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全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yōu)橥瓿梢欢ǖ膶W習目標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團體分工合作、互幫互助的共同學習形態(tài)。在小學教育中,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提高學習效率、建立學生之間團隊精神的學習方法,廣泛應用于課堂上。而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步入初級中等教育的過渡階段,合作學習也將是一個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出發(fā)點。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問題,筆者在此就將存在的問題展開一系列的策略研究,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數學 合作學習
一、小學高年級合作體驗學習的現狀
1.合作學習的模式生硬
(1)教師的理念陳舊
很多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過多地強調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沒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予學生,按照自己的固定教學模式,對分組合作學習生搬硬套,學習氣氛不夠活躍。因而課堂上預設有余,生成利用不足。
(2)課前的準備不充分
個別青年教師,因從教時間短,技能不夠嫻熟,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及能動性沒有做全面了解,在課堂上對合作學習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情況沒有足夠的應對經驗,往往就處于被動的處境。
2.合作學習的課堂組織無序
我們時??吹剑恍┬〗M學習活動表面上討論得熱鬧非凡,但仔細觀察會發(fā)現,他們的學習探討活動或偏離正題,或浮于表面,沒有進入實質性地探討研究。有些小組只有少數學生在認真思考,其余學生則做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而數學課程往往只有固定的答案,有些學生干脆坐等別人出結果。這種散亂的局面,使得合作學習效率低下,教師也只能按部就班地走完形式,就更談不上學生全面地獲得知識了。
3.評價機制不完善
合作學習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集體學習討論活動中,可并不是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均等。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而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回答問題結果的評價,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生對問題思考的評價,這樣勢必不合理。
二、合作體驗學習的策略
1.從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角度出發(fā),教師尤其是高年級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扮演好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評價者的角色,課堂的教學結構也會隨時發(fā)生變化,教師不再只是一個監(jiān)督者,還是一個學習過程的組織引導者。
(1)組建合作小組。成員通常按照優(yōu)、中、差及不同能力、成績等因素搭配,具有一定的互補性,按照“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平衡組合。
(2)搭建好合作平臺。這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如組員分工、教學材料分配、活動的規(guī)則準備等,做到統(tǒng)籌安排,運籌帷幄。
(3)處理突發(fā)事件。教師要善于預防并處理意想不到的事件影響,如成員間因規(guī)則間隙產生的矛盾爭執(zhí),當然也要注意觀察爭論的焦點及方向,如果利于學生的思考能力發(fā)展,就需要正確地引導。
2.合理分組,形成角色認知
每個高年級的學生隨著入學年齡漸長,他們所具備的知識技能水平就各有差異。教師綜合了他們的能力、特長等因素,按照協調互補的原則把學生以4到6人劃分為一組。也可根據班級人數適當調整,所劃分小組之間,具有均衡的可比性。合作學習開始前,就要對小組成員進行職責的明確分工。
3.遵循合作學習評價的原則
合作學習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更要發(fā)揮出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使學生能從中認識自我,發(fā)揮評價的教育指導功能,促進學生自省和自信的雙向發(fā)展,體現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實現評價方向多角度、評價方法多樣化。
(1)共同構建評價的思想。教師與學生共同確定評價內容和標準,在意見一致的基礎上,督促學生之間的相互約束以及自我約束,促使學生自我發(fā)展。
(2)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不應該以單一的學習結果去評價。每個學生的著力點不同,所以就不能僅僅以知識和能力的結果來下定論,更應注重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以及一般能力的體現。
(3)全面參與的觀點,提倡評價者和被評價者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要求評價者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尊嚴、隱私,雙方是平等的關系,而非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
(4)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相結合。
三、合作學習的實施要求
1.調節(jié)好小組合作體驗學習以及集體教學的時間分配。
2.在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上,應具備一定難度和挑戰(zhàn)性,這樣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與小組學習活動的激情,以及發(fā)揮學習共同體的創(chuàng)造性。
3.教師要根據課程需要,適時適當地引入激勵性評價以及競爭機制,讓小組間通過競爭,提高能力及團隊的凝聚力,個人及小組群體分享成功的快樂。
4.強調每個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質量,這是合作學習實效性的基礎。
5.注重小組研討的民主性、超越性。小組研討的民主性,表現在充分尊重與眾不同的思路和獨到見解;小組研討的超越性,則體現在作為學習的共同體所表現出的獨創(chuàng)性、創(chuàng)造性。
四、組織課堂討論、開展合作學習的實踐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多樣化的教學組織形式,既可以在全班形成開放快樂的學習氛圍,還在合作討論過程中培養(yǎng)了各小組團隊之間的凝聚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及學習興趣,促進大家共同進步。這為即將步入中等教育的小學高年級學生提供一個進步的機會。因此,開展小學高年級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曉鵬.關于教學中主體參與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4(05).
[2]熊加兵.新課程下數學學習論略[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03).
[3]趙水祥,王振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教育科學研究,200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