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是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反轉,它借助網絡平臺的“微課”視頻,在課前讓學生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初步學習,在課堂上進行知識與技能的深化、應用與提升。該文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某些內容為例進行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提出了該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流程步驟,分析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優(yōu)勢,以期促進高校信息化時代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計算機應用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09-0133-02
1 背景
翻轉課堂也稱顛倒課堂,2007年起源于美國高中,兩名化學教師用錄屏軟件,將化學課程的一個個知識點錄制成僅有PPT演示文稿和講課聲音的微視頻,視頻的時長大都控制在十分鐘以內,并將視頻上傳到網絡,以此幫助缺席的學生在家里自學補課,取到了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后來,這兩位教師嘗試讓學生在家里觀看微視頻,在課堂解決學生在課外觀看視頻中遇到的問題,并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相應的作業(yè),這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并達到了更優(yōu)的學習效果[1]。兩位教師的教學實踐逐漸在美國受到同行的關注和效仿,直至 2011 年可汗學院掀起了微課網絡教學的浪潮,翻轉課堂這種在網絡時代新型的教學模式,引起了全球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在國內,2013年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了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華東師范大學慕課中心和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合作,舉辦了全國首次翻轉課堂教學觀摩會,特別是近一年,各級教育學校的不少一線教師對翻轉課堂這種新的教育模式進行了思考與探索??梢哉f,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網絡時代,翻轉課堂正以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沖擊著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我們進行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實施過程
國內眾多知名學者和教育機構都對“翻轉課堂”一詞給出了不同的定義,結合我們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借助網絡平臺的微課視頻,初步自學完成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教師利用課堂之內的時間面對面解答學生自學中的困惑,并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開展各種學習活動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應用與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外的網絡學習與課堂中的面對面教學有機結合,盡量彌補兩者的不足,最終使教學效果達到更優(yōu)化。我們遵循學習者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規(guī)律,構建了基于網絡學習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如圖1所示。
2.1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過程
1)微課開發(fā)
我們認為翻轉課堂中的學生課外的視頻教學以微課的形式呈現(xiàn)為最佳。翻轉課堂的知識傳遞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中的教學視頻,且發(fā)生在課外,如果視頻過長,學習者容易感到疲勞與枯燥,我們知道微課是短小精悍的視頻教學,它以知識點為單元呈現(xiàn)給觀眾,這樣時長不超過十分鐘的教學視頻,更有利于學習者專心高效地學習,所以教學視頻的開發(fā)應以微課的形式呈現(xiàn)為最佳。教師在開發(fā)微課時,應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做好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①分析環(huán)節(jié):包括對學習者、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需要、學習效果等的分析;②設計環(huán)節(jié):根據對知識點的分析,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過程需要學習幫助。③開發(fā)環(huán)節(jié):即按照對知識點的設計,準備PPT課件,錄制微課視頻,然后將錄制好微課和配套的輔助資源上傳至網絡課程平臺。關于微課視頻的制作,我們團隊使用的是錄頻軟件ViewletCam對課程進行了原創(chuàng)微課視頻的制作,視頻錄制的時間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以講解清楚一個知識點或一個特定的問題為主要目的。關于配套的測試題的開發(fā),我們大都設計為單選題,系統(tǒng)能自動判斷是否正確,給出總分及正確答案,測試題應重點突出,題量與難易程度適中,用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學習內容與檢測學習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2)課前自學
課前自學過程主要依托于網絡課程中的微課和在線測試,需要學生在課外獨自進行。教師首先要編寫明確的學習任務要求,以任務要求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學習。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首先明確學習目標,按照教師推薦的學習過程以及布置的任務觀看網絡課程中的微課視頻,再配合課程網站中的教學課件、在線測試進行知識的理解,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學習資源,隨時可以暫停視頻,還可以在課程網站中自己的學習空間中做觀看筆記,以記錄疑難問題和學習心得,可隨時在學習空間中提問,讓在線的教師或同學回答,也可以進入聊天室與同學共同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教師并不是無所事事,而是要作為學生網絡上的掌控者,利用課程網站的后臺管理平臺,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與軌跡,查看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分析全班學生在線測試的統(tǒng)計分析報告,查看并篩選在線答疑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概括總結出學生集中的問題所在,針對問題設計出下一環(huán)節(jié)中的課堂學習活動內容。
3)課上提升
學生經過課前微課自學過程,對課程所涉及的計算機理論知識與操作技巧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師針對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遺留的問題,設計學習活動,進行知識的拓展、應用、創(chuàng)新與升華,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時,可以先采取異質分組的形式進行,先讓學生針對教師之前的學習任務,通過課前自學階段對學習任務的完成,各抒己見,互相幫助,共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分享觀點,接著進行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成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說出小組成員的學習困惑,引導其它小組成員針對學習中的困難踴躍發(fā)表觀點,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教師要針對學生不能相互解決的共性問題,進行適當講解,對于個別學生的個別化問題進行個性化輔導。
