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玲 高靜
所謂批判性閱讀,是指“對文本的高層次理解,它包括釋義和評價的技能,可以使讀者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把事實與觀點區(qū)分開,并且確定作者的目的和語氣。同時,要通過推理推導出言外之意,填補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邏輯的結(jié)論”。由此可見,批判性閱讀不是單純的領會和接受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理解。即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尋找各種假設,進行分析綜合,明確表達作者要傳達的要點,并對閱讀材料批判地加以評價。
本研究以某新生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驗探究了批判性閱讀教學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和閱讀策略使用的影響,并進一步探究了該教學模式對不同程度學生的影響有何不同,對今后閱讀策略的訓練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一 實驗方法
本研究于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河北外國語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一年級的《快速閱讀》課中進行,歷時一學期。選用的教材為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學英語快速閱讀》(第二冊),主編郭杰克。
1 研究問題
⑴ 批判性閱讀教學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閱讀策略意識和使用頻率有什么樣的影響?
⑵ 批判性閱讀教學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閱讀能力有無影響?
⑶ 批判性閱讀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影響有何不同?
⑷ 學生對批判性閱讀教學是否滿意?
2 被試
本實驗的研究對象為河北外國語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一年級的兩個平行班(1班和2班)的學生。這兩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分別為1班39人,二班40人。兩班學生上學期期末英語閱讀成績的平均分分別為78.1分和76.5分。1班為控制班,使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教學,側(cè)重知識的講解和對文本的理解;2班為實驗班,使用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批判性閱讀策略的訓練。為減少實驗誤差,任課老師為同一位老師。
3 測量工具
(1)批判性閱讀策略調(diào)查問卷。(2)批判性閱讀能力測試卷(SAT考試的閱讀理解部分)。(3) 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
4 實驗過程
本實驗的過程如下:⑴ 學期初第一周在兩個班發(fā)放問卷調(diào)查,對兩個班學生批判性閱讀策略使用情況進行調(diào)查。并在兩個班進行批判性閱讀能力測試(前測);⑵ 從第二周開始對實驗班學生按照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進行為期一學期的閱讀教學,控制班依舊延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⑶ 期末再次發(fā)放策略使用問卷調(diào)查, 以檢查閱讀策略使用頻率有無變化;同時進行后測,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變化情況;并對兩個班學生發(fā)放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
二 實驗結(jié)果及數(shù)據(jù)分析
1 控制班和實驗班閱讀策略使用調(diào)查結(jié)果
表1 學期初和學期末兩個班學生閱讀策略使用情況調(diào)查表
從表1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學期初,控制班和實驗班學生使用批判性閱讀策略的頻率均不高,平均值分別為2.317和2.262,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jié)果顯示兩個班不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F=.621,Sig.=0.704>0.05)。學期末,學生們閱讀策略的使用頻率的平均值分別為2.515和3.526,均高于學期初的平均值,說明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兩個班學生的閱讀策略使用意識和頻率都有所提高,F(xiàn)值為0.552,Sig.為0.000,說明經(jīng)過一學期的學習,實驗班學生使用批判性閱讀策略的意識和頻率與控制班學生的使用情況具有顯著差異,實驗班高于控制班。然而,通過對學期初和學期末學生策略使用的頻率做的配對樣本t檢驗,結(jié)果表明盡管控制班學生學期末策略的使用頻率高于學期初,但并不具有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t=-1.971,Sig.=.2820>.05),批判性閱讀策略的使用頻率提高并不顯著;而實驗班的t值為-12.284,Sig.值為0.000,<0.05,這意味著控制班學生學期末批判性閱讀策略的使用意識和頻率顯著高于學期初。
2 實驗班與控制班批判性閱讀能力測試結(jié)果(見表2)
表2 學期初和學期末兩個班學生閱讀能力測試結(jié)果統(tǒng)計表
[
經(jīng)過前后兩次獨立樣本t檢驗,其結(jié)果為:前測時兩個班的平均分分別為19.59和19.95, F =0.544, P=0.764,說明兩個班是同質(zhì)的,即控制班和實驗班學生在學期初閱讀水平相當,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后測的結(jié)果顯示實驗班學生的平均分顯著高于普通班,分別為24.67和20.87且P=0.009,<0.05,說明經(jīng)過一學期的批判性閱讀策略培訓,實驗班學生的閱讀能力明顯高于普通班,并達到了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同時,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控制班的t值為-1.871,Sig.值為0.086,大于0.05,說明控制班的學生在學期末和學期初的閱讀測試的分數(shù)上并沒有顯著性差異;而實驗班的t值為-7.284,Sig.值為0.000,<0.05,表明經(jīng)過一學期的教學實驗班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了顯著性提高。
3 批判性閱讀教學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影響
通過表2可以看出批判性閱讀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了進一步調(diào)查該教學方法對哪個層次的學生的閱讀效果最為顯著,作者在此基礎上對實驗班學生進行了分組(參照秦曉晴的分組方法1:2:1),并通過配對樣本T檢驗探究該教學方法對不同程度學生的閱讀效果的影響。
4 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水平變化情況
各個層次的學生的后測成績均高于前測。但是只有中分組學生的成績提高得最為明顯,達到了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Sig.=.000)。
5 學生的滿意度調(diào)查
實驗班學生對教師和自己學習成果的滿意度總體高于控制班。實驗班將近80%的學生對這學期自我進步和老師的授課方法表示滿意,且“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占72%,只有12%的學生表示不滿意。與之相比,控制班學生中有65%表示滿意,但“非常滿意”的只有10%,遠遠低于實驗班(28%),且該班不滿意的學生占22%,大大超過了實驗班。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結(jié)果表明控制班和實驗班學生對自我評價和教師授課方法的滿意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F=-3.134,P=.003),實驗班的滿意程度遠遠高于控制班(Mean分別為37.60和26.40)。
三 結(jié)果討論
1 批判性閱讀策略培訓的有效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高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批判性閱讀策略的使用意識和使用頻率。但是,實驗班學生們使用批判性閱讀策略的頻率只有3.526,仍然停留在“有時”使用的層面。出現(xiàn)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有:第一,學生們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雖然對一些技巧有所了解,但在真正做題的過程中只關注文本內(nèi)容,忽視了策略的使用;第二,批判性閱讀策略訓練不夠,尤其是課下練習鞏固不足;第三,由于該實驗時間有限,學生們還沒有到達自動使用的程度。因此,今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更加關注批判性閱讀策略的指導和訓練,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
2 批判性閱讀模式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
批判性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尤其對中等程度的學生的提高效果顯著。其原因如下:首先,中分組學生本身有良好的英語基礎,他們有強烈的學習意愿,加之正確的策略指導,成績提高尤為顯著;其次,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法相比,學生們更喜歡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因此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最后,由于時間有限,對其他學生尤其是低分組的學生來說,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和運用該教學方法。
3 學生的滿意度的變化
問卷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顯示:經(jīng)過一學期學習,雖然兩個班為同一位教師授課,實驗班學生對該教師在授課方法、課程內(nèi)容、課程設計等方面的評價要遠遠高于控制班。這也可以從側(cè)面反映出批判性閱讀策略培訓的效果是可喜的。
總之,批判性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批判性閱讀策略的使用意識和使用頻率,同時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對中等層次學生的成績提高效果顯著;同時,學生對該教學方法的滿意度較高。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學生。
參考文獻
[1]陳衛(wèi)國.批判性閱讀理論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 2008.
[2]賈秋仙.英語閱讀與批評性思維能力[J].溫州大學學報, 2001(5):28-31.
[3]劉偉, 郭海云.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實驗研究[J].外語界, 2006(3):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