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語文的四項基本技能分別是聽、說、讀、寫。語文的學習就是要通過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準確、敏捷、簡潔的聽說能力和習慣來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關鍵詞:聽說能力;觀察;表達
一、聽的
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
大量的實踐
證明,聽的訓練在發(fā)展學生說的技巧方面有特殊的重要性。聽是說的基礎,它能夠加強對聲音的印象,讓說變得更容易,而且學生對字的發(fā)音正確有賴于準確的聽音和辨音。針對這些特點,我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加強對學生聽的能力和習慣進行了一些培養(yǎng)和訓練。
1.強調(diào)認真聽的重要性
首先教師在開學初就應該告訴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的重要性。對于我所教的一年級學生,在他們剛上學時,我就跟他們說道理:“只有上學時專心地聽老師講課,才能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才能取得好成績?!逼浯?,在課堂中,老師講、學生聽,分工明確,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端正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認識到認真聽是對講話人的一種尊重。我在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會隨時提問:“同學們,你們誰能把老師剛才說的話重復一下啊?”“剛才老師講的那個字怎么念???”“前面的那個同學是怎么回答的?”……對那些回答得好,認真聽講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適當?shù)莫剟?,樹立榜樣。對那些個別不專心聽的學生適當?shù)嘏u和糾正,并在今后的教學中根據(jù)個別無法集中注意力的頑皮學生的個性特點,了解原因,對癥下藥,及時糾正,針對小朋友自尊心強的特點,引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思考:“為什么他可以,我就不行呢!我也可以做得到??!”從而調(diào)動學生認真聽講的積極性。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對“聽”的注意力,又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聽仔細、聽明白、聽完整的習慣。
2.強調(diào)用“心”聽的重要性
聽是對外界
信息的感知, 是
對語言中的詞匯和全部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記憶。
如果沒有思維的配合,聽就無法進行。而所謂的用“心”去聽就是用心聯(lián)想,用心觀察,用心思考。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不但要用耳去聽,更要用“心”去聽。要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關鍵詞語,用心體會,展開思維,邊聽邊想,分析、
理解、歸納所學的詞語、課文的含義。
老師在課堂學習中應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指導學生養(yǎng)成用“心”去聽的習慣。在課外,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聽話訓練。例如,多聽自然界的聲音、多聽新聞、多聽生活中人們的話語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讓學生邊聽邊想,邊聽邊記,在聽中積累,聽中成長,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精彩,更生動,使其成為學生日后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
葉圣陶先生曾強調(diào):“語文教學要在口語上下功夫?!闭f話訓練是語言基本能力的訓練,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加強說話訓練不但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還有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加強學生的說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
說話,就是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事經(jīng)過大腦加工后通過語言將它表達出來。而要說些什么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它是觀察分析,運用思維的結果。要讓學生學會說話,就要引導學生有步驟地觀察身邊的事物。小學的語文教材從兒童的特點出發(fā),安排了很多的插圖。教師教學時應抓住每一幅圖,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形象思維,細心觀察,讓學生知道該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思考該先說什么,后說什么,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圖的內(nèi)容。如,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口語交際練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畫的是什么地點?畫上有一些什么人?他們在做些什么?通過觀察后讓學生用語言把它們描繪出來,既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邏輯組織能力,一舉多得??磮D回答問題、看圖說話的教學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把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有效地結合起來。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主要是鼓勵他們多說、敢說,不要怕說得不好,要勇敢地在大庭廣眾之下去說。教師在學習中要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想說。課堂的學習活動有時是枯燥無味的,但當一個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他就會身心愉悅地投入進去。兒童具有好動、好奇的特點,對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小學課文大多是兒歌和故事性強的童話等,可表演性比較強。在課堂中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讓學生分角色地表演課文的內(nèi)容,給學生表演、表現(xiàn)、說話的機會。
在學習生活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過程是一個由簡單到豐富的過程。要讓學生能夠清楚明白地用口語表達形式來表述自己的所見所聞,熟練地朗讀、理解課文,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共同努力,不斷豐富積累詞匯,不斷地加強句字的訓練,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總之,教學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為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促進了學生整體語文素質(zhì)的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特別注意對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作者單位:遼寧省阜新市四合鎮(zhèn)蒙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