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軍
(文昌市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海南文昌 571300)
摘 要 以上海青為試驗材料,研究在沙壤土條件下,用緩效氮素和普通尿素對上海青的肥料效應。結果表明:(1)上海青生物量隨施用普通尿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隨施用緩效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減少,處理4的上海青生物量最高;(2)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都低于國家蔬菜熟食標準,符合國家蔬菜安全生產要求,隨純氮(N)用量的增加,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積累也增加,以處理4的硝態(tài)氮含量較高;(3)不同氮肥處理所吸收氮的量都比空白高,對氮肥利用率最高是處理5,各處理間氮肥的利用率均有明顯差異。本研究探討通過普通尿素和緩效尿素處理,對上海青產量、硝態(tài)氮含量、肥料利用率等的影響,這對指導當地在上海青的生產過程中不同氮肥的合理施用有指導作用和實際意義。
關鍵詞 上海青 ;緩效氮素 ;利用率 ;品質
分類號 S636.9
隨著我國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以及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逐漸重視,無公害農業(yè)、綠色農業(yè)相繼產生并不斷發(fā)展,以達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滿足人類健康的阿雙重要求。但目前綠色蔬菜生產中,仍然存在著追求產量,盲目大量甚至超量施用氮肥的現象。氮肥的品種和供應對植物的產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1]。在氮肥用量方面,NO3-的含量隨氮肥施用量和土壤供氮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王朝暉等[2]人的研究表明,適當基、追肥的混配比例是控制蔬菜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的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提高基肥在總施肥量中的混配比例,能夠大幅度地降低所收獲的蔬菜體內硝態(tài)氮的含量。2種氮肥不同用量與土壤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以及蔬菜中硝酸鹽含量呈正相關[3],大白菜的N吸收量隨生育期逐漸增加[4]。本研究采用田間試驗法,研究了不同氮肥配比用量在上海青上的產量效應,及其品質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材料與試驗地點
供試作物為上海青,供試氮素為普通尿素(含氮46%)和緩效尿素(含氮38%)。試驗地點在文昌市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學基地。
1.1.2 試驗土壤肥力基本情況
供試土壤為沙壤土,其有機質含量8.9 g/kg,堿解N 23.6 mg/kg,速效K 68.9 mg/kg,速效P 16.8 mg/kg,pH為5.65,土壤肥力相對比較低。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采用小區(qū)設計,每小區(qū)面積為5 m2(寬1 m×長5 m),共設7種處理,每處理1畦,每畦高0.1 m×寬1 m×長5 m,進行3次重復,試驗所用的不同氮素分別來自普通尿素(含氮46%)和緩效尿素(含氮38%)。施肥分為基肥和追肥兩種方式進行,各占施肥總量的50%,追施方法是用普通尿素兌水稀釋澆施,分別在3月25號和4月13號追施,試驗設計如表1。
1.2.2 試驗管理
2011年2月20日播種,播種方法是點播,株行距0.1 m×0.1 m,每畦播441個點,每個點播5粒種子,2月24日出苗,出苗后10 d定苗,每點留苗1株,均選大小均勻的苗,4月25日收獲。生長期共65 d。播種后每天早上10:00和下午4:30各澆一次透水;出苗后每5~7 d噴一次殺蟲劑和殺菌劑防治跳甲和各種病害;及時松土和人工除草。
1.2.3 測定內容
硝態(tài)氮含量的測定[5]。全氮量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生物量的影響
與對照相比,施用普通尿素處理上海青的生物量明顯增加了,并且各處理上海青生物量存在明顯差異。獲得上海青生物量最高的是處理4,為245 962.95 kg/hm2,處理3次之,最低的是處理2。從試驗結果表明,在適當的施普通尿素氮肥范圍內增加普通尿素氮肥的施用量,能保持上海青的生物量大幅度增加,但當普通尿素氮肥施用過量,達到產量增加的潛力限度時,作物過多吸收的養(yǎng)分可能就成為一種奢侈吸收,不但造成養(yǎng)分浪費,還不會增加上海青的產量,甚至會對上海青產生負面影響。
在緩效氮肥處理之間上海青的生物量也存在明顯差異。獲得生物量最高的是處理5,為161 680.8 kg/hm2,處理6次之,最低的是處理7。試驗結果表明,在試驗用量范圍內施用較少緩效尿素就能獲得較高上海青的生物量,經濟效益增加顯著。
