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
【范文欣賞】
病中情味——樹葉
蘇叔陽
我?guī)缀鯖]有想過,一片樹葉會有這么多的變化和色彩;我也從沒留心過樹葉對于樹枝的裝扮有多么豐富。第一次住院之前,活了五十多歲還沒有空兒整天瞧著同一根樹枝發(fā)愣。住進醫(yī)院,從春到夏,我守在一個窗口,盯著一根樹枝,從早看到晚。
春節(jié)剛過,暖風還待在老遠的南方。樹枝可是等不及了,它們急急忙忙攢足了汗水從根到梢讓自己活軟起來。病房里極靜,日日夜夜只聽得見窗外的風聲。北京的春天多風,過去令我厭煩,可此刻卻盼著有樹枝在風中敲打窗戶。在靜靜的病房里,風聲就變成了命運交響曲。樹葉、花蕊就是生命的精靈。它們每天探頭探腦地從窗外向我問安,我還好意思不給它們一臉好氣色嗎?我還好意思不使勁兒地活著,一天天結(jié)實起來嗎?
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管楊蕊叫“楊樹狗子”。那時淘氣,撿起落在地上的楊樹狗子,插在鼻孔里成為兩綹紫檀木色的胡須,背著手在人前走來走去,神氣一番。那時候說什么也想不到自己會老,更想不到自己老了會成什么模樣兒。才多少時候,咔噔一下,我老了,滿頭華發(fā),嬰兒似的躺在病床上望著窗外的楊樹狗子。
終于聽見了沙沙的春雨聲。往日里春雨真的像聽不見了,因為哪怕是再細微的市聲也蓋過了春雨潤物的聲音,可是今兒聽到了。不知為什么,竟會有淚珠爬上了我的睫毛。
從知道自己得了兇險之病起,我可是沒掉過眼淚呀!我知道掉眼淚沒用,病不怕這個。可為什么外頭下起雨,我眼里卻濕漉漉了,是春天惹的禍,它讓我想從病床上跳起來去外頭淋一淋。從今兒起我當更喜歡春雨。
當葉子像嬰兒般攥著拳頭的時候,我被推進了手術(shù)室,去經(jīng)歷一番大限的預演。當我從麻醉中醒過來,伴著劇痛,窗外又飄進滴滴答答的春雨聲。這一回,雨打嫩葉,聲音更好聽,弄得我簡直不敢呻吟,怕這呻吟攪亂了生命的樂章。
3天以后,在一片樹影婆娑中,我被護士推著走過春天的樹下,回到我的病房,歪頭往窗外一看,好家伙,齊刷刷一排小巴掌似的楊樹葉子在窗外招手。
Z醫(yī)生告訴我,在那間病房的窗外,有一對筑巢的喜鵲,正在加緊工作。我忍住痛,一步步蹭向那間病房。那屋里的病友和我一樣,都招惹上同一病魔。
過了些日子,Z醫(yī)生告訴我,小鳥出來了。我急忙去看,只見樹葉間,一只大鳥飛來,在那鳥巢中齊刷刷伸出4只張大的鳥嘴。就在這一天,那屋的病友去了,走得匆匆忙忙。也許在最后一刻,他也瞥見了那剛剛出世的小鳥,他帶著生命的禮贊走向另一個世界。
我知道,病房里最強烈的情緒便是對生命最濃最執(zhí)著的愛與追求。過去我以為醫(yī)院總與死亡掛鉤,現(xiàn)在我明白了,沒有對生命的熱愛,就沒法兒整天面對死亡。樹葉、小鳥、雨水、風聲,所有從活潑的世界捎來的信息,都給人生以力量,讓死亡倒退。我知道我正在步入老境,但老并不意味著對生活失去興趣。生理的衰退遠不如心理的老化可怕。
當窗外的樹葉終于搭起一片濃蔭時,我走出了醫(yī)院。痊愈與否,交給自然,交給命運,我擁有的是自信與期望。就算是夢想,難道我沒權(quán)利做個好夢嗎?就算我是根干枯的枝條,畢竟度過了所有的季節(jié),不論是翠綠還是枯黃的樹葉都會在我的枝頭裝點出一幅好的風景。
(摘自《青年文摘》)
【亮點借鑒】
這是一篇充滿生活哲理的記敘文。文章以病房為活動中心,以病房外的樹葉為描寫對象,用以小見大的方式,通過描寫那可愛的葉子及樹上鳥兒的活動,反映出一種對生活、對生命的深深的感悟。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會給我們帶來感觸,那一片片嫩葉,正是承受著不斷地風吹雨打之后才最終在窗外搭起一片濃蔭;那四只小鳥,正是生命在新陳代謝中不斷延續(xù)的標志。文章語言深沉含蓄,生動地表現(xiàn)出作者內(nèi)心深處豐富的情感。
《病中情味——樹葉》的結(jié)構(gòu)清晰,層次分明,主要是采用了按空間順序?qū)懽鞯姆绞?,具體來說是圍繞“病房——故鄉(xiāng)——手術(shù)室——病房”展開的:
一是以病房為觀察點展開。作者因生病住院,守在一個窗口,盯著一根樹枝,從早看到晚,承受著病痛的“我”對生命總是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的。同時以生動的筆觸引出樹葉對病房里的人的情感。
二是以故鄉(xiāng)為著眼點敘述。作者在住院時,展開聯(lián)想,地點由病房延伸到故鄉(xiāng),想起小時候撿“楊樹狗子”的情景,引出時光易逝的感慨。
三是以手術(shù)室為沉思點鋪開。作者由聯(lián)想回到現(xiàn)實,地點由病房來到手術(shù)室,通過自己的觀察,描寫春雨中的樹葉,抒發(fā)了自己對生命獨特的感悟。
