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秦皇島市第四醫(yī)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護理支持及中醫(yī)特色護理對消化道腫瘤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影響
楊敏
秦皇島市第四醫(yī)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0
目的:探討系統(tǒng)營養(yǎng)護理支持及中醫(yī)特色護理對消化道腫瘤患者營養(yǎng)狀況的影響。方法:將消化道腫瘤患者72例隨機分為2組,即系統(tǒng)營養(yǎng)護理支持及中醫(yī)特色護理干預組(觀察組)以及單純營養(yǎng)護理支持干預組(對照組),每組36例。實施護理措施后觀察2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采用H A M D、H A M A進行不良情緒評定;出院后隨訪,并采用SF-36進行生活質量評定。結果:不同護理措施干預后,觀察組患者H BG、A LB、IgG、IgA及Ig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營養(yǎng)良好、營養(yǎng)不良比例均高于對照組,營養(yǎng)低下者中輕度、中度、重度者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2組患者的H A M D、H A M A評分總分、精神性因子以及軀體性因子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H A M D、H A M A評分總分及各因子分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存活患者均無失訪現象,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隨訪3個月、6個月的生活質量指標PF、RP、RE得分均升高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護理支持結合中醫(yī)情志護理可有效改善消化道腫瘤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降低其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消化道腫瘤;營養(yǎng)護理支持;營養(yǎng)狀況;情志;生活質量;中醫(yī)護理
消化道腫瘤是常見惡性腫瘤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變化,加之食品安全問題日漸嚴重,消化道腫瘤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由于本病的惡化程度較高,且容易伴見惡性腹水,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及心理壓力的同時,給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帶來較大影響。目前,臨床對消化道腫瘤的治療措施以化療為主,但由于化療對患者的食欲影響較大,以致于出現食欲減退,嘔吐等消化道癥狀,使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降低明顯,加重了病情的惡化程度[2],因此探索有效的消化道腫瘤護理措施,是現今護理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目前,在“異病同護”的原則指導下,將情志護理等措施逐漸應用于臨床實踐,取得較好效果。本研究將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護理措施與中醫(yī)特色護理相結合應用于消化道腫瘤的護理之中,效果較佳,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將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秦皇島市第四醫(yī)院收治且經病理確診的72例消化道腫瘤患者,在排除罹患其他惡性腫瘤、嚴重精神疾患、遠處臟器及淋巴結轉移、免疫系統(tǒng)疾患的基礎上,將符合化療要求者,在其意識清醒,認知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告知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后,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本研究中。根據臨床隨機-平行對照原則,將患者分為2組,即: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護理支持及中醫(yī)特色護理干預組(觀察組)以及單純營養(yǎng)護理支持干預組(對照組),每組36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47~76歲,平均(56.8±2.5)歲;病程0.3~5年,平均(2.1±0.5)年;腫瘤部位:胃癌者16例,食管癌者10例,直腸癌者4例,結腸癌者3例,胰頭癌者3例;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6例,乳頭狀腺癌10例,粘液細胞癌6例,未分化腺癌4例;合并病情況:高血壓者25例,冠心病者20例,肝硬化者10例;家族史情況:有家族史者21例,無家族史者15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45~74歲,平均(54.1± 2.0)歲;病程0.5~4年,平均(2.0±0.4)年;腫瘤部位:胃癌者18例,食管癌者8例,直腸癌者8例,結腸癌者2例;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14例,乳頭狀腺癌10例,黏液細胞癌8例,未分化腺癌4例;合并病情況:高血壓者27例,冠心病者21例,肝硬化者12例;家族史情況:有家族史者23例,無家族史者13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腫瘤部位、病理分型、合并病以及家族史情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僅予以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護理支持措施,主要為根據患者的情況予以不同的進食途徑以及飲食指導,具體為:
1.2.1.1 經口進食者 若患者的消化功能正??捎枰耘c健康人群相同的普通飲食,選擇營養(yǎng)均衡,無刺激性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即可,在化療期間予以清淡并具有高熱量、蛋白質以及高維生素的飲食;若患者的消化功能較弱,則需要予以食物殘渣較少,便于咀嚼、易消化的軟食,如面食、新鮮的魚蝦肉等;若患者食欲及消化功能均減退,且出現吞咽困難者,可予摻雜半流食,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以保障營養(yǎng)的攝入,可食用米粥、藕粉以及少量瘦、嫩、筋少的肉類等;若患者食欲極差,吞咽困難則需要予全流質飲食,雖堅持少食多餐但仍不能滿足營養(yǎng)需求,此方法僅適于短期使用[3-5]。
1.2.1.2 鼻飼飲食 從胃管將飲食進行注入,若患者的胃腸功能正常,但吞咽困難者可予此法,飲食以低脂、無纖維的乳類為主,以多糖蛋白質、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為輔。
1.2.1.3 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 若患者進食較少,且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可通過周圍靜脈、深靜脈置管進行營養(yǎng)輸入,可將機體必須的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進行輸注,以保障患者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以耐受化療[6-7]。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措施的基礎上,予中醫(yī)特色護理措施,主要為情志護理,首先根據患者的情志狀態(tài),對其進行情志護理辨證的同時,根據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的不良情緒水平,了解患者的睡眠情況,根據患者的常見情緒分為憂愁、驚恐、抑郁以及易怒4種類型,分別進行不同的情志護理。其中憂愁者可以情勝情法進行護理,即護理人員可對其進行言語干預與溝通,營造病房的輕松氛圍,根據患者的興趣提供幽默笑話、影片等進行觀看,以喜勝憂;驚恐者可針對其對于病情的恐懼原因進行針對性疏導,大多患者由于對疾病發(fā)展及預后的不了解而導致此類情緒出現,故而可對患者的檢查結果以及醫(yī)生的治療措施進行解釋,減少刺激性飲料的攝入,可配合睡前泡腳,按摩涌泉穴等護理措施;抑郁者可采用移情法進行干預,提前對患者感興趣的話題或者興趣愛好進行了解,有目的地組織