2.2 對全氮含量的影響
從試驗可以看出,以普通尿素處理時,上海青體內全氮含量最高的是處理3,為41.64 g/kg,處理4次之,全氮含量為41.50 g/kg,處理2最低,全氮含量為21.80 g/kg。試驗結果表明,施用普通尿素處理時,各處理間上海青體內氮的含量隨施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多。上海青是屬于喜氮蔬菜,在一定范圍內施用的氮素越多,通過吸收在上海青體內的積累量就越多。
施用緩效氮肥處理時,試驗結果表明,上海青體內全氮的含量隨施肥量的增加而減少。以處理5的全氮含量最低,為42.55 g/kg,處理7的次之,全氮含量為48.44 g/kg,處理6最高,全氮含量為51.62 g/kg。由于緩效氮肥釋放的速度較慢,加上上海青的栽培時間較短,這對上海青體內全氮的積累有一定的影響。
2.3 對硝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
氮素肥料的施肥量對硝態(tài)氮含量有很大的影響。施用普通尿素處理時,各處理間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的增加量發(fā)生變化很大,處理2的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為91.30 mg/kg,處理3的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為574.91 mg/kg,比處理2的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了483.61 mg/kg,處理4的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為748.13 mg/kg,比處理3的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了173.22 mg/kg,比處理2的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了656.83 mg/kg。從試驗結果表明了,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的積累隨試驗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施用緩效氮肥處理時,各處理間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量變化幅度不是很大,處理5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最低為603.25 mg/kg,處理6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為716.05 mg/kg,比處理5的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了109.80 mg/kg,處理7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為701.44 mg/kg,比處理6的硝態(tài)氮含量減少了14.61 mg/kg,比處理5的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了95.19 mg/kg。
2.4 對氮素利用率的影響
在不同氮肥處理下,上海青對氮的吸收利用率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上海青在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同氮素形態(tài)在不同的氮肥施用量處理時,上海青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也有明顯的差異。施用普通尿素處理時,處理2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為26.34%,處理3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為40.92%,處理4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為20.78%。結果表明,施用普通尿素處理時,上海青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隨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吸收利用率前呈上升變化而后呈下降變化。
施用緩效尿素處理時,處理5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為46.42%,處理6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為27.39%,處理7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為18.01%。結果表明上海青對氮素的吸收利用率隨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吸收利用率反而降低。
2.5 兩種形態(tài)氮肥處理的對比分析
2.5.1 對生物量的影響比較
