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章
語文是門基礎的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各科知識。小學語文教師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方法,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提升自己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成績以及語文學習能力。
教師實施有效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對于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筆者看來,要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始著手。
一、靈活運用教學語言
教學語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注重靈活應用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比如情境啟發(fā)、想象力啟發(fā)等等。例如,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用語言為學生講述《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同時注重語言的生動性,比如在描述小女孩曾經飽受饑餓夢到過香噴噴的烤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個小女孩,通過一定的語言情境描述,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好生活。再例如學習小學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以讓去過興安嶺的同學講述興安嶺的美麗,也可以通過語言閱讀讓學生感受興安嶺的美麗,通過靈活運用教學語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二、積極引入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隨著新課標的深化,學生的教材也有了很大改變,教師在備課前,要對教材進行分析,整理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內容,將之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要注重將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活動中,豐富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黃山奇石》的時候,教師可以將黃山的圖片綜合在一起,形成一組美妙而連貫的圖畫,加深學生對黃山的感悟。通過將多媒體技術積極地運用到語文教學活動中,能夠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直觀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在加強學生記憶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有效性
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教材內容的變更,為教師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效前提。首先,語文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教師占據著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學生所有知識的學習,都依靠教師的“喂食”。隨著課標的改革,教師應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開展“興趣化、樂趣化”的學習。比如在學習成語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采用成語接龍的模式,在提高學生的學生興趣的同時,可以對學生的成語知識起到一個鞏固的作用。第三,語文教師在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時,要注重將教學活動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比如在教師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給老師寫一封信”作為學生的作文內容。通過將語文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第四,教學方法要創(chuàng)新,可以引入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比如教師在教唐詩的時候,可以將由詩歌翻唱的歌曲納入教學活動中,通過唱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語文教學活動中注重情感教育,構建和諧教學氛圍
教師的教育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來源,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還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然后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德育滲透,比如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對于成績差或者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做到平等對待,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采用正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可以布置日記、周記這樣的作業(yè),要求學生在作業(yè)當中寫出自己的真心話,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各學科知識的基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有效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靈活運用語言教學,引入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資源,同時教師要注重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提供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