或者鼓勵患者進行活動以轉移其對于疾病的注意力[8],同時,可指導患者家屬予以健脾開胃的飲食;易怒者可予呼吸減壓法以保障其平穩(wěn)心境,護理人員對其進行放松指導,并輔以有節(jié)律且較為舒緩的呼吸。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后2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 在治療后6周分別抽取患者的靜脈血進行營養(yǎng)指標檢測,主要包括HBG、ALB、IgG、IgA及IgM。同時,采用微型營養(yǎng)評估法進行營養(yǎng)狀況分級,根據評分情況分為營養(yǎng)良好、營養(yǎng)不良以及營養(yǎng)低下,而營養(yǎng)低下者根據換算標準身高的百分比進行輕度、中度以及重度分級。
1.3.2 不良情緒改善情況 不同護理措施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進行評定。
1.3.3 生活質量評定 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隨訪觀察半年,每3個月1次,主要通過電話以及門診隨訪進行,采用健康測量量表(SF-36)進行生理機能(PF)、生理職能(RP)、情感職能(RE)的評定。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相關營養(yǎng)指標 不同護理措施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HBG、ALB、IgG、IgA及IgM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營養(yǎng)狀況評估 不同護理措施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營養(yǎng)良好、營養(yǎng)不良比例均高于對照組,營養(yǎng)低下者中的輕度、中度、重度者均低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護理前后2組患者抑郁情緒改善情況 護理前2組患者的HAMD評分總分、精神性因子以及軀體性因子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HAMD評分總分及各因子分均降低明顯,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護理前后2組患者焦慮情緒改善情況 護理前2組患者的HAMA評分總分、精神性因子以及軀體性因子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總分及各因子分均降低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2組患者相關營養(yǎng)指標比較(±s) g/L
表1 2組患者相關營養(yǎng)指標比較(±s) g/L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H BG A LB IgG IgA IgM觀察組 36 134.9±17.5 33.6±2.5 10.7±0.3 2.0±0.3 1.6±0.2對照組 36 121.7±17.3▲27.3±2.3▲7.5±0.5▲1.3±0.2▲1.2±0.1▲
表2 2組患者營養(yǎng)狀況評估比較
表3 2組患者護理前后H A M D評分比較(±s) 分
表3 2組患者護理前后H A M D評分比較(±s) 分
注:▲表示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總分 精神性因子 軀體性因子 總分 精神性因子 軀體性因子觀察組 36 22.9±4.1 10.3±3.3 14.5±3.8 13.2±5.1 5.6±4.0 7.0±2.1對照組 36 22.8±4.9 10.2±3.5 13.9±3.4 16.1±5.3▲8.7±4.3▲8.9±2.0▲
表4 2組患者護理前后H A M A評分比較(±s) 分
表4 2組患者護理前后H A M A評分比較(±s) 分
注:▲表示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 護理前 護理后總分 精神性因子 軀體性因子 總分 精神性因子 軀體性因子觀察組 36 25.8±5.6 14.2±4.7 12.7±3.9 14.7±6.0 7.4±5.4 8.2±4.6對照組 36 26.3±5.9 13.9±4.5 13.1±3.5 19.2±6.3▲12.3±5.3▲11.9±2.0▲
2.5 患者生活質量評價 2組存活患者均無失訪現象,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隨訪3個月、6個月時的PF、RP、RE得分均升高明顯,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5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表示P<0.05,△表示P<0.01。
組別例數 隨訪3個月 隨訪6個月PF RP RE PF RP RE觀察組 34 71.5±11.0 74.1±13.7 76.3±15.3 87.4±12.6 86.5±11.7 84.2±13.4對照組 33 58.3±11.6▲55.9±13.6▲55.4±15.1▲61.3±12.8△64.8±11.6△65.2±13.1△
近年來,消化道腫瘤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1],但是由于其發(fā)病部位較為特殊,對于消化吸收影響較大,一旦罹患本疾將會對患者的消化功能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導致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急劇下降,對機體的免疫力造成較大影響,降低其抵抗力,同時,已有研究表明,情志對于疾病的預后,尤其對惡性腫瘤的預后具有較大影響[9-10],因此探索有效的營養(yǎng)及情志護理措施,改善消化道腫瘤的預后,是現今腫瘤科護理人員需要解決的難題之一。
隨著護理醫(yī)學的不斷完善與進步,對于腫瘤患者的護理技術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已認識到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引入中醫(yī)學“異病同治”的概念,將不同的消化道腫瘤根據其情志表現對情志進行疏導,以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境界,故而,本研究中將患者的情志分為憂愁、驚恐、抑郁以及易怒4種類型,分別采用以情勝情法、移情易性法等進行干預,結果顯示:護理前,2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總分、精神性因子以及軀體性因子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總分及各因子分均降低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結合營養(yǎng)學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可見,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護理支持結合中醫(yī)情志護理可有效改善消化道腫瘤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降低其不良情緒。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漸趨轉向身心健康,而罹患癌癥者多由于對疾病的擔心而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進而影響生活質量,本研究引入信度與效度一致性較好的SF-36進行出院后生活質量的評估[11],結果發(fā)現,2組存活患者均無失訪現象,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隨訪6、12個月的生活質量指標PF、RP、RE得分均升高明顯,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研究過程中,由于時間及人員的限制,本研究中對于消化道腫瘤患者對于各個營養(yǎng)元素吸收情況的調查未能細致分析,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1] 吳艷紅.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對消化道腫瘤患者化療不良反應的干預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20(11):1310-1312.
