仰,在被剝削生活中迷失方向,作為先進文化代表的知識分子有責任也有義務擔負起教育人民群眾、聯(lián)合人民群眾的責任和使命。葛蘭西強調在黨還未取得革命成果之時和將來奪取國家領導權之后,都要用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和實踐檢驗,具有鮮明時代性和前瞻性的先進文化來指導社會建設,帶領人民群眾共同抵制文化糟粕和外來消極文化,把民族引向光輝燦爛的未來。
(三)實踐哲學大眾化
葛蘭西實踐哲學是完整的、獨立的、創(chuàng)新性的、科學的思想體系,葛蘭西的實踐哲學糅合了馬克思主義相關科學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實踐哲學大眾化是由實踐哲學的實踐本質所決定的,是由實踐哲學所擔負的歷史任務決定的,另外實現(xiàn)黨內民主、實現(xiàn)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lián)系迫切需要在廣大群眾中傳播實踐哲學思想,在意大利國土存在內憂外患的基本國情下更對實踐哲學大眾化提出了殷切期望。
葛蘭西所謂的實踐哲學大眾化的實質是指黨內有機知識分子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和實踐哲學理論來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在人民群眾中廣泛傳播先進文化和進步思想,喚起人民群眾本身所具有的但沉睡許久的民族意識和革命覺悟,用革命思想武裝人民群眾頭腦,使人民群眾自覺加入到奪取革命勝利、爭取民族解放和無產階級自身解放的偉大事業(yè)中來。
實現(xiàn)葛蘭西實踐哲學大眾化不僅是黨的革命任務,更是每一個黨員不可推卸的責任,黨員作為掌握一定知識水平的知識分子,應當仁不讓的主動承擔起這份神圣的職責。葛蘭西提出創(chuàng)作人民文學的建議,他認為知識分子應當利用自己的文化優(yōu)勢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體察民情,通過宣講、談話、培訓等宣傳和教育方式與受難人民群眾進行互動溝通,創(chuàng)作大量貼近人民生活的、反映人民情感的、具有民族性的、現(xiàn)代性的文藝作品,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覺悟,從而樹立崇高的社會主義信仰。
葛蘭西強調的實現(xiàn)實踐哲學大眾化的最高目標在于黨聯(lián)合人民群眾組成強大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通過在意識形態(tài)上統(tǒng)一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思想,在上層建筑領域占領社會主義精神陣地先奪取對國家的文化領導權,進而為奪取革命勝利和國家政治領導權做充分準備。
二、有機知識分子理論
(一)知識分子
葛蘭西的知識分子理論也是受世界矚目的一個學術亮點,美國社會學家卡爾·博格斯認為:葛蘭西“是直接將知識分子問題作為一個理論問題來談論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③關于實踐哲學中的知識分子問題,葛蘭西主要分析了傳統(tǒng)知識分子與有機知識分子兩個概念。他認為,以往的政治家將傳統(tǒng)知識分子理解為:從古希臘柏拉圖時代開始到資本主義工業(yè)化階段以前,以社會分工為基礎的以存粹知識界為代表的從事精神生產的智力勞動者,區(qū)別于作為物質生產主體的體力勞動者,是根據不同的職業(yè)劃分形成的兩個獨立的概念。葛蘭西認為以腦力和智力勞動來劃分知識分子的標準是不準確的,因為存粹的體力勞動是不存在的。在現(xiàn)代社會中,任何一項勞動都是在智力和體力勞動相互配合下完成的,無論是現(xiàn)代還是資本主義工業(yè)化控制社會生產以前,都不能明確的區(qū)分絕對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他提出人人都可以是知識分子,但不是所有的知識分子都能在社會中執(zhí)行知識分子的職能的論斷,傳統(tǒng)知識分子與有機知識分子區(qū)別只在于各自所執(zhí)行的社會職能不一樣,區(qū)分這二者的概念外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二)有機知識分子
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概念,葛蘭西所理解的有機知識分子是“執(zhí)行著特殊社會職能的人”,他們是統(tǒng)治集團的“代理人”,有機知識分子所行使的是“社會霸權和政治統(tǒng)治的下級職能”。葛蘭西的解釋凸顯了知識分子的社會職能,這種意義下的知識分子是代表他們所屬集團的利益和話語權的。
嚴格來說,有機知識分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產物,他們的存在與工業(yè)發(fā)展之間有著緊密聯(lián)系。有機知識分子代表了資本主義大工業(yè)時代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方向,他們是資本主義“集體”的代言人,葛蘭西以是否順應歷史潮流和社會發(fā)展方向來界定知識分子的社會職能,并指出只有順應時代發(fā)展、順應歷史潮流、對社會歷史發(fā)展起促進作用的知識分子才能真正稱為有機知識分子,才能在社會中各階層中占一席之地,才能真正執(zhí)行知識分子的社會職能。葛蘭西所理解的有機知識分子不是傳統(tǒng)的、庸俗的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而是與生產實踐緊密相關的統(tǒng)治集團的“管家”,是代表新思想、代表時代主流、具有獨立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教養(yǎng)的“管理者”。
