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殊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她美麗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
第六次去威尼斯的時候,隨身帶的是亨利·詹姆斯的《Italian Hours》(意大利時光)。盡管作者本人覺得這個話題已經(jīng)再沒什么可說的了,這本游記里面關(guān)于威尼斯的文字還是很貼切的。
威尼斯是一個奇跡。她的歷史、她的美麗曾令無數(shù)西方文人流連忘返不能自已,比如詩人拜倫,比如作家海明威,比如畫家透納,比如亨利·詹姆斯。但是這以后,關(guān)于威尼斯確實再沒什么可說的了,因為這么多人早把威尼斯寫完了畫透了。去歐洲旅游,威尼斯是各大旅行社少不了的熱門景點,你去過,我也去過,在圣馬可廣場嘆息橋拍背景一樣姿勢也一樣的照片,用同樣的飼料喂過同一批鴿子。威尼斯還有什么稀奇?十八世紀戈爾多尼說世界上所有城市大同小異而威尼斯不同于任何一座城市,而今正是這點“不同”造就了威尼斯成為世界上最庸俗的景致。照片里、電影里、繪畫中,人人見過威尼斯,這座城市再沒什么新鮮的了。
我從2003年開始給各大旅行雜志寫威尼斯狂歡節(jié),從《旅行家》到《旅行者》,寫了一次又一次,后來連自己的雜志也出了一期威尼斯專輯,還寫了以威尼斯為背景的吸血鬼小說,念叨來念叨去,直到自己變成了半個祥林嫂,這才善罷甘休。也許正如亨利·詹姆斯所說,永遠不要去寫自己特別喜愛的事物,因為當你激情澎湃地把它寫出來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流瀉出的激情就此一去不返,往日你所熱衷的事物竟然變得如此干癟平庸,乏善可陳。
然而終究還是喜愛威尼斯的。說不出哪里喜歡,就好像一種情結(jié),一段時期不去終究還是想念,去里爾亞托橋下的波德林面具館和主人合影,去穆拉諾買漂亮的玻璃珠子回去送人,或者試圖去圣馬可廣場上的弗羅里昂咖啡館偷一把小椅子。
威尼斯是一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她美麗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在雨中游水城威尼斯,別有一番情趣,仿佛承載著一個個浪漫的夢!禁不住發(fā)出“波光瀲滟晴方好,水色空濛雨亦奇”的感嘆!
歷史的凝重,藝術(shù)的華麗,建筑的美奐絕倫。在綿綿細雨里,我們發(fā)現(xiàn)水巷兩旁的建筑被海水侵蝕的外墻爬滿了綠苔,歲月斑駁呈現(xiàn)出歷史的滄桑感。水的靈氣和恰到好處的細細的雨絲,勾畫出一幅長長而淡淡的水墨畫,令人情不自禁地融入難以用文字來形容的意境中。
近年來看到的寫威尼斯最好的書,是美國人約翰·伯蘭特的《天使墜落的城市》。作者并非致力于描寫美好景致,而是借用媒體之便(作者是知名雜志總編),寫了些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兒。比如“拯救威尼斯”的慈善晚會,詩人龐德的后世之類的。伯蘭特寫出了另一個威尼斯,威尼斯人眼中的威尼斯,和那個與我們發(fā)生一夜情的艷俗威尼斯不同,這個威尼斯清冷孤寂、垂垂老矣。
第一次聽到龐德的名字還是在國內(nèi)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來人做講座,不知道為什么提到埃茲拉·龐德,講這個老美是中國癡,寫詩搞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中國字進去,讓人完全不明所以。講座還說了什么不知道,只記得龐德似乎臨終時候的兩句詩:“讓上帝原諒我的一切過錯,讓我所愛的人原諒我的一切過錯?!碑敃r的我應(yīng)該正在戀愛,所以立刻就被感動了,現(xiàn)在都還記得。
龐德晚年的時候住在威尼斯,和情婦歐嘉住在一起,情形很類似拜倫與雪萊的妹妹克萊爾。龐德活到了八十八歲,死后葬在了圣米歇爾島。這是威尼斯的墳?zāi)箥u,本來只準埋葬威尼斯人,不過有些名人也跟著埋進去了,比如創(chuàng)作《火鳥》《春之祭》的史特拉文司基,還有俄羅斯芭蕾之父加吉列夫。后者和尼金斯基那點艷情史曾讓年少的我心癢難耐,話說我當年墻上一共就貼著兩個男人,一個是著名的歌壇變色龍大衛(wèi)·鮑伊,另一個就是尼金斯基。后者那張相片還是我偷偷從學校圖書館的古書上面扯下來的。后來我迷戀跳男版《天鵝湖》的亞當·庫珀,可那都是尼金斯基孫子輩分的人物了。
總之,當我最終來到圣米歇爾島時,很容易就找到了史特拉文斯基夫婦以及加吉列夫,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龐德的墓。頭頂?shù)奶柧旁路葸€火辣辣的,烤得我口干舌燥,地面上更是雜草叢生,綠蜥蜴爬來爬去,不一會兒,我整個夏天在倫敦都沒被咬的腿就被威尼斯的毒蚊子叮了十個包。于是我終于放棄了。
回家后抱怨自己先前沒有做足功課,于是上網(wǎng)查。關(guān)于龐德墓碑的資料少之又少,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一個意大利的游記博客,看到博主貼了無數(shù)圣米歇爾島熟悉的相片。我按著性子一張又一張翻看,好不容易看到龐德,博主很郁悶,說他找了一下午都沒有發(fā)現(xiàn)龐德的墓,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太笨。于是我便十分歡喜并且平衡地下了網(wǎng),回去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