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綜合病區(qū) (廣東 廣州 510317)
張 玉 李 瑩 廖 露 閔芊瑜
·胸部疾病·
調查冠心病人的再次返院與飲食結構之間的關系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綜合病區(qū) (廣東 廣州 510317)
張 玉 李 瑩 廖 露 閔芊瑜
目的 調查研究冠心病人返院與飲食結構的關系。方法 從2014年9月份至2015年1月份于我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中隨機地選取50例無返院的患者設為對照組,50例需要返院的患者設為觀察組。調查并比較兩組患者的飲食結構,分析與冠心病復發(fā)的關系。結果 觀察組中有飲酒習慣的患者要明顯多于對照組,而有飲茶、吃水果習慣的患者明顯少于對組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每天的用餐次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膽固醇的攝入量、鹽的攝入量顯著多于對照組患者,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程健康模式作為治療糖尿病的治療手段之一,具有較為顯著的作用效果,值得在臨床上被推廣采用。
調查;冠心?。环翟?;飲食結構
冠心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心內科疾病[1],由于人們逐漸加快的生活節(jié)奏,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心悸、胸悶、氣短,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嚴重者甚至會使生命也受到威脅。冠心病的危險因子有高血脂、高血壓、肥胖、吸煙、糖尿病等,而這些因子都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2]。因此,除了應做到用藥物控制冠心病的病情外,保持一個良好的飲食結構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防止冠心病的再次復發(fā),必須通過飲食讓患者體內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得到合理的分配。本文探討冠心病人返院與飲食結構的關系,旨在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飲食對冠心病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從2014年9月份至2015年1月份在我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中隨機地選取50例無返院的患者,50例有返院的患者,并設對照組為50例不需要返院治療的患者,觀察組為50例需要返院治療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57例,女性患者有43例;年齡范圍在41~75歲,平均年齡為(55.32±2.54)歲。兩組患者除有冠心病的病史外,無腎臟、腸胃或腫瘤等其他病史。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者在第一次住院治療時,療效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為研究需要返院治療的患者的復發(fā)原因與飲食結構的關系,首先保證了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出院時的恢復情況大致相同,出院后的用藥也無明顯差異。在此基礎上,對兩組患者的飲食結構和習慣方面做出隨訪調查并實施對比分析。根據(jù)調查情況,分析冠心病人的再次返院與飲食結構之間是否有直接的關系。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日常的飲食習慣,以及兩組患者出院后的飲食控制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s)表示,實施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日常的飲食習慣比較 觀察組中有飲酒習慣的患者要明顯多于對照組,而有飲茶、吃水果習慣的患者明顯少于觀察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出院后的飲食控制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每天的用餐次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膽固醇的攝入量、鹽的攝入量顯著多于觀察組患者,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2。
冠心病是由血管腔被阻塞是心肌缺血、氧而引起的一種心內科疾病[3-4]。從90年代至今我國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已經翻了兩番,加入了常見多發(fā)病的行列。根據(jù)最新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5],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仍處于上升趨勢,且發(fā)病率還和年齡有關。冠心病的病發(fā)人群主要是老人,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心悸、胸悶、氣短,嚴重地影響到了患者的健康。大量的醫(yī)學研究表明,冠心病的重要發(fā)病原因有飲食結構不平衡。而本文為探討冠心病人返院與飲食結構的關系,在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程度、用藥情況無明顯差異的情況下,選取的對照組是不需要返院進行繼續(xù)治療而對照組則需返院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飲食結構,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每天的用餐次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膽固醇的攝入量、鹽的攝入量顯著多于觀察組患者,說明對照組的患者在少吃多餐、減少膽固醇、鹽的攝入量這些飲食方面控制較好。同時,觀察組中有飲酒習慣的患者要明顯多于對照組,而對照組中有飲茶、吃水果習慣的患者明顯多于觀察組,這說明經常飲茶和吃水果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有好處。由于冠心病的患者經常是體重偏重,所以應該限制冠心病患者的能量攝入量,盡量做到少吃多餐,多運動以增加能量消耗,這與對照組的患者用餐次數(shù)明顯多于觀察組患者的情況符合[6-7]。而冠心病人還應注意控制好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300mg以下,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另外,冠心病人的血壓、血脂往往偏高,腎血流量的有效循環(huán)減少,使得腎小球的功能受到影響,而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因此需要嚴格控制冠心病患者對鹽的攝入量,控制每日5g以下,并增加水的攝入量。飲食結構與人體的健康向來有密切關系,合理的調配好膳食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機構,改善機體與外界的協(xié)調性,有助于患者與疾病的抵抗。合理的飲食結構還有利于逆轉疾病的病變[8],故做好患者在飲食方面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表1 兩組患者的飲食習慣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者的飲食控制情況(n=50,±s)
表2 兩組患者的飲食控制情況(n=50,±s)
注:與觀察組相比,*P<0.05
觀察組 50 3.24±1.02 352.5±3.06 5.94±1.05對照組 50 4.52±1.13* 256.34±2.87* 4.32±1.64*T值 - 5.946 162.075 5.882P值 - 0.000 0.000 0.000
總而言之,我們通過研究冠心病人返院與飲食結構的關系,發(fā)現(xiàn)了飲食結構的不同是導致兩組患者的返院率的重要因素。為了防止冠心病患者的再次返院治療,應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飲食結構,攝入不同的營養(yǎng)元素,并宣傳改善飲食結構的必要性。本研究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價值,值得在臨床推廣。
[1] 謝格紅.王化良治療心系疾病驗案2則[J].中醫(yī)藥信息,2014,4(1): 172-173.
[2] 徐海軍,王家驥,林陽,等.海島老年居民健康狀況調查[J]. 浙江預防醫(yī)學,2014,2(1): 162-164.
[3] 駱金偉,陳雯艾,龔明非,等.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 [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15(1): 3715-3716.
[4] 張琳琳,周玉杰,柴萌 等. 早期絕經與女性冠心病研究進展[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8(42): 706-708.
[5] 王婷婷,馬琦,馬艷,等. 新疆維吾爾族代謝綜合征危險因素與尿酸的關系研究[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1(30): 755-759.
[6] 周月英,梁葉青,劉景波 ,等.社區(qū)老年人群踝間血壓差異的檢出率調查 [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4,1(16): 39-41.
[7] 靳宏光,齊鋒,姜麗紅,等. 基于痰瘀伏邪理論評價穴位敷貼法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 [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23): 212-213.
[8] 龍玉婷,李利花. 老年高血壓的護理方法研究[J]. 醫(yī)學信息,2013,1(24): 373-374.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spital Again and Diet Struct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ZHANG Yu, LI Ying, LIAO Lu,et al.,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Comprehensive Ward
Objective To study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spital again and diet structur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Methods Selected 50 cases without returning hospital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 from September 2014 to January 2015, randoml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50 cases needed to return to hospital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 Survey and dietary structur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urrent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n the habit of drinking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drinking tea, eat fruit habits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daily meal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ake of salt intake, cholesterol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whole model of health as one of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treatment, has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use.
Surve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Return of the Diet Structure
R541.4
A
10.3969/j.issn.1009-3257.2015.04.006
2015-07-08
張 玉,女,心血管內科專業(yè),科護士長,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老年心血管病的健康護理
張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