[2] 吳鳳萍,盧文杰.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中醫(yī)護理[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3):139-140.
[3] 路潛,趙明,龐冬,等.消化道腫瘤化療病人營養(yǎng)狀況及生活質量狀況的研究[J].護理研究:下旬版,2009,23(4):1067-1069.
[4] 韓冬梅,岳利群,王玉珠.胃癌患者術后化療期間采用藥膳輔佐飲食治療的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9):1-3.
[5] 趙冰封.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后臨床營養(yǎng)支持方式的M et a分析及全腸外營養(yǎng)組方的干預研究[D].合肥: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
[6] 范旻,薛梅,張玉霞,等.術前個體化營養(yǎng)支持對消化道腫瘤病人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1,25(8A):2018-2019.
[7] 劉丹丹,孫惠杰,趙英凱.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支持及整體護理干預對改善胃癌患者營養(yǎng)狀況并減輕化療反應的效果評價[C].中國國際腫瘤營養(yǎng)學論壇暨第二屆全國腫瘤營養(yǎng)與支持治療學術會議,2014:46.
[8] 馬海利.情志護理對消化道腫瘤化療患者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醫(yī)藥導報,2014,20(5):142-144.
[9] G arg S,Y oo J,W i nqui st E.N ut ri t i onal support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pat i ent s recei vi ng radi ot herapy:a syst em at i c revi ew[J].Support i ve Care Cancer,2010,18(6):667-677.
[10]陳濤.“異病同護”在消化道腫瘤疾病護理中的應用[J].光明中醫(yī),2012,27(3):576-577.
[11]王琪,李小杉,趙薇,等.SF-36量表用于大學生生活質量調查的信效度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35(1):118-120.
Effects of Systematic Nutritional Nursing Support and TCM-featured Nursing on Nutrition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YANG Min
Qinhuangdao Municipality The Forth Hospital,Qinhuangdao 066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ystematic nutritional nursing support and TCM-featured nursing on nutrition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Methods:All 7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wo groups:systematic nutritional nursing support and TCM-featured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short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nutritional nursing support intervention group only(short for the control group),36 cases each group.Nutritional states of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after implemen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bad moods were assessed by HAMD and HAMA;quality of life(QOL)was evaluated by SF-36 in the follow-up after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Results:After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levels of HBG,ALB,IgG,IgA and IgM,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meaning(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atio of good nutrition and malnutrition,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poor nutrition of moderate-mild degrees,moderate degree and severe degree,the difference showed statistical meaning(P<0.05).The difference presented no statistical meaning in the comparison of total scales of HAMD and HAMA,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somatic factor before nursing (P>0.05).After nursing,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otal scales of HAMD and HAMA,the scores of different factors decrea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bviously,the difference showed statistical meaning(P<0.05).No case lost in both group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QOL indexes PF,RP,RE scores rai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follow-ups of three months and six months,the difference showed statistical meaning (P<0.05).Conclusion:Systematic nutritional nursing support and TCM emotional nursing could improve nutrition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effectively,alleviate their bad moods and improve QOL.
gastrointestinal cancer;nutritional nursing support;nutritional support;the moods;quality of life; TCM nursing
R273
B
1004-6852(2015)11-0127-04
2014-11-27
楊敏(1979—),女,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心理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