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杰
常言道:大學好教,小學難教,小學低年級更難教。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小學教師的付出要大得多。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語文老師們都覺得有些辣手,這是因為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任務大,學生學起來難度大,教師無論是從教學方式方法上,還是師生情感態(tài)度上,都需要有一個適應與磨合的過程。我們通常說,語文教學要抓好雙基訓練,即抓好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如何抓好雙基訓練呢?
翻閱小學語文教材,小學低段的識字與寫字任務是:一冊要求會認400字,會寫100字;三冊要求會認450字,會寫350字。小學低段的閱讀任務是:一冊課內(nèi)閱讀課文28篇,另有6個語文園地;三冊課內(nèi)閱讀課文34篇,課外閱讀課文8篇,另有8個語文園地。而周課時就只有那么7、8節(jié)。應該說,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仍然是時間緊,任務重。
在有限的時間里,怎樣才能做到既要有效完成教學任務,又要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這是值得每位小學低段教師深思的一個問題。帶著這個問題,經(jīng)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探索,本人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提高小學低段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貴在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
為什么說在教學小學低段語文的過程中,抓好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很必要,很重要,很關鍵呢?其見解有如下五點:
一是教學目標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將教學目標確定為三個方面: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我們把它稱之為三維目標。其中之一的“知識與技能”就要求我們要加強訓練,且把它放在首位。
因為學好文化科學知識,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而要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則又要靠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加強訓練。
二是語文教材本身的要求。小學低段語文教材的編排本身就突出了知識性、基礎性、以及趣味性;為了為今后的語文教學打基礎,安排的認字與寫字量大,閱讀量也大。要正確認讀與書寫生字、詞,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只有加強其訓練才能達到。在短短的一學期里,要完成那么多的識字和寫字任務,還要結累和掌握一些重要的詞句,如果不通過反復地訓練,那是不可能的。
三是學生年齡特點的要求。小學低年級學生,大多數(shù)年齡還不到十歲。他們天真活潑,愛貪玩耍;記性好,忘性大;自我約束能力低,自覺性差。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更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基礎訓練,必要時,還要進行反復訓練。因為知識的鞏固需要及時復習與多次復習,技能的形成主要靠反復練習。事實證明,一題多練,一題多作,收效是很好的。
四是教師調(diào)整教學策略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策略的調(diào)整很重要。教學策略可分為方法型(講授性、發(fā)現(xiàn)性)、內(nèi)容型(直線式、平行式、循環(huán)式、綜合式)、方式型(教師中心、學生中心))、任務型(講解性、練習性、問題定向性、綜合能力性)策略等四種類。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班級的實際情況與不同的教學任務選擇其不同類型的和有特色的教學策略。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無論是識字與寫字課,還是閱讀課,最主要的應選用任務型的教學策略。其中的練習性策略尤為重要。練習性策略,主要反映智力技能方面的學習目標,完成使學習者學會如何運用知識的教學任務。實施這種策略要求在學習者的活動與教師的檢查督促之間建立經(jīng)常聯(lián)系,因而存在兩種密切聯(lián)系的活動。第一,學習者如何將知識應用于以前未曾遇到的情境之中;第二,教師要認真檢查督促學生的練習或操作情況,防止和糾正應用知識方面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一邊講解,學生一邊練習,教師再一邊檢查與糾正,學生就能不斷地獲取并運用好知識。
五是素質(zhì)教育終結檢測評估的要求。在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學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努力使每個學生成為志向高遠、人格健全、基礎扎實、特長明顯、努力創(chuàng)新、善于實踐的有用之才。目前,我國對素質(zhì)教育的評估機制還不夠完善。我們在每期期末檢測評估學校素質(zhì)教育質(zhì)量與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時,除了看學生的思想道德、遵守紀律、學習態(tài)度與習慣等表現(xiàn)外,主要還是看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如何。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如何,也能直接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狀況如何。一個思想品德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也好的學生,絕不可能出現(xiàn)學習成績低下的情況。因此,我們要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膶W生,還是要認真抓好學生智力的培養(yǎng),扎實抓好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
當然,在加強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時,仍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練習目的的明確。每次練習,教師要做到胸中有數(shù),應讓學生明確練習目的與要求,以便增強學生練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我們反對那種盲目的無要求無重點的練習。
2注意習題數(shù)量的把握。練習時,習題量不宜過大,切忌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反對搞疲勞戰(zhàn)術和題海戰(zhàn)術。
3注意練習次數(shù)的掌握。在一般情況下,重點字詞抄寫3至5遍,反復2至3次即可,第3次可間隔一段時間以后進行。
4注意練習時間的安排。練習時間盡可能安排在課堂內(nèi),書面練習一般在12分鐘左右;可布置少量的家庭書面作業(yè)。
5注意練習內(nèi)容的拓展。練習內(nèi)容一般是讀讀認認、讀讀寫寫、讀讀記記、讀讀背背等,重點是字、詞、句。在練習字、詞時,應注意內(nèi)容的拓展,譬如,由生字到組詞,又由形近字的區(qū)別到組詞,再由組詞到仿照造句等。
6注意練習形式的變換。練習形式應多樣化,書面練習不能機械地單一地抄寫生字生詞,必要時可練習加、減偏旁識字與組詞,可編寫一些識字歌等,以調(diào)動學生練習的興趣。
7注意練習作業(yè)的按期檢查與輔導。無論是讀背課文,還是其他書面作業(yè),一定要按期檢查;光布置不檢查是不行的。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如有不按時完成的,要及時督促完成,如有不能完成的,要及時給予輔導幫助。
8注意非智力因素(需要、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養(yǎng)。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時,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也很重要。只有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才有后勁,收效才更好。
總之,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積極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趣,注意講練結合,主要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并切實加強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