在純氮(N)用量都為75 kg/hm2時,處理2的生物量為155 897.85 kg/hm2,比處理5的生物量低5 782.95 kg/hm2;在純氮(N)用量都為150 kg/hm2時,處理3的生物量為190 175.1 kg/hm2,比處理6的生物量高81 360.75 kg/hm2;在純氮(N)用量都為225 kg/hm2時,處理4的生物量為245 962.95 kg/hm2,比處理7的生物量高157 818.9 kg/hm2。在純氮用量相同時,施用緩效肥料的處理5比施用普通尿素的處理2的生物量高,而處理3和處理4卻分別高于處理6和處理7。說明了在短時間內,普通尿素被上海青吸收較快,而緩效氮肥被上海青吸收較慢。在純氮(N)用量超過75 kg/hm2時,施用普通尿素上海青的生物量比施用緩效氮肥上海青的生物量要高。
2.5.2 對氮含量的影響比較
2.5.2.1 對全氮含量的影響比較
在純氮(N)用量都為75 kg/hm2時,處理2上海青的全氮含量為21.80 g/kg,比處理5的全氮含量低20.75 g/kg;在純氮(N)用量都為150 kg/hm2時,處理3上海青的全氮含量為41.64 g/kg,比處理6的全氮含量低10.01 g/kg;在純氮(N)用量都為225 kg/hm2時,處理4上海青的全氮含量為41.50 g/kg,比處理7的全氮含量低7.39 g/kg。結果表明,在純氮用量相同時,施用普通尿素上海青的全氮含量比施用緩效尿素上海青的全氮含量低。
2.5.2.2 對硝態(tài)氮含量影響的比較
在純氮(N)用量都為75 kg/hm2時,處理7上海青的硝態(tài)氮含量為701.44 g/kg,比處理4的硝態(tài)氮含量低46.69 g/kg;在純氮(N)用量都為150 kg/hm2時,處理6的硝態(tài)氮含量為716.05 g/kg,比處理3的全氮含量高141.14 g/kg;在純氮(N)用量都為225 kg/hm2時,處理5的硝態(tài)氮含量為606.25 g/kg,比處理2的硝態(tài)氮含量高514.95 g/kg。試驗結果表明,在純氮用量相同的情況下,大量施用普通尿素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比施用緩效尿素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高。說明了普通尿素使用量越多,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含量就越高。
2.6 兩種氮肥處理對上海青生物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兩種氮肥處理下,施用氮量不同的普通尿素處理(處理2、3、4)之間,上海青生物量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氮量不同的緩效氮肥處理(處理5、6、7)之間,上海青生物量并不隨著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這可能是由于緩效氮肥具有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海青的生長,因此合理適量的緩效氮肥可以提高上海青的生物量(可能是緩效尿素含有較高的副成份)。由于試驗時間相對較短,緩效氮肥具有肥效慢,而普通尿素具有肥效快的特點。試驗結果證明,在一定范圍內,上海青生物量的上,施用少量的緩效氮肥可達到施用高量普通尿素的效果。目前不同的氮素形態(tài)對作物生長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配比施用上。上海青是喜NO3--N作物,高水平的NO3--N也影響上海青生物量。
2.7 兩種氮肥處理對上海青品質影響
食品的品質涉及到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也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上海青的品質包括營養(yǎng)品質、衛(wèi)生品質、外觀品質。目前對上海青產品品質評價尚缺乏系統(tǒng)的、可靠的和最具有普遍性的體系。硝態(tài)氮含量是評價上海青衛(wèi)生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6]。資料表明,蔬菜積累硝態(tài)氮除與生物學特性、光照、濕度等有關外,還與土壤中氮素形態(tài)及氮、磷、鉀比例和硫營養(yǎng)狀況等有關[7]。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形態(tài)氮肥處理下,上海青中硝態(tài)氮含量有明顯的差異,上海青中硝態(tài)氮含量的多少能有效地反映出其品質狀況。許多研究表明,氮肥形態(tài)對蔬菜硝態(tài)氮積累有一定影響,施用氮肥能明顯增加油菜硝酸鹽累積;且存在油菜硝酸鹽累積隨施氮量增加而明顯增加的趨勢[8]。從表2看,純氮(N)用量為225 kg/hm2(處理4)的硝態(tài)氮積累較高為74.81 mg/kg,處理1(空白)的硝態(tài)氮積累較低為2.51 mg/kg。無論施氮肥處理,還是對照不施肥處理,上海青體中硝態(tài)氮含量均低于國家標準,符合國家蔬菜熟食安全生產要求。從表2還可以看出,無論是施用尿素氮肥還是施用緩效氮肥,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積累量都是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都比處理1(空白)的硝態(tài)氮積累量高,這也是受到上海青遺傳因子作用的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緩效氮肥能降低蔬菜體內的硝態(tài)氮含量。隨著施肥量的增加,各處理蔬菜體內的硝態(tài)氮含量逐漸增加,兩者呈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與普通尿素相比,緩效氮肥處理在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的幅度不是很明顯。
