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
摘要:在現(xiàn)階段的中職教育中,學生基本都處于95后這一時期,在有優(yōu)越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下,培養(yǎng)的這一代人,他們不能被原始的條條框框約束住。那么在這代人的教育中如何運用心理方法,得到各層次各類型學生的接受,并贏得支持與合作?如何減少工作障礙,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和心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和諧班級,進而提高整個班級管理水平?顯得至關重要了。
關鍵詞:心理方法;班級管理;換位思考
引言: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班級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班級管理的實質(zhì)是管理學生,而管理學生的本質(zhì)核心是學生人格修養(yǎng)、習慣的培養(yǎng),大多數(shù)家長感到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老師們也普遍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那么如何有效的管理學生,讓學生“順”起來,讓學生熱愛班級,健康快樂地學習,是每位班主任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為人師表,言行舉止得當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是學生的導師和朋友,她的管理、教育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響班級的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的行為素質(zhì)。
首先是“言”,要管理好一個班級,班主任要比其她科任老師付出很大的心血和時間。正因為教育的對象是人,因此我們身為教師在教育上必須要體現(xiàn)出人性化特點。但是管理上如果不注意對象,不注意言語藝術,則會被調(diào)皮的學生冠上“嘮叨”“婆婆媽媽”的名頭,效果會適得其反。在“表揚”“批評”上也要把握尺度和講究說話的藝術,忌隨意性和無針對性的表揚,也忌率直和無遮攔的批評,表揚要建立趕幫超的氛圍,批評也要掌握語音的剛柔相濟,重輕相襯。
其次是“行”,我們常常要求學生不遲到,我們常常要求學生能夠熟練的背誦課文,我們要求學生儀表得體,我們要求學生講文明、懂禮貌,有愛國心,有民族自豪感,那么教師也要從中培養(yǎng)自己,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己。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會欣賞教師、尊重教師、模仿教師、跟隨教師,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就教育管理了她們,比言語來得直接,易見。
再次是“舉”,指的是舉動措施。一個班級要有相得益彰的制度去管理,指定得當?shù)闹贫?,人人按要求去做,比老師一味的強調(diào)以及人管人容易摻進個人感情色彩要好得多,規(guī)范得多。其次是建立班級的凝聚力,有集體榮譽感,使命感,才能形成良好的班級凝聚力、班風和學風以及努力的氛圍。
最后是“止”,許多老師都習慣擺出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來管理學生,總認為他們長不大,出現(xiàn)太多毛病和錯誤,不值得表揚,孰不知這樣往往引來學生的反感,加深了師生間的鴻溝。要想做好愛的教育,需要贏得學生的愛戴,必須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教師要學會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挖掘?qū)W生的優(yōu)點,并盡可能的在適當?shù)膱龊媳頁P他,這樣他們才會很欣賞我們,也把我們當成了朋友和知己,贏得了他們的喜愛。
二、用心管理
首先是“高度的責任心”,責任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動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責任心是任何事業(yè)獲得成功的一種寶貴品質(zhì),能促使人追求工作盡善盡美,因而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出類拔萃地完成任務。
其次是“用心對待學生”,用心呵護學生、用心對待學生、用心管理學生、用心激勵學生。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愛的表達方式,優(yōu)秀生給予方向指導,差生給予鼓勵、支持,防止出現(xiàn)“勝驕敗餒”的現(xiàn)象。不能因為誰的成績、條件優(yōu)越,誰的差,就在對待上出現(xiàn)分差,必須平等民主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對全班所有同學都要一視同仁。班主任不要擔心學生違紀、犯錯誤、鬧矛盾,應以積極的心態(tài)捕捉這些時機,多動腦設計活動,對全班同學進行教育,將壞事變好事。
三、換位思考
現(xiàn)在的學生很難管理、很難溝通,因為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他們比較容易沖動,情緒化,很容易對立,以至于產(chǎn)生負面影響。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筆者經(jīng)常換位思考。所謂換位思考,其實就是換一種立場看待問題,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研究問題,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沖突,從而獲得新的理解,做出與平時慣常思維下不一樣的行為。
教育中的換位思考,要求學生跳出自我本位意識,從教師、從同學、從集體等多個角度,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讓學生、教師變換慣常的角度看問題。它有利于走出自我,與他人融洽相處,使集體團結、和諧;有利于開闊心胸、開放心態(tài);它有利于班集體建設和更有效的管理。
結束語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就要用 “心”管理 班級,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有親和力,從而有利于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