(三)有機知識分子集團
在葛蘭西看來,傳統(tǒng)知識分子與有機知識分子不應進行嚴格意義的劃分,因為劃分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相對有機知識分子來說,傳統(tǒng)知識分子代表的是存粹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活動者,也就是純腦力勞動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代表文化領域的知識分子和現(xiàn)實生產實踐是兩個完全分離的階層。而葛蘭西所謂的有機知識分子則代表廣大群眾執(zhí)行政治職能,以政黨的形式參與到國家社會活動中,在管理國家公共事務中實現(xiàn)知識分子的價值。
葛蘭西認為政黨存在的三個基本要素即:黨的組織、人民群眾和中間要素。黨的組織,是一種具有強大的、集中的、有紀律的力量的總和,是黨進行各種資源配置的機構,擁有嚴肅、完整的組織系統(tǒng)是政黨成立的基本條件。政黨應有一定的組織系統(tǒng),任何政黨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目標和政治綱領,無論是通過暴力革命,還是通過選舉的方式,都必須首先建立一套較為完整嚴密的組織系統(tǒng)。這是政黨參與國家政治活動的需要,社會團體參與任何規(guī)范性的社會活動,都必須建立一個嚴格的組織系統(tǒng)才能實現(xiàn)政治目標完成政治使命。
葛蘭西認為政黨即是由知識分子組成的社會集團,葛蘭西所理解的有機知識分子不是傳統(tǒng)的、庸俗的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而是與生產實踐緊密相關的統(tǒng)治集團的“管家”,是代表新思想、代表時代主流、具有獨立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教養(yǎng)的“管理者”。那么,這個中間要素只能而且必須由知識分子來擔當。有機知識分子理應被看做是無產階級的領導核心,應該建立一種有效的機制來帶領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讓知識分子發(fā)揮其政治作用。
三、實踐哲學的任務
(一)實踐哲學是現(xiàn)代文化的要素
葛蘭西實踐哲學是現(xiàn)代文化的要素,是最先進的精神文化要素。它包含文化要素的基本成分,即物質要素和精神要素。實踐哲學作為精神文化要素包括政治、哲學、文學、經濟、藝術等各種思想觀念,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人的價值觀念,是精神文化的靈魂。人們在認識與改造世界過程之中,無不是在價值觀念的指導下進行的,價值觀念是人們分辨是非、選擇方向的判斷標準,而價值觀又是在社會群體共同生活中培養(yǎng)出來的,所以價值觀決定著人們以何種形態(tài)組成群體,形成何種群體或團體的價值觀。
現(xiàn)代文化是資本主義大工業(yè)社會以來產生的新文化,是既與傳統(tǒng)文化相對應又與傳統(tǒng)文化相并存的文化概念?,F(xiàn)代文化在一個國家中所占民族文化的比重,體現(xiàn)著這一民族的文化發(fā)展水平,甚至是整個民族的發(fā)展水平。葛蘭西認為,實踐哲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文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實踐哲學不僅是代表本國最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代表黨和國家的精神的文化力量,更是帶領民族取得進步,帶領國家走向富強的政治力量?,F(xiàn)代文化在時代大背景下迅猛發(fā)展,對于現(xiàn)代文化即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這就要求有機知識分子加強自身能力,積極推動實踐哲學在廣大群眾中的傳播和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現(xiàn)代文化水平,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提高現(xiàn)代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比重。
(二)實踐哲學任務之成立獨立的知識分子集團
葛蘭西認為有機知識分子是無產階級政黨的代言人,而無產階級政黨是培育有機知識分子的長效機構,是培養(yǎng)無產階級革命者和社會建設者的文化集團。知識分子集團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黨在文化形式上的表現(xiàn),無產階級政黨是一個代表先進生產力、代表先進政治經濟文化的組織。無產階級政黨的核心價值觀是共產主義,而有機知識分子的巨大作用就是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建立自己的科學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全社會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人民大眾沒有與生俱來的價值觀念,因而必須有一個中介來幫助人民群眾形成科學的價值觀,有機知識分子恰恰擔當了這一職責。
