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瑩
摘要:本文對張愛玲小說《金鎖記》中的語言風格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加深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加深對張愛玲小說創(chuàng)作的理解。
關鍵詞:《金鎖記》 語言風格 張愛玲
引言
《金鎖記》是張愛玲剛涉入文壇時候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一面世就受到讀者的關注,這部作品最大的成就,并不只是她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節(jié)的構思,更是因為這部作品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獨特的語言風格,使得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得到展示,使得作者以及作品的魅力都得到讀者青睞。在這部小說中有很多個性化的語言,從一個深度的視角出發(fā)對人性的狀態(tài)進行了挖掘,而且加上作者對各種現(xiàn)代化語言的應用,使得人物形象變得十分形象具體,變得十分有活力,也打造出十分完整的人物形象,通過情境化的語言藝術,使得作品的內涵有了很大層次的提升。此外,作品中還使用了很多音樂性和色彩性的語言,使得小說更有活力,這部作品中的語言藝術,成為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的一個研究重點。
一、《金鎖記》簡介
《金鎖記》成稿時間為1943年,那是張愛玲剛開始進入文壇的時間,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因為是一個殘疾人的妻子,因此他在姜家度過了欲愛而不能愛的三十年,這三十年的時間對她的財欲以及情欲都是一種壓迫,最終使得她的性格被扭曲,變成另一個十分乖戾的人,甚至在精神上出現(xiàn)一些不正常的行為,對兒子的婚姻進行破壞,使得兒媳被折磨至死,也拆散了女兒的愛情?!?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边@句話是對七巧這一生一個很好的概述。
在這部小說中,張愛玲刻畫了一個在現(xiàn)實社會中被壓迫得十分嚴重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兩性心理的基本意蘊。在她生活的時代,這是一種十分前衛(wèi)的思想,這種思想是不被社會欣然接受的,然而她的小說卻使得世人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拉開了兩性世界溫情脈脈的面紗。七巧這個在外人看來有些瘋瘋癲癲的女人,卻被作者稱作是她的小說中唯一的一個英雄,在張愛玲看來,七巧擁有著“一個瘋子的審慎和機智”,她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病態(tài),其實是為了報復那個曾經(jīng)傷害過她的社會,因為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但凡是有一些新想法的人,最終都是會被這個社會所埋沒的,是這個社會壓迫的,因此他們只好起來反抗這個社會?!督疰i記》在敘述體貌上還借鑒了民族舊小說的經(jīng)驗,明顯反映了類似《紅樓夢》之類的小說手法,展示了都市生活中的人們究竟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姿態(tài)進行生活的。
二、《金鎖記》中的語言藝術
(一)現(xiàn)代化語言的表現(xiàn)
在張愛玲的小說作品中,現(xiàn)代化語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由于現(xiàn)代化語言的應用,使得張愛玲的小說作品具有更加顯著的個性特征。在這部小說開始的時候,就利用下人之間的對話,使得讀者可以對姜氏家族的人物關系和情況進行了解,作者并不是親自用文字來敘述這些復雜的關系的,相反是通過他人的對話來完成這一敘述,對七巧的出身和低劣地位進行了闡述,這使得讀者可以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準備。在一番鋪墊后設置了七巧出場的畫面,對于七巧在辦事過程中的態(tài)度以及行為方式的描繪,作者并沒有使用大量的筆墨,相反,只是簡單地使用了一些詞句來進行描繪,從而使得讀者對這些形象有了更深的了解。比如丫頭小雙對鳳蕭說道:“你可別多嘴和你主人說二奶奶什么事,她家是開麻油店的”,鳳蕭反駁道:“當然,我們主人雖然不是大戶人家出來的,身份不算尊貴,可也不算下級階層?!痹谘诀邆兊膶υ捴校咔傻男蜗笠哺有蜗缶唧w、更加豐滿,但是真正引人注目的,還是她出場的時候,對她的直接描繪。她很自然地為自己在宴會上的遲到找到了一個理由,不僅為自己的遲到找到了可以免于責怪的理由,而且還給姜家的人打了一耳光,她說自己被分到的是一個沒有光線的房間,在這樣的房間中,看不見外面的天色導致遲到也是無可厚非的。七巧給自己設計的開場白很合乎她的個性特征,她并不是一個愿意委屈自己的人,不愿意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因此即使在自己無力進行反抗的時候,自己也應該要用盡力氣給出一點反抗。在對七巧的出場進行描繪的時候,運用了很多現(xiàn)代化語言來描寫曹七巧的心理活動歷程,作者想要給讀者呈現(xiàn)出一個比較完整的人物形象。這種現(xiàn)代化語言的應用,在曹七巧和情人季澤斷絕關系的時候也有應用,那時候七巧已經(jīng)獲得了姜家的很多財產(chǎn),也搬出了姜家的大宅,情人的到來顯得一切都是那么圓滿,她以為自己的情人是為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才遠道而來,但最終從情人口中得到的卻不是她想要的結果,情人不過也是為了財產(chǎn)而來,他對她的接近以及欺騙,都是因為錢財。這使得七巧感到十分驚愕,也十分悲痛,最終她還是選擇要與他分開,她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愛,以為可以通過情人來得到,但是在最后的生活中卻發(fā)現(xiàn),自己這一生是得不到什么感情的?,F(xiàn)實中的打擊使得七巧的性格也逐漸發(fā)生改變,她的性格出現(xiàn)扭曲也是由于現(xiàn)實生活逼迫所致,由于被生活所欺騙,所以她也要以破壞他人的幸福來獲得心理上的安慰,這才導致了她的悲劇人生。
