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滿貴 羅麗群
(佛山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佛山528000)
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感染的護理*
鄧滿貴 羅麗群
(佛山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佛山528000)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口腔感染的護理方式及效果,為白血病化療后的口腔護理提供參考。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口腔感染給予及時的護理干預。結果經護理干預,50例患者中,O級及I級患者占大多數(shù),II、III及IV級患者較少;0級患者愈合時間為1~3天,I級患者愈合時間為3~8天,II級患者愈合時間為5~8天,IV級患者愈合時間為8~15天,未出現(xiàn)并發(fā)全身感染及死亡病例。結論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給予包括健康宣教、正確漱口、營養(yǎng)支持及心理護理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口腔感染程度,縮短了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值得臨床推廣。
急性白血病;化療;口腔感染;護理干預
急性白血病屬于克隆性惡性疾病的一種,因骨髓中白血病細胞增殖,并對其他組織進行浸潤,影響了正常造血細胞的生成,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目前,臨床多采用化療的方法對急性白血病進行治療,口腔感染是該治療方式最主要的并發(fā)癥,主要癥狀為粘膜紅腫、疼痛、潰瘍、糜爛及出血等,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適感,吞咽及咀嚼困難,易引起營養(yǎng)不良,可造成全身感染,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不良影響[1-2]。因此,化療后對患者給予科學的護理干預,對口腔感染的預防及患者預后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口腔感染的護理方式,我院回顧性分析了50例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化療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均經細胞學及血液檢查確診。其中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齡分布在30~60歲,平均為(48.1±1.9)歲;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15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5例。患者均在化療后出現(xiàn)口腔黏膜炎,主要癥狀為疼痛、潰瘍及進食困難。
1.2 方法
對患者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健康宣教、正確漱口、營養(yǎng)支持及心理護理等,具體措施如下:
1.2.1 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紹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口腔感染的發(fā)病機制,避免患者出現(xiàn)不必要的恐慌。指導患者多飲水,用柔軟的牙刷刷牙,勤漱口。出現(xiàn)高熱時,口腔黏膜上皮脫落,極易滋生細菌,醫(yī)護人員需告知患者口腔護理的重要性[3]。減少刺激性、骨刺多及生硬食物的攝入,以免食物殘渣嵌入牙縫,教會患者剔除嵌入物的正確方式,以免不正確操作損傷牙齦。通過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同時熟知相關注意事項,有利于患者預后的改善。
1.2.2 正確漱口告知患者正確漱口對口腔護理的重要意義,引起患者及家屬的注意。囑患者在餐前、早晚等均使用復方氯已定及濃度為5%的碳酸氫鈉溶液交替漱口,含漱5分鐘左右。正確漱口方式為頻繁鼓腮,使漱口液與頰部及牙齦、口腔黏膜等進行充分接觸[4]。漱口后切忌立刻飲水或進食,避免藥液與食物發(fā)生中和,對療效產生影響。對出現(xiàn)口腔潰瘍患者給予潰瘍散外涂或康復新液漱口,以促進血管新生,對創(chuàng)面微循環(huán)進行改善,減少炎癥發(fā)生,加快病損組織的修復。佩戴活動性義齒的患者需每天將義齒取出清潔,用假牙刷清洗干凈后放置在專用清潔液中浸泡,每天3次,減少牙齦出血的概率。大量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定時、定量給予亞葉酸鈣解毒。
1.2.3 營養(yǎng)支持大部分口腔感染患者常因疼痛導致無法正常進食,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支持,導致病情加重。可在患處涂抹濃度為2%的鹽酸利多卡因,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鼓勵患者進食營養(yǎng)豐富、高蛋白及維生素的少渣食物,如魚類、蛋類、奶類及豆制品等,同時口服維生素B片。對無法進食的患者給予靜脈營養(yǎng),對負氮平衡進行糾正,必要情況下可應用靜脈增強劑進行治療[5]。
