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秀
一、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
對于學困生,老師應花更多的時間去關心,不僅在課堂上,還有在課后和他們交談,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對他們要更關心和尊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困生不僅在學習中成為弱勢群體,而且在課外生活中也成為弱勢群體。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而影響了他們的課外生活。他們的身影總是在某個角落,他們的活動總是幾個學困生在一起,優(yōu)秀生看不起他們,再加同學們鄙視和不尊重他們,他們就更沒有了自信。他們膽子更小,不愿在眾多人面前表現(xiàn),課堂中他們不參與、不發(fā)言、不表現(xiàn),課堂學習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困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比較淡薄,他們在小組中不善于動口、動手、用腦、用耳,參與熱情始終不高。教師要致力于創(chuàng)設學困生樂于合作的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表現(xiàn)。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應滲透在每一節(jié)課、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次活動中。
三、科學組建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學困生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給學困生創(chuàng)造一個說話的有利平臺。在組建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有意地把優(yōu)、中、學困生三種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里,每個學習小組只安排一個學困生。小組討論中學生存在著只顧自己發(fā)言,不關注其他學生討論的現(xiàn)象;一些學生不參與討論而在閑聊。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先對小組組長進行了定期的培訓,培訓中強調小組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在課堂中關注小組合作中學困生的參與,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有展示的機會先給學困生。交流后的結果先要問問學困生會了沒,小組中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困生也學會才是真正的小組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大家來關注學困生,讓學困生有事可做,才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活動中也可以讓學困生來組織,鍛煉他們的能力,使他們在小組中的位置有所提高,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是小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學困生是我們課堂教學中所不可回避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存在雖為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也給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個促進作用,只要我們心中有他們,樂于為他們的進步動腦筋、想辦法,相信野百合也會有春天!
參考文獻:
崔月紅.讓學困生成為合作學習的積極參與者[J].現(xiàn)代教育,2014(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