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佩君
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學生拼音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今后的學習。雖然新課標從識記、拼讀和書寫三個方面大大降低了對拼音教學的要求,并且從教學時間和內容的安排上分散了教學的難點。但由于漢語拼音本身太抽象、單調,學生學習起來仍然感到困難、枯燥。如何突破拼音教學的難點,變抽象為形象?如何利用小班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和諧親切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會拼音,認識詞語,訓練說話,做到一舉三得?為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習
新入學的兒童,對學校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于是我?guī)е?0個孩子參觀了學校的每一個角落,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看警示牌、宣傳窗、班級招牌等,認識的字請他們大聲念出聲,能讀的小朋友別提有多得意,不會讀的只能跟著念,求助的目光企盼地望著老師。之后,我把他們帶進教室,教室的后黑板上也寫滿了字,讓他們試著念念,他們一個個都搖頭以示不會。老師順勢誘導:“小朋友,你們想認識很多字,讀很多精彩的故事嗎?”學生歡呼雀躍:“想。”“那么,從今天起老師就帶你們走進拼音王國,去認識一個個拼音娃娃吧!”邊說邊在黑板上畫了三座城堡:聲母城、韻母城、整體認讀音節(jié)城。學生看著黑板上充滿童趣的圖畫,個個躍躍欲試,恨不得一下子就進入這個美妙的城堡世界之中。
二、編寫兒歌,趣味學習
孩子們喜歡朗朗上口的語言,不知不覺中留下記憶。于是,我對每個單韻母和聲母都編寫順口溜,使枯燥的符號充滿詩情畫意。
兒歌的編唱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下,漸漸地,孩子們也摸清了規(guī)律,學會模仿自編一些淺顯易懂的順口溜,邊拍手邊念唱,老師相繼鼓勵。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變枯燥乏味的學習為趣味學習,而且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
三、動手操作,形象學習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容易在視覺的刺激下引起注意,用實物來幫助學生掌握某些字母的音和形,其效果將出人意料。例如,教學聲母“t”“f”時,可選用一把長柄傘作教具,傘柄朝上是f,傘柄朝下是t。又如b、p、d、q幾個聲母的區(qū)別是個難點。于是就讓學生用手勢幫助記憶。左手四指緊握,拇指翹起,手心向上是b,手心向下是p,右手四指緊握,拇指翹起,手心向上是d,手心向下是q。另外還利用小學生好動的特點,以小組為單位,讓他們用一條線,幾根小棒,或橡皮泥擺一擺,邊擺邊念順口溜:“右下半圓bbb,左下半圓ddd,右上半圓ppp,左上半圓qqq。”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讓學生形象直觀地區(qū)分它們的不同之處,牢固地記住了這些易混淆的字母。
四、創(chuàng)編故事,激情學習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個童話的世界,在他們的眼中,每個拼音都有著神奇的經(jīng)歷,有限的圖片有著無限的內涵。而聽故事又是他們最喜歡的事情之一。新教材中,每個字母都配有表音、表形的小圖片,很多練習拼讀的音節(jié)也配有圖片,這些圖片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形象生動,小巧有趣。在起初的幾節(jié)拼音課上,我將新授的拼音編進童話故事中,作為有生命的朋友帶給大家,孩子們可感興趣了。漸漸地對拼音故事躍躍欲試。于是我鼓勵孩子們用這些圖片編故事。教學時,我先讓他們看圖說一兩句話,用上旁邊的字母或音節(jié),然后用一組圖片編故事,結果一個個精彩的拼音故事就這樣產(chǎn)生了。如,在教學ie、üe、er一課時,有一學生是這樣編的:夏天的夜晚,一輪彎彎地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我的爺爺坐在椰子樹下乘涼,樣子可悠閑啦!躺椅搖啊搖,竟然戴著耳機聽越劇,嘴里還不時地哼啊哼,連蝴蝶喜鵲也來湊熱鬧啦,圍著爺爺跳起了圓舞曲。幾幅毫不相干的圖片,經(jīng)過孩子們充滿智慧的想象,組成了一個個閃爍著童真、童趣的小世界。這是孩子們對字母音形深刻感受內化后的外在表現(xiàn)。在這快樂的小世界中,孩子們快樂地想象,快樂地講述,快樂地欣賞,一遍又一遍,能不掌握嗎?
五、及時反饋,鞏固學習
“反饋”指的是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反饋。信息反饋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第一是教師必須了解目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同時設法把全面評價情況反饋給學生,第二是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使學生能夠及時地調整學習過程,也實現(xiàn)了師生的交互。理想的信息反饋具有三個特征:一是及時性,是指信息的反饋要迅速;二是準確性,是指老師能不能取得正確的學生學習情況,并把準確的、正確的東西反饋給學生;三是相關性,是指老師目前提供的東西與學生的知識是否相關。通過反饋信息調整教學進程,從而提高教學針對性,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目的;從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歷史來看,無論是行為主義、建構主義,還是社會互動學習理論,都非常強調信息反饋。
拼音教學更注重及時反饋,而且要縮短反饋的周期。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小班的優(yōu)勢,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發(fā)言正音的機會,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評價,學會指正。學習字母和拼讀齊頭并進。例如。在教學聲母bpmf這一課后,把能和它們相拼的音節(jié)標上聲調組成詞,刻印在一張練習紙上,讓孩子們拼讀。先讓學生自己練拼,再在小組里讀,晚上回家在家長面前讀,第二天在老師面前過關。一課一張鞏固練習紙,紙上全是相關的音節(jié)。一次次的反饋讓學生加深了記憶,既訓練了拼讀,又積累了詞語,豐富了語言。同時還實行分層教學,鼓勵一部分學生先運用直呼的方法,當孩子們第一次從口中直呼音節(jié)時,他們興奮地大喊:“我會直呼了!”每當孩子們熟練地讀完一張寫滿音節(jié)的練習紙時,我都會獎給他們一朵小紅花,看著競賽欄上越來越多的小紅花,孩子們對學習拼音更來勁了,你追我趕生怕落后。在拼音教得差不多時,我鼓勵學生看注音讀物,發(fā)動家長捐款買書成立圖書角。每當中午,孩子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饒有興致地讀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那時,他們深刻地體會到了拼音字母多神呀!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盧姆承認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參差不齊的。這并不是某些學生沒有學習能力,而是學習的傾向不同。“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相信所有的學生都有能力掌握一項學習任務?!庇捎诜答伡皶r,對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了及時的補救,終于使這些學困生也不曾掉隊,比較熟練地掌握了漢語拼音這個基本工具,在學習生涯中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