四是以病房為終極點點睛。作者返回病房,以時間為順序展開敘述,先是寫雨打嫩葉,葉在承受中發(fā)出的那種好聽的聲音,營造出的特殊意境,帶給人的是一種特殊的情感,為下文作好了充分的準備。然后通過寫一個病友的去逝,引發(fā)了冷靜的反思,也揭示出深刻的生活哲理。
全文結(jié)構(gòu)清晰,條理分明,真實地表達了作者思想情感發(fā)展的脈絡(luò)。在敘述中,文章以空間順序展開,這樣有利于作者從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去觀察事物,是所有順序中最合理的順序,這樣能讓記敘打破平鋪直敘,制造波瀾,顯得有條理,有層次,更有利于情感的抒發(fā)。
【文題設(shè)計】
閱讀下面材料,然后根據(jù)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有無數(shù)個美妙的瞬間,瞬間展示的是拼搏的汗水,隱藏的是過程的艱辛,蘊藏的是情感的積聚。一瞬間,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可以凝聚永恒。同時,只有善于捕捉和感悟生活的瞬間,人生才會變得豐富而精彩。
那么你和“一瞬間”有哪些故事或經(jīng)歷呢?請結(jié)合個人成長經(jīng)歷,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新作呈現(xiàn)】
一瞬間,我震驚了
胡東森
“噓——噓——”高昂的哨聲在川流的馬路旁響起,似雄鷹高昂的叫聲劃破寧靜的天空,帶著滿腔的壯志。坐在教室里,我心想這么熱的天,光是蟬鳴聲就夠受的了,這是誰這么無聊,居然還吹起了哨聲。
背起書包走出了學校,在校門,“噓——噓”那哨聲又很“不識時務(wù)”地響起了。抬起頭,猛然發(fā)現(xiàn)哨聲的源頭正在我的正前方,放眼望去,前方是一個中年男人推著輪椅在走,口里就銜著一個銀白色的哨子。他左腿邁出一步,右腿就倚著輪椅挪動一步,似乎是殘疾人,我心里有些愧疚了,畢竟他是殘疾人,我剛才還那么想。
我快步超越了他,坐車到大禹書店去買書,大概半個小時后,在書店門口,耳邊又響起了那熟悉的哨聲,一聲一聲鏗鏘有力,頓時我不得不肅然起敬,因為此時溫度有30度以上,況且這里離學校已經(jīng)是很遠很遠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這時我才注意到他。他赤裸著上身,皮膚已經(jīng)被太陽曬得黝黑,背上一條條汗成股地往下流,頭上似乎在冒著煙,下身穿著一條灰白色的短褲,腳上踏著破爛的拖鞋,依舊是手扶著一個輪椅,輪椅上放著一個水瓶,瓶里的水已經(jīng)快見底了,還有一件紅色的衣服遮住了半個瓶身。
“噓——噓”哨聲!對,是哨聲!銀白色的金屬外殼在陽光下發(fā)出耀眼的光芒,亦如他那顆堅強的心。左手扶在輪椅上,先是左腳邁上一步,然后倚著輪椅輕輕地挪動一步,一段路程后便會響起一陣哨聲,“噓——噓——”。
看著他遠去的背影,看著他艱難的步履,我震驚了!那是一股怎樣的力量支撐著他敢于走下去,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他不倒下去?一步一步是怎樣走完那段路程的?我想今天他是這樣,昨天,前天……必然也是這樣,風雨無阻。還有那一聲聲堅定的哨聲是為了提醒行人,還是為了鼓勵自己?這條路上有他滴落的汗水,有他蹣跚的身影,更有他強大的信念。即使不知道他的信念是什么,但是他的行為足以讓我肅然起敬,讓我震驚!
如今,回到學校,坐在高三的教室里,“噓——噓——”那一聲聲哨聲依舊在我腦海里蕩漾,不斷刺激著我的神經(jīng),心中依舊是震驚!我想生活便是如此吧!當你的信念足夠強大時,做出來的事也會震驚每一個人。
[點評]這是一篇充滿真情實感,層次分明的記敘文。文章關(guān)注生活,以哨音為線索,以空間轉(zhuǎn)化為寫作順序,通過“教室——校門——書店——教室”不同的觀察點,以蒙太奇的手法描摹了一個為信念而生的人,細節(jié)真實,感悟深刻。采用地點變化的方式敘述,既能讓敘述打破平鋪直敘,制造波瀾,又能讓敘述顯得有條理,有層次,情感更有利于抒發(fā)。此外,文章在選材上注重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注意情感的提煉與生發(fā),起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作者單位: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