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煜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格化管理也在各行各業(yè)普及開來,逐漸推廣并應用。同時在中小學運行過程中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都在不斷更新,所以在學校管理中也就面臨各種挑戰(zhàn)和機遇。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小學進行網格化的管理模式就勢在必行。該文將通過對網格化管理模式的介紹和實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進行研究,為以后的應用提供更多依據(jù)。
關鍵詞:網格化 中小學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b)-0178-01
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進行,中小學也在不斷尋求新的理念和管理模式,經過長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網格化的管理模式,而網格化的普及應用也成為了學校在管理工作中的變革。這種新鮮事物的出現(xiàn)需要注重更多的細節(jié),才可能使網格化的應用具有前景。所以,作為一種極有前景的管理模式還需要在管理工作中進行更多的探索,該文就將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1 網格化管理的內涵
網格化管理,自然就是把需要管理的對象按照一些標準進行劃分,分成若干個單元,再通過互聯(lián)網等信息技術將各個單元利用協(xié)調機制連接起來。這樣,各個網格間就可以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同時還可以共享整個組織的資源,從而達到整合資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思想。這種新型思想對推動管理方法的科學化、管理工作的效率化、管理組織的系統(tǒng)化以及管理技術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于中小學來說,進行學生安全網格化管理就是利用這種網格化管理對學生的安全起到作用,也就是說,在建立數(shù)字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還要具備完善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流程等。網格化管理模式想要順利進行就必須要保持學校原有的管理體系,但要在管理的結構、方法和機制等方面進行重新設計。設計中要將安全管理范圍設置成網絡最小管理單位的模式,將管理的標準和流程系統(tǒng)化、科學化,再配上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可以迅速形成網格化管理模式。
對學生的安全管理包括對學校和對學生兩個方面,從學校的角度來看最主要的就是注意水電的安全使用以及火災的防范、校園及周邊環(huán)境和設施的安全、食品的衛(wèi)生安全和交通行駛的安全等。對學生而言,則包括財務、人身和心理等方面的安全。
2 網格化管理在中小學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網格化管理實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目標
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使學生們上學已經不成問題,各個中小學也因存在競爭關系而不斷擴招,這些層次不同的學生就給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使管理者們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學生的人數(shù)在不斷增加,但是管理人員的數(shù)量卻沒有增加,此時單靠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肯定不能對學生有很深入的了解,而這樣也就不能跟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再加上學校中并不存在保障學生溝通的機制,所以想要交流就必須要靠學生們自己的力量。
網格化管理模式能夠高效的對學校的資源進行整合,也方便各模塊的學生進行相互的溝通,更加有利于學校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的策略,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真正做到在服務中實現(xiàn)管理,在管理中體現(xiàn)服務和教育,實現(xiàn)學生管理的信息化、規(guī)范化、精細化和系統(tǒng)化,從而為學生提供個性的服務和教育引導。
2.2 網格化管理實踐的基礎是其他領域應用的成果
雖然網格化管理模式在中小學中應用還不算廣泛,但在城市建設、社區(qū)管理和勞動保障等部門已經實踐了一段時間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時對中小學進行網格化管理的理念已經不斷被研究人員完善并推廣,和對網格化管理模式在中小學中進行推廣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
2.3 網格化管理實現(xiàn)的平臺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
當今社會里信息技術已經普及,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更是易如反掌,所以在學生教學和黨建等多方面信息平臺都在不斷地完善,同時對網絡信息資源應用的技術也逐漸成熟,這便對網格化管理模式上的推廣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
2.4 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模式是網格化管理推行的保障
縱觀各個學校的管理系統(tǒng)不難發(fā)現(xiàn),網格化管理的影子一直存在于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學生由班級統(tǒng)一管理,各個班級又受到各個學年的制約,而各個學年則聽從學校的同意調配,這正是簡單的網格化管理模式,這里面班級就是最小的單元格,雖然極為相似,但始終還是存在一定的區(qū)別。首先就是此時受到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限制,無法充分發(fā)揮網絡系統(tǒng)的功能。其次就是各層級間大多進行單向管理,互相之間無往來溝通,而且最小單位的規(guī)模很大不能真正達到網格化管理模式的目的,無法實現(xiàn)管理全覆蓋等眾多問題。最后還有學校本身的問題,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而非常重視政治思想的培養(yǎng),脫離了對學生的教務管理,無法完全實現(xiàn)網格化管理所提倡的組團式服務,不利于管理的整體性與精細化,無法提供較好的個性化服務。
3 網格化管理模式在中小學安全管理中的實踐
對學生進行的網格化安全管理按照一網三級、一級多格、一格多點的模式,每個層次逐層推進,做到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盲區(qū)。
首先要構建起學生安全管理平臺。盡量發(fā)揮班主任協(xié)調組織的優(yōu)勢,使每個人都變成一個安全平面的同時也成為這個平面中的重要結點。借助第一課堂輔助作用,發(fā)揮第二課堂輻射帶動作用,加強第三課堂主陣地的管理和教育作用,利用三個課堂堂堂相通的優(yōu)勢,將安全會議中的相關精神及時傳達給學生們,同時加強對安全管理制度的普及并定期展開培訓,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其次還要壯大一線班級安全管理的隊伍,突出學生群體的作用。班主任要帶頭發(fā)揮作用,并組織學生中干部等骨干力量組建出班級的安全管理隊伍,從而發(fā)揮指導和帶頭作用。在這個隊伍中,班主任要發(fā)揮中樞和調節(jié)的作用,指導班級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并將其切實執(zhí)行。再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按小組劃分成小網格,每個網格的負責人就要擔負起宣傳的作用,每個小組的領導者要作為小網格末節(jié)點,起到安全員的作用,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危險并及時應對處理產生的突發(fā)情況,從而確保學生的安全。
通過網格化管理模式引進中小學安全管理中并完善制度,各節(jié)點的負責人都積極努力采取各種措施減少和排除各類安全事故,盡力將安全損失降到最低,穩(wěn)步推進學生安全管理網格化建設,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安全管理水平,促進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的校園生活環(huán)境。
4 結語
通過對中小學學生管理和網格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可以知道,在中小學學生管理活動中運用網格化管理模式可以將學校中有限的財力、物理、人力及教學資源等集中起來統(tǒng)一利用,并將管理和教育結合起來,使學校成為在服務中管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實行地。在服務中進行管理也就是在管理中展現(xiàn)教育和服務,這樣可以實現(xiàn)系統(tǒng)化、精細化、規(guī)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目標,使學生從小就塑造個性,引領祖國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何廣東,宗金北,尹磊.試論高校學生管理的創(chuàng)新[J].才智,2008(2):58-59.
[2] 張瑛.試論新形勢下的高校學生管理[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1):48,50.
[3] 陳建波.當前高校學生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探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7(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