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恒利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及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這個學習活動包括學生需要通過觀察、實驗、調查、閱讀等多種方式收集可觀察和測量的資料。學會使用各種工具,包括科學研究中需要的工具、儀器,也包括技術工具,運用工具制造產品或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科學課上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對學生的重要性。
一、對身邊的教學環(huán)境了解
科學課教學環(huán)境包括學校內和學校外。學校學習更是學生主要認知科學的課堂,在學校內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校內環(huán)境不一定都有所了解,那么學生就更不會了解了。
例如,我在教三年級上“植物”單元中,學生將對生活在周圍的不同植物進行觀察比較,通過比較陸生植物(大樹、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魚藻、水葫蘆)的不同特征,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和變化,對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認識。這里涉及教學環(huán)境包括很多:校園內的樹林、草坪、房前屋后,以及教學實驗田等植物茂密的地方,這些地方在城市中也許危險很小,但是對我們這樣的山區(qū)小學來說危險程度可就不小了。因此,在教學之前備課時我就實地去了學生學習觀察的環(huán)境,提前了解它。
二、注重實驗操作中的安全意識
實驗操作是小學科學課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僅使學生通過實驗得到科學概念的證明,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為將來的生產生活打下了基礎。在我們的實驗操作中,如果不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執(zhí)行,一味埋頭蠻干,是很容易出現(xiàn)安全事故的。
例如,我在教小學五年級下第二單元“液體的熱脹冷縮”一課中制作一個簡易的觀察水的體積變化的裝置,實驗操作要用到材料包括:平底燒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熱水,溫度計、紅墨水、滴管等。這里的危險材料有玻璃儀器和熱水,這些材料都是很容易傷害到學生的。因此在上這節(jié)課時,教師要考慮到如何連接燒瓶與膠塞時,如果直接塞,用力輕,則塞不緊,實驗效果不好,用力猛,則可能塞破燒瓶割傷學生的手。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提前給出提示并向學生講清燒瓶與膠塞正確的連接方法:先蘸些水或甘油,然后用布包住燒瓶,一般左手拿燒瓶,右手拿膠塞,慢慢地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插入(一定要朝一個方向旋轉,勿使玻璃管口對著掌心)。只有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正確引導,才能保證學生準確、安全地使用儀器操作實驗,順利地完成探究活動。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