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宇威
“笑比哭好”,是電影《笑比哭好》的主題曲,也是世人公認和接受的有益身心的養(yǎng)生方式,諺語中“笑一笑,老來少”,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F(xiàn)代作家,“文革”前就遭批判的“三家村”“黑幫”之一的廖沫沙,到了“文革”,更是在劫難逃,洶涌而來的批斗和迫害非常人所能忍受。但生性堅毅頑強的他,卻以“最難過的時候,我就笑”的方式,來面對橫禍,從而精神不倒,終堅持到“撥開云霧見日出”。如果笑不起,可能他就難有出頭之日。他當時就以此勉勵自己的難友,“三家村”另一“黑幫”吳晗,遺憾,吳晗“笑”不起來,未能熬過那些年的腥風血雨。這比哭好之笑,雖不是由衷之笑,但也確是給自己強撐精神支柱之笑。這時,笑不僅是養(yǎng)生方式,更是一種生存智慧。
如此的生存智慧,不特智者,更多卻是窮人擁有。著名話劇演員于是之就說過,“窮人在哭的時候也像在笑”,這是他從自己貧窮的成長經(jīng)歷及成長時整個貧窮大雜院里的生存狀態(tài)體悟出的。這點,我的成長經(jīng)歷也可印證。我小時同外婆生活在一起,那時普遍收入低,又缺油少葷,那日子,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可整個雜院里卻常是融融樂樂的。雜院幾戶住家的廚房緊鄰,各廚房鍋盆碗盞聲相聞,大家嘴也不閑著,相互問詢在煮啥好的吃。回答都很風趣:煮紅薯的,總是答吃豬兒粑;煮牛皮菜(又名厚皮菜,主要是作豬飼料)的,往往答作吃水煮牛肉;煮白水蘿卜的,便是答作煮白肉吃。大家雖都心領神會,卻也會自然而然地噓出:“嚯,你還吃得好呢,簡直像在過年!”這時,作答的人總會再回一句:“嘖嘖,我是天天在過年,你們倒是年年過喲!”隨后,大家就哈哈地笑起來。這份樂天情趣,可把窮日子嚼淡,也給我苦澀的孩童生活留下溫馨的記憶。
這些笑,實際上是無可奈何打發(fā)貧窮的一種精神勝利法,是強顏作出的??赏瑯邮菑婎佈b笑,那些出于城府勢利甚或陰暗陰險用心的虛情假笑、脅肩諂笑、冷漠之笑、奸詐之笑、皮笑肉不笑、“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之笑等等,就是不可相提并論的另一回事了,這樣的笑,為人鄙棄,還得小心提防。
真正的笑,是內(nèi)心情緒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笑,是隨意的,不是刻意受大腦神經(jīng)指令的,比如開懷會心之笑、喜不自禁的笑、自鳴得意的笑以及愜意難禁的竊笑、憨態(tài)可掬的傻笑等,那不是做給誰看的,也不是為自己打氣而強作歡顏。愛不愛笑,常不常笑,這由個人的性格和笑肌發(fā)不發(fā)達所決定,該笑就笑,笑由他笑,屬個人私域,其本身,無所謂積極、消極,更談不上道德不道德。但是,這發(fā)于內(nèi)心自然的笑,有時也得經(jīng)由大腦管控一下,也就是得看場合。有道是,莫在失意人面前談得意事,在悲苦人面前,在沉重的時刻,在嚴肅的氛圍,在高壓的勢態(tài)下,即使有笑的因子,還是得克制住,否則,就是失態(tài),不合時宜,往往會觸眾怒,惹麻煩。
當年網(wǎng)傳的“譚笑笑”,在全民同悲的國殤之時,在迎接視察災情首長到來的肅穆時刻,他卻是一副“笑流了”的樣子,就是不合時宜。雖然事后他解釋:“我喜歡笑,常以笑來釋放內(nèi)心壓力;看到中央首長,就像孩子見到了娘,心里高興呀?!钡@實在難以自圓其說。從網(wǎng)上發(fā)布的照片看,他落在首長后面有點距離,既不是在向首長作匯報,更不可能與身邊的人笑談,大家都很嚴肅凝重,他卻獨自在笑,且笑得很得意,再是“孩子見到了娘”,在這揪心的時刻,在這唯災情是急務的場合,也應笑不起來,即使笑,也只能是苦笑,哭一樣的笑,絕不可能是輕松自如的笑。那么,其緣何“不合時宜”地笑?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恐是“因禍得?!钡母`笑,因為,不是地震,哪有如此風光事?由于太得意了,這竊笑竟無遮無攔地跑到了臉上。舍此,真不知該如何解讀“譚笑笑”。
自然,由于不明就里——也許是眾所周知的原因,“譚笑笑”這一失態(tài),終有驚無險,不但沒影響其官運,反而還升了。至于今天的落馬,那是另一回事,但也不期然令我們再次回想起其人當初那失態(tài)的不合時宜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