1.2.4 心理護理患者常因疼痛引起易怒、煩躁的情緒,因此需對其給予安慰和鼓勵,使患者意識到口腔感染只是化療引起的并發(fā)癥,具有可控性,在較短時間內可愈合。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1.3 判定標準依據WHO頒布的《抗癌藥物不良反應分類標準》[6]中口腔潰瘍的分級對患者護理效果進行劃分:口腔黏膜正常為0級;口腔黏膜出現(xiàn)紅斑、疼痛,對進食無影響為I度;口腔黏膜出現(xiàn)較多紅斑及劇烈疼痛,并發(fā)生潰瘍,可進食半流質食物為II級;口腔黏膜出現(xiàn)潰瘍及劇烈疼痛,只能進食流質食物為III級;口腔內出現(xiàn)潰瘍融合、呈片狀發(fā)展,疼痛難忍,無法進食為IV級。對不同級別口腔感染愈合時間進行記錄和分析。
2.1 患者口腔感染分級情況分析經護理干預,50例患者中,0級及I級患者占大多數(shù),II、III及IV級患者較少,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患者口腔感染分級情況分析
2.2 不同級別感染患者愈合時間分析在護理干預下,0級患者愈合時間為1~3天,I級患者愈合時間為3~8天,II級患者愈合時間為5~8天,IV級患者愈合時間為8~15天,未出現(xiàn)并發(fā)全身感染及死亡病例。
人體免疫功能能否正常發(fā)揮是口腔黏膜是否完整的重要依據,大量實踐證實,細胞免疫功能缺失是引起口腔潰瘍的重要危險因素,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細胞浸潤、功能異常及自身免疫功能抑制等均可誘發(fā)口腔潰瘍[7]。急性白血病化療后出現(xiàn)口腔感染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高強度的化療可使得患者體液增多、免疫功能缺失增強;導致患者出現(xiàn)更加頻繁、嚴重的感染。第二,細胞毒性藥物的使用損傷了口腔的生理屏障,極易引起咽炎、口腔炎等,原有的致病菌可引起創(chuàng)面局部感染甚至全身感染[8]。第三,化療后患者的造血功能出現(xiàn)一定的抑制,中性粒細胞大量減少極易引起感染。第四,在化療過程中需應用大量糖皮質激素及抗生素,導致口腔正常菌群受到抑制,某些真菌及致病菌繁殖異常,易引起口腔感染。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后一旦出現(xiàn)口腔感染,可造成極大的痛苦,對進食產生極大的影響,嚴重者可引發(fā)全身感染,對白血病的繼續(xù)治療產生嚴重不良影響[9]。有效的護理干預可在極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感染程度,縮短患者的愈合時間。本組研究中,對全部患者給予包括健康宣教、正確漱口、營養(yǎng)支持及心理護理的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患者口腔感染主要為0級及I級,愈合時間為1~15天。
綜上所述,對急性白血病患者給予科學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的感染程度,促進了愈合時間的縮短,值得臨床推廣。
[1]周燕,陳?;?,張冬梅.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口腔炎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4):2876-2878.
[2]黃心茹,劉日陽,江曉倩.全程優(yōu)質護理在白血病患兒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2):2662-2664.
[3]周淑萍,林平.大劑量甲氨蝶呤聯(lián)合美羅華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復發(fā)患者的護理[J].中國賽會用護理雜志,2012,28 (27):58-59.
[4]雷素華,張靜,辛雪瓊,等.不同濃度碘伏液含漱預防大劑量甲胺嘌呤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口腔潰瘍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7):60-62.
[5]楊勝英.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白血病大劑量化療后骨髓抑制護理中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3(2):335-337.
[6]Emilia Campos,Khouri Caroline,Guilherme Claudia Benedita,et al.Examination of the oral cavities of patientswith cancer:clinical evaluation and indirectmeasurement of the nitric oxide level[J].Revista da Escola de Enfermagem da U SP,2013,47(1):101-106.
[7]王懷珍.化療后口腔感染護理干預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9(7):925-927.
[8]韓愛芝,都娟.臨床護理路徑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3):534-535.
[9]王亞玲.基礎護理干預對白血病患者院內感染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4):550-551.
R473.78
B
1004-7115(2015)09-1074-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9.001
2015-03-18)
鄧滿貴(1982-),女,廣東佛山人,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