(三)實踐哲學任務之教育文化落后的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作為國家中人口比重最大的群體,在沒有真正組織起來的時候是一盤散沙,是以個體的形式存在著的。葛蘭西強調應該在人民群眾與知識分子之間建立一種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建立一種實踐理論與實踐活動相統(tǒng)一的關系。人民群眾固然是社會歷史的創(chuàng)造主體,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先進的集團或組織的領導,人民群眾就不可能自主地發(fā)揮他們在推進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而知識分子作為先進文化的代表,如果沒有人民群眾的配合,沒有人民群眾做后盾,也無法使其政治價值體現(xiàn)出來,沒法實現(xiàn)實踐哲學的教育人民群眾的作用。
作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代表,知識分子在政黨中的角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無產階級自誕生以來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擠壓和挑戰(zhàn),而在現(xiàn)代社會,生存與發(fā)展更是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知識分子的政治作用就體現(xiàn)在引導人民群眾在工業(yè)化生產的形勢下認清革命形勢和國家發(fā)展方向,幫助政黨奪取意識形態(tài)上的領導權上。只有首先在意識形態(tài)上占據絕對領導地位,才能在資產階級嚴酷剝削統(tǒng)治下建立屬于人民的精神文化,才能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同資產階級進行長期的文化斗爭和思想斗爭,推翻資產階級在思想上的控制,顛覆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統(tǒng)治,進而建立無產階級的代表人民利益的精神文化,從而實現(xiàn)實踐哲學的政治目標,這也體現(xiàn)了實踐哲學的政治實踐的內涵。
從文化批判角度借助文化意識形態(tài)領導權教育廣大人民群眾,企圖通過文化領導權的實現(xiàn)改變實踐主體的行為活動,進而達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改變世界的目的。闡述了文化領導權是奪取政治領導權的有效途徑,文化領導權對實踐哲學引導人民群眾去改變世界的積極作用。(作者單位: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文獲科研項目資助:江蘇大學第12批大學生科研立項資助項目
課題編號:12C021
課題名稱:葛蘭西實踐哲學的整體性及其現(xiàn)實意義研究
注解:
①張汝倫.論大眾文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
②[意]安東尼奧·葛蘭西.獄中札記[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431。
③美.卡爾·博格斯.知識分子與現(xiàn)代性的危機.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68.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意]葛蘭西.實踐哲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3][意]安東尼奧·葛蘭西.獄中札記[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4][意]葛蘭西.獄中書簡[M].田時綱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意]馬斯泰羅內.一個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蘭西的《獄中札記》[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6]衣俊卿.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7][意]朱塞佩·費奧里.葛蘭西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徐崇溫.“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當代資本主義理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9][英]詹·約爾.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鼻祖-葛蘭西[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0]仰海峰:實踐哲學與霸權:當代語境中的葛蘭西哲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11]張汝倫.論大眾文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
[12][美]卡爾·博格斯.知識分子與現(xiàn)代性的危機.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