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兵
摘要:語文學科對于初中生的語言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影響較大,對學生未來學習生涯中的學習能力也有著較大的影響。初中語文是一門知識涵蓋較廣的學科,知識五花八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吃力,這就造成了語文課堂教學枯燥無味,氣氛沉悶,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從而降低課堂學習的效率。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語文學習的難度就會大幅度地增加,不利于學生學習。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手段來改善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保障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對初中語文高效教學進行探討,了解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現(xiàn)狀,并得出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高效教學探討思考
語文是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能力和邏輯能力的一門學科,是幫助學生提升“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但是就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情況并不樂觀。由于語文學科教學一般都是延用傳統(tǒng)的教學和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應(yīng)現(xiàn)代的教學目標,所以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下降。雖然我國的新課改政策正在不斷地深入,但是,在語文課堂教學方面的改革效果仍然不太理想。為了能夠適應(yīng)我國的新課改要求,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對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不足
在新時代的要求之下,我國的教育水平也必須要到達一個新的高度。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由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一般都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所以,學習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之中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降低學習興趣,也降低了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造成初中語文課堂學習效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導致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下降,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課堂教學模式陳舊。由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一直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過去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屬于“填鴨式”教學,學習大量內(nèi)容,一些語文知識點學生并不了解,卻被要求死記硬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二是課堂教學氛圍嚴肅。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坐姿端正,鴉雀無聲,束縛學生活潑的天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之中,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而是以自身為主體,對教課書上的內(nèi)容和知識點進行宣讀,導致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下降。三是教學手段單一。過去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在講臺上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然后再要求學生背誦相關(guān)的知識點,之后進行“題海戰(zhàn)術(shù)”要求學生不停地做題。語文學科的習題較為特殊,除了基礎(chǔ)知識練習,還有大量的閱讀練習和理解練習,這些習題基本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因此,讓學生反復做題,并不能真正達到提升學習效率的效果。四是缺少課堂互動。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互動較少,無論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都寥寥無幾,缺乏能動性,使教學效率低下。
二、初中語文高效教學有效策略
(一)改變傳統(tǒng)語文課堂模式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首先,應(yīng)改革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過去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填鴨式”教學不但不能提升學習效率,反而會使學生的知識學雜,降低學習的效果。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yīng)采用創(chuàng)新式教學,減少課堂學習內(nèi)容。語文學科的內(nèi)容都是來源于實際,而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要回歸到實際生活之中,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還要采用導入式方法,將語文教學中的知識點與實際相結(jié)合,才能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死?!愤@一課時,教師應(yīng)在課前收集一些有關(guān)于死海的介紹資料以及視頻,在課上為學生科普死海的相關(guān)知識,使學生了解死海形成的原因、死海的特點以及其他死海相關(guān)資料,利用課外知識的導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心理,利用實際導入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改善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枯燥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還應(yīng)改善課堂的教學氛圍。改善教學氛圍應(yīng)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教師應(yīng)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而不是將自身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增加與學生眼神、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其次,教師應(yīng)減輕自身的嚴肅感,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與學生友好相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權(quán)利;再者,教師應(yīng)塑造一個積極向上、氛圍活躍的課堂氛圍,盡量放寬對學生的要求,減少學生對嚴肅課堂的恐懼心理。
(三)開拓新教學手段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手段就是以“死記硬背”和“題海戰(zhàn)術(shù)”為主,這樣的教學手段可能會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但是卻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教師可以適當使用新型的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這一課時,這篇課文是要求背誦的,教師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要求學生背誦所扮演角色的臺詞,然后學生進行表演,模擬文章中的情景,每個學生都需要將文章中的所有角色都扮演一遍,這樣的方式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增加課堂互動
增加課堂互動,不僅是要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還要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yīng)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學習完一課的知識點之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將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消化,教師也應(yīng)該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并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語文知識的含義。討論學習是自身思想與他人思想碰撞與融合的過程,學生在與其他人分享學習成果的同時,還可以吸取別人的學習成果,這種討論學習的課堂方式能夠改善語文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提高反思能力。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不斷進步,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嚴格。語文學科是幫助學生提升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重要學科,所以,更加應(yīng)該響應(yīng)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氛圍進行改革,保證語文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語文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錦庭.創(chuàng)設(shè)高效語文課堂氛圍開拓廣闊自主發(fā)展空間——談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高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11).
[2]陳紅麗.對初中語文高效教學的建議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08).
[3]劉兆婁.初中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策略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3,(84).
[4]楊素愛.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思考[J].考試周刊,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