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紅艷
漫漫教學路,悠悠慈母心。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八年,目睹過小學生為作文無從下手而抓耳撓腮的情景,眼見過教師為作文教學傷透腦筋、煞費苦心的苦惱。于是,我?guī)捉?jīng)探索,為作文教學尋求良藥。下面不擇淺陋,談談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方法。
一、先觀察后寫,寫眼中所見
在小學生的眼中,世界是多彩的,生活是多彩的。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生活,從生活中捕捉靈感。這樣,寫作時才不會東拼西湊,無從下筆。如,在教學《我喜歡的小動物》時,我提前兩周布置任務,讓學生觀察小動物的外貌特征、生活習性等。寫作時,學生得心應手,一只只可愛逼真的動物形象躍然紙上。小動物的特點,也寫得真實具體。如,一個學生寫的《我家的小牛娃》中,有這樣的句子:“小牛娃的兩只角就像兩根樹枝,眼睛就像兩顆深藍色的寶石,尾巴就像一條小鞭子?!弊掷镄虚g,流露出了對小牛的喜愛。
二、先繪畫后寫,寫畫中所畫
作家秦牧曾說過:“繪畫可以說是用線條和顏色來表現(xiàn)的文學,文學也可以說是用文字來表現(xiàn)的繪畫?!钡湍昙墝W生想象豐富,喜歡涂涂畫畫,他們主要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來思維的。把抽象的作文訓練和形象直觀的繪畫結合在一起,既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興趣,又給他們提供了鮮活的素材。由畫到文,是一種思維向語言的轉化,在轉化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表達能力。那些充滿童真、童趣的繪畫作品,洋溢著兒童純真、質樸的天性,又何嘗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呢?因此,我在教學寫景作文時,主張他們先畫后寫,使作文教學化難為易,同時,也達到了語文課程中要求的課程整合。如,在教學《家鄉(xiāng)的春天》時,我讓他們先畫出家鄉(xiāng)的春天。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不一會兒工夫,一幅幅充滿著生機和活力的圖畫展現(xiàn)在我眼前。蔚藍的天空、火紅的太陽、展翅高飛的燕子、嫩綠的柳樹、粉紅的杏花、蘇醒的土地、播種的農民,盡收眼底。這時,我指導學生先欣賞畫,從中總結出代表春天景象的詞語,如萬物復蘇、萬象更新、柳綠花紅等。然后指導他們有條理地描述畫面,同時嘗試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如:柳樹姑娘搖著綠色的長辮子,杏花張開惺忪的睡眼,望著這個嶄新的世界。在描述的過程中,學生迫不及待地就要進行習作。果然,寫出來的文章,令我耳目一新,使我非常震驚。有學生寫出:“我愛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的春天。我要努力學習,將來把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麗?!倍潭痰膸拙湓?,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及建設家鄉(xiāng)的決心表露無遺。通過學生的描寫,我仿佛漫步于春天的原野,聽到了百靈鳥婉轉的歌聲,聞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我感受到的不僅是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無限活力,還有學生對春天的熱愛和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同時,一種勝利的喜悅涌上心頭,還有什么比看到他們快樂地學習更令人感到愉悅和欣慰的呢?
三、先體驗后寫,寫做中所感
生活是一切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貼近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是書寫生活的活水。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常常有一些學生因為缺乏生活體驗,遇到作文題目盲目應付,胡編亂造,寫出的文章空洞無味。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主張學生先做后寫。如,在教學《我學會了×××》,這個半命題作文時,我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生活需要,先做后寫。任務布置了以后,學生有的學做風車,有的學洗紅領巾等。在習作中,他們不僅能寫出做的詳細過程,還能從中得到感悟。有的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有的得出了結論:“只要用心做,沒有做不好的事?!边€有的學生,從洗紅領巾中感悟到了父母的辛勞,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為父母分擔家務。寫的是真人真事,真情實感,易于打動別人。
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雖然層層險阻,但只要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指導學生,就會沖散霧靄的彌漫,為作文教學撐起一片晴空,使學生“守得云開見日出”。只要多動心思,作文中的種種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就會使學生筆下生花,字里行間充盈著迷人的芬芳。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