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美利
學生評教是許多學校的一種管理模式,但其并不很受教師的歡迎。問題不出在評教活動本身,而是在操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偏差。
評教目的要明確。學校通過學生對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德、能、勤、績等多方面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據此調整和改進學校的工作思路,幫助教師正確認識自我,更新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成績,這種做法是可行的,實踐證明也是有效的。但我們的校長一定要明確,教師是評教過程中的主體,缺少了他們的主動性,該活動就會步入歧途,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學生評教的目的是幫助教師本人改進工作,提高其自身素質。換句話說,就是幫教師“把把脈”,以便對癥下藥、治病救人,而絕非是“懲治”教師,出教師的丑。有的學校領導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用分數進行量化,全體教師進行排隊,張榜公布,甚至還公開批評那些分數低的教師,結果使許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
評教內容要完善。學生評價教師的內容應主要包括:教師的責任心、教學態(tài)度;教學語言是否精練;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是否使用諷刺、挖苦性的語言;教學方法是否科學,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能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如何,學生的道德品質方面得到了哪些提高,以及對教師還有哪些建議等。
評教方式要多樣。一是平日評教與期末評教相結合。對教師的評價不應只放到學期末,這樣即使發(fā)現(xiàn)了問題,也已于事無補,因此,應做到平日評教與期末評教相結合,重點放在平日評教上。二是問卷評教與談話評教相結合。通過不定期地與學生干部、學生代表座談,“隨意”地了解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比單純地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到的情況更具有真實性。三是具體評教與模糊評教相結合。評教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某位教師,也可以是向學生調查不良的教育現(xiàn)象。
評教結果要保密。對評教結果,學校只能把它看成是教師的隱私,不能公開。學校應把自己定位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座橋梁。對于情況屬實的問題,要采用適當的方式與教師溝通,幫助教師及時改進;對學生的合理化建議,要盡量給予滿足;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應給予答復。
(本欄責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