(二)個性化敘述語言
曹七巧是張愛玲傾心打造的一個角色,這個角色是她認為的唯一的英雄,也是這部小說中的一個核心人物,為了將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體現(xiàn)出來,作者使用了很多個性化的語言對其進行描繪,對她的行為特征進行敘述,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眼前就浮現(xiàn)出一個真實、蒼涼的人物形象。對于曹七巧所面對的困境,作者毫無保留地進行描繪,雖然只是生活在下層階級中的人,但是在大哥的幫助下也可以進到當時的豪門姜家,但是進入之后卻迎來了無休止的斗爭,婆媳之間的矛盾,妯娌之間的斗爭,與兒女之間的沖突伴隨著她的生活,這些不會停止,而且會成為改變她生活的重要因素,七巧偏偏是一個具有新潮思想的女性,對于她而言,不喜歡傳統(tǒng)封建的禮制,不喜歡被封建束縛,更不喜歡傳統(tǒng)封建的生活,因此她為了自己的生活,要開始對傳統(tǒng)的生活進行反抗,這使得她的生活出現(xiàn)了改變,因此逐漸成為家人眼中的反叛者角色,當她的公公和丈夫去世之后,她就帶著一筆財產(chǎn),帶著自己的兒女離開了姜家,她想要自己幸福的生活。即使獲得了物質生活,但是她最終還是得不到精神上的滿足,當她的情人出現(xiàn)的時候,也是給她最大打擊的時候,她的情人并不是為了她而來,而是為了她的錢財而來,這使得她感到十分悲傷,以為自己可以托付終身的人,最終也抵不過世俗,于是她把最后的愛情重重地摔下去。正是由于這一事件的誘導,七巧的性格已經(jīng)被扭曲,在金錢以及情欲的壓迫下,七巧逼死了自己的兒媳,阻止自己的兒子獲得幸福,對女兒的婚姻也進行干擾,作者使用了一種看起來十分冷漠,但是十分具有個性張力的語言對這個在封建社會中尋求自我出路的女人的一生進行描繪。
七巧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代表,她的個性特征本來就是十分典型的,因此才使得張愛玲的描繪更有基礎,作者的語言才有更大的用處。讀者在欣賞《金鎖記》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從作者個性化敘述語言中獲得角色的定位和人生的感悟,減少了對七巧的所作所為的評判,使得張愛玲可以借助語言的力量將人們的態(tài)度拉回來,使得讀者對于七巧的感情可以成為一種同情以及悲嘆。
(三)情境化藝術性語言
在這部作品中,藝術性語言的應用更是一個十分出彩的地方,藝術性語言使得這部作品的內涵得到了體現(xiàn),使得作品本身的藝術內涵有了更深的體現(xiàn)。七巧坎坷的一生已經(jīng)給這部小說奠定了一種悲涼的氣氛,藝術性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色彩特征,則使得人物的可塑性更強。在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張愛玲將情景化的藝術語言融入進去,使得整部作品中的變化更為流暢,把小說主題烘托出來。外界環(huán)境的雍容華貴與人物內心的孤單落寞是一種強烈的反差,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對藝術性語言應用的結果,音樂藝術同樣是藝術領域中至關重要的一類,音樂性語言在小說中的應用使得小說作品的層次又一次得到提升,使得讀者的感官有了全新的體驗。這些都與張愛玲從小接受中國古典藝術培養(yǎng)有很大的關系,在作品中可以看到疊音詞和擬聲詞,這是作品中的一道風景,張愛玲使用疊音詞來營造形式上的整齊氣氛,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有更強烈的韻律感,有更好的閱讀體驗。比如“七巧微微低著頭,沐浴在閃閃的光輝中,細細的音樂、細細的喜悅……”這是對七巧第一次體會到愛的感覺的時候的描寫,疊音副詞的應用,對人物的內心世界也有很好的體現(xiàn),使得讀者可以對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從而使得讀者獲得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結語
張愛玲在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據(jù)十分重要的地位,《金鎖記》作為張愛玲最負盛名的一部代表作品,無論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還是在情節(jié)的構造上,都是十分成功的,在這部作品中,更是體現(xiàn)了張愛玲獨特的語言風格,在作品中,無論是情境化語言的應用,還是個性化語言的掌控,都體現(xiàn)出張愛玲對語言的駕馭能力。語
參考文獻
[1]朱一紅.對張愛玲《金鎖記》中曹七巧的女性主義解讀[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6(03).
[2]孫玉君.作家本意與文本本義——從《金鎖記》的“文不對題”說起[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3).
[3]王靜,王玉琴,劉桐彤.解讀張愛玲——論《金鎖記》的敘事藝術[J].名作欣賞,2005(08).
[4]王瑩.論《金鎖記》主人公宿命抗爭的絕域之路[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2).
[5]布小繼.《金鎖記》改寫改譯的曲折歷程及其分析[J].文山學院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