3 討論與結論
3.1 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施用普通尿素還是緩效氮肥,各項測定指標都高于處理1(空白)。綜合以上試驗結果,施用緩效氮肥可以提高上海青對氮素利用率,降低硝態(tài)氮含量,提高經濟效益,為以后有關氮肥的施用研究提供科學理論依據。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試驗用量范圍內,施用緩效氮肥對上海青的品質并沒有較好的改善促進作用,但對生物量有所增加。
根據緩效氮肥的肥效比普通尿素的肥效慢的特點,并且通過普通尿素和緩效尿素施用處理比較分析,各個處理最后獲得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均低于國家標準。同時得出以純氮(N)用量為75 kg/hm2的(處理5)較為理想,在試驗過程中處理5氮肥施用量少,利用率高,生產出來的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符合蔬菜食品生產安全標準,都可以熟食。以此(處理5)肥量施用,上海青的生物量和對氮肥利用率都隨著施氮肥量的減少而增加,而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的積累量和全氮的含量卻隨著氮肥施用量的減少而減少。即在試驗用量范圍內緩效氮肥,上海青的生物量、品質以及對氮肥利用率隨著氮肥用量的減少而提高,增加了經濟效益,符合上海青的生產需要。
3.2 結論
(1)上海青生物量隨施用普通尿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隨施用緩效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減少,而是
(上接第34頁)
以處理4純氮(N)用量為225 kg/hm2的上海青生物量最高為245 926.95 kg/hm2。
(2)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含量都低于國家蔬菜熟食標準,符合國家蔬菜安全生產要求,隨純氮(N)用量的增加上海青體內硝態(tài)氮積累也增加,以處理4純氮(N)用量為225 kg/hm2的硝態(tài)氮含量較高為748.13 mg/kg。
(3)不同氮肥處理所吸收氮的量都比空白高,對氮肥利用率最高是處理5,純氮(N)用量為75 kg/hm2為46.42%;最低的是處理7純氮(N)用量為225 kg/hm2為18.01%,各處理間氮肥的利用率均有明顯差異。
(4)在當地土壤條件下,施用普通尿素情況下,施用量為489.15 kg/hm2產量相對較高;施用緩效氮肥情況下,施用量為197.25 kg/hm2產量相對較高。在普通尿素和緩效氮肥對比之下,純氮(N)用量為75 kg/hm2的處理5,即緩效氮肥施用量為197.25kg/hm2時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 Yang X E,Sun X. A kinetic studay on NH4+and NO3-uptake by various rice varieties[J]. Chines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91, 22(5): 222-224.
[2] 王朝輝,李生秀,田霄鴻. 不同氮肥用量對蔬菜硝態(tài)氮累積的影響[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1998,4(1):22-28.
[3] 羅 濤,王煌平,何 盈,等. 兩種氮肥不同用量及添加雙氰胺對蔬菜品質和土壤氮形態(tài)的影響[J]. 土壤通報,2010,41(2): 21-24.
[4] 陳 清,張宏彥,張曉晟,等. 京郊大白菜的氮素吸收特點及氮肥推薦[J].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02,8(4):404-408.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 蔬菜、水果中硝態(tài)氮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NY/T 1279-2007:11-15.
[6] 沈明珠. 蔬菜硝態(tài)氮累積的研究[J]. 園藝學報,1982,9(4):41-48.
[7] 高祖明. 氮磷鉀對葉菜硝態(tài)氮積累和硝酸還原酶、過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J]. 園藝學報, 1982,16(4): 193-298.
[8] 韓德昌,陳 妍,關連珠,等. 氮肥種類及用量對油菜硝酸鹽累積的影響. 中國農學通報,2005,21(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