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道奇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作文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我國整體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作文能力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成了當前語文教學的關鍵。學生的作文能力體現(xiàn)了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和語文水平,是學生能力的重要指標。在初中階段,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相對匱乏,并且相關閱讀資源較少,難以滿足學生寫作能力的成長需求。針對于以上狀況,本文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學策略。
一、興趣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動力來源,也是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興趣的成長,讓學生樂此不疲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作文學習的重要性,并且讓學生感受到人文色彩,真正的感知語文這一門學科的魅力。在當今社會環(huán)境下,一些浮躁的風氣會對學生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對自身思想進行表達也是教書育人的目標所在。例如,在作文批改中,改變單一的由老師一人批改的狀況,讓學生參與評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體批改等多種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學生批改作文時做到:先通篇讀,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認真讀,找到不通順的句子、不恰當?shù)脑~語、錯別字、用錯的標點符號等,并用圈、點等符號標出,最后寫上對這篇作文的簡評。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與基礎薄弱的學生對調(diào)批改作文,寫得差的學生改到好的作文時,可以從中學到方法,受到啟發(fā),得到提高;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寫得差的作文,也從中得到教訓。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愛動筆的好習慣,十分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天長日久,就會自然而然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生活實踐活動的開展
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寫作文作為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所當然地應該以“生活”為基礎,而不是以空洞語言的堆砌。對初中生而言,通過有意識的生活實踐活動,體驗生活,對于激發(fā)寫作靈感,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進行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生活對于學生的影響,并且有組織、有目標、有計劃地引入相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見識,增長自身的知識水平。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新聞發(fā)表、詩朗誦、故事會、辯論比賽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參與,拓展學生見聞。作文訓練的方向,也要突破以往的局限,融入到實踐互動當中,讓學生可以在作文寫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體驗。
三、課外閱讀拓展
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少”字的含義有二:一是讀的少,二是記住的少。所以說話、作文時便沒詞兒了。如果讓學生多讀點課外書,多積累些詞匯,天長日久,待到自己說話、作文時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來,隨心所欲,左右逢源?!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課外閱讀一直是學生寫作材料積累的重要舉措,提高閱讀量可以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達到“下筆如有神”。在課外閱讀拓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于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對于一些名著、詩歌、散文、寓言等進行介紹,讓學生自主地進行閱讀和了解。通過采取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可以真正的實現(xiàn)以閱讀促進寫作的目標,為學生的寫作積累更多的素材。另外,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有效的作文點評
對于學生的作文練習內(nèi)容,教師要給予積極地點評,讓學生了解自己作文中不足的同時,鼓勵學生,給予學生良好的寫作信心。對于學生寫作中出現(xiàn)的閃光點和進步,教師要進行表揚。在點評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細節(jié),認真地進行批改。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作文,教師可以進行當堂范文朗讀,讓其他學生學習和借鑒。通過合理的點評,可以更好地提高后續(xù)練習的合理性,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良好的成長和發(fā)展。寫作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綜合的過程中,只有對于不同方面進行有效地聯(lián)合,才能更好地保證作文教學的成果。例如,在點評《軍訓讓我成長》時,將事先選好的學生作文輸入電腦,讓學生看著大屏去朗讀去體會該篇作文。隨后向?qū)W生提問,這篇作文寫得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樣寫的?最后對優(yōu)點加以肯定,予以鼓勵。對于存在的不足,讓學生提出疑問,找出存在問題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
總之,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初中階段的作文教學屬初中中語文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教師只要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指導得法,抓緊抓細,就會像毫末之苗終成合抱之木一樣,學生的寫作能力亦會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