4)總結評價
學生將完成的任務提交給教師,教師進行全班性的評價,并對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概括性總結,對全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做出評價與匯報??偨Y評價既包括學習內容的總結提高,也包括對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結果的總結與評價。總結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內化與提升,對學習形為與學習方法的反思與提升。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1)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
在翻轉課堂中,學生主要通過網絡平臺觀看微課視頻,完成在線測試與練習,從而對所學知識與技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的時間、地點、進度都由學生本人掌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地觀看微課視頻,對于簡單的內容或已掌握的內容可以粗看或跳過不看,對于難于理解的內容或重點內容可以重復地觀看,學習過程中如仍有不解的問題,還可以在課程網站上隨時發(fā)貼與同學、老師討論?;氐秸n堂上,又能參與教師組織的小組討論,提出自己的問題,與同學們共同研討,教師也會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一對一的個別化指導,這些都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2)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學能力
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主要在課堂內通過教師講授,獲取知識與技能,在課后完成配套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課堂內所學內容,教學過程中雖然也有教師整體指導、個性化輔導等環(huán)節(jié),但學生的學習活動還是以教師的控制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翻轉課堂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活動放在課堂之外,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網絡學習資源自主地、能動地安排自己的知識學習、任務完成、問題解決等活動,其主體地位得以體現(xiàn),學的更主動、更積極、更有效[2]。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讓學生逐步學會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為學生走出校門之后的終身學習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3)有利于學習加強互動性學習
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課前精心設計每一堂課中學生的小組討論、小組匯報以及教師答疑與總結評價,相比于傳統(tǒng)教學,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更多面對面的溝通、交流、理解、啟發(fā)、補充、探討等學習活動,這樣教師與學生可以充分交流彼此的思想、情感和理念,共享彼此的觀點、見解和思路,不僅豐富了學習內容,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際交往、團隊合作提供場所。
4翻轉課堂教學舉例
學習課題:國防科技大學2014出版的《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主編莫平、黃瑞國等)中第三章“文字處理與編輯——Word2010軟件操作”,第一節(jié)“用Word2010制作產品介紹”。
試驗班級:14會計電算化3班
微課開發(fā):教師將本節(jié)所涉及的學習內容分解成十二個知識點,它們分別是:字體設置、段落設置、分欄設置、插入藝術字并設置藝術字格式、繪制文本框并設置格式、插入圖片并設置格式、插入形狀并設置格式、頁面設置及插入頁眉頁腳,將以上知識點錄制成微課上傳到學院的數字化網絡教學平臺(網址:rs.lcvc.cn)中的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網絡課程微課教學欄目。
課前自學:學生按教師要求,課前觀看相應的微課視頻,在網站的課程資源欄目中下載視頻中所涉及的教學素材,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嘗試在課外初步完成任務1 “制作產品介紹”。在視頻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自己的學習空間中做筆記,寫總結,在班級聊天室中提出學習疑問,完成本節(jié)任務的在線測試與練習。學生在課外利用網站資源學習的歷程與學習所花總時間,教師均可以在網站班級管理的后臺中查閱得到,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借助課程管理后臺及時追蹤每個學生在課外學習的狀況。
課上提升:在課堂中,小組交流課前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互相嘗試解答,之后小組代表匯報本小組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大家無法解決的問題,成員在用Word2010完成的過程中遇到疑惑,教師進行依依解答后,教師啟發(fā)學生繼續(xù)進一步修改 教材中“制作產品介紹”的固定排版,并加進自己獨有的設計想法,用Word2010的格式編輯達到圖文排版的更優(yōu)化和個性化。這與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不同之處在于,傳統(tǒng)教學中,僅在課堂上完成教材原有的“制作產品介紹”的固定排版,沒有進一步的個性化設計與修改,學生在個性化設計中,發(fā)揮了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在完成個性化設計中不斷地嘗試應用Word2010的格式編輯的各種工具,在應用中遇到的困難,能得到教師的及時解答,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鍛煉,重要的是翻轉課堂所花課內時間比傳統(tǒng)教學還少了一個課時。
總結評價:展示學生完成的具有個性化的“制作產品介紹”,師生共同總結任務中所涉及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教師最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與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表揚那些在“制作產品介紹”的排版中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5結束語
我們借助網絡平臺的微課資源,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之中,實踐表明,在操作性強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實施翻轉課堂是可行的,學生的自學能力、操作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主動學習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得以提升,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翻轉課堂能更好地滿足個性化學習,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占用太多學生課外時間、學校免費開放的機房有限、個別學生自覺性不夠的等情況。畢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我們只是做了有益的教學嘗試,只有不斷地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才能進一步完善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躍國, 張渝江. 透視“翻轉課堂”[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2012(3): 9-10.
[2] 李海龍, 鄧敏杰, 梁存良. 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應用[J].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3(9):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