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波
摘 要:漢字是中國的臉面,可是當你走在街上時就會看到被“污染”的現(xiàn)象所呈現(xiàn)——文字被污染。錯別字屢見不鮮,街頭巷尾,到處都有錯別字的身影。糾正錯別字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小學是學生上學的起始階段,抓好小學生的識字教學至關重要,語文教師要指導小學生掌握錯別字的糾正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糾正方法;淺析
一、正確理解錯別字的概念
指導小學生糾正錯別字首先要讓他們知道什么是錯別字。錯別字有兩個含義,一是錯字,二是別字。錯字就是不正確的字,不允許寫的字,沒有真正含義的字。別字就是雖然是正確的字,但是應出現(xiàn)的字根據意思卻不對,如再見寫成在見,容易寫成容義,自身寫成白身等等。
二、探究錯別字出現(xiàn)的原因
原因一:態(tài)度不端正,馬虎,太隨意。如多一點,少一點;多一橫,少一橫;多一豎,少一豎;多一撇,少一撇等等。
原因二:因形近字的原因導致用字錯誤。如:問候—問侯,干燥—干躁,手斧—手爺,自身—白身,滄海一粟—滄海一栗,書記—書紀,炙烤—灸烤,天涯—天崖,已經—己經,休息—體息。
原因三:因同音字誤導不理解字義出現(xiàn)。如:既然—即然,朋友—朋有,嘉賓—家賓,佳話—加話,不計其數(shù)—不記其數(shù),完璧歸趙—完壁歸趙,揠苗助長—壓苗助長,志田未來—志甜未來。
原因四:因偏旁相近而導致錯誤出現(xiàn)。如:口渴—口喝,打人—打入,辨別—辯別,明晰—明淅,熱愛—熱受,玷污—沾污。
三、探究錯別字的糾正之法
1.正確規(guī)范掌握日常用字。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必須掌握的常用漢字,我們必須掌握,具備一定的正字能力。
2.虛心學習漢字的造字知識。漢字造字一般來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我國古代對造字法有“六書”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種外,還包括“轉注”和“假借”,漢字的造字都有它的含義在里面。
3.糾正錯別字的幾點建議。
(1)尋根問底。漢字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的勞動生產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創(chuàng)造出來的,每一個漢字都有其深刻的含義,可以追溯漢字的起源,造字的來由,明確漢字最初含義所在,達到正確書寫漢字的目的。
(2)形聲字辨別。中國的漢字中大部分是形聲字,正確掌握形聲字對學生正確寫字十分有必要,了解形聲字的形旁與聲旁的意義,就會正確書寫形聲字了。
(3)有認真的態(tài)度。避免出現(xiàn)態(tài)度不端正,馬虎,太隨意。如多一點,少一點;多一橫,少一橫;多一豎,少一豎;多一撇,少一撇等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