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紅菊
早上晨檢時,張瑋(化名)小朋友一個人無精打采地從外面走進教室,“早上好,瑋瑋(化名),你媽媽呢?”我好奇地問,瑋瑋低著頭說:“她上班去了,讓我自己進來找老師。”看著她悶悶不樂的樣子,我以為她是因為媽媽沒送進來的原因,于是安慰了幾句就讓她去區(qū)角玩了。
上午剛吃完補點,教室的電話響了,我拿起話筒,是瑋瑋媽媽:“曲老師,瑋瑋把東西送回來了嗎?”“什么東西?。俊蔽衣牭靡活^霧水?!鞍パ?,這個孩子,看我晚上回家怎么收拾她。老師,是這么回事……”原來,昨天瑋瑋回家后總一個人偷偷躲起來在玩什么,媽媽覺得不對勁,悄悄過去一看,她手里拿著一個像玩具的東西,問了才知道是幼兒園的壓花器。媽媽很生氣,嚴厲地指責她不該拿幼兒園的東西,可誰知瑋瑋竟撒謊說是老師發(fā)給她的,為此她的屁股可“遭了殃”,最后媽媽命令瑋瑋今天要當著全體小朋友的面送回壓花器,并承認自己的錯誤。
放下電話,我覺得瑋瑋媽媽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值得贊揚,但對于她處理問題的方式我卻不敢茍同。接下來的時間我在悄悄觀察瑋瑋,只見她精神恍惚,顯然有很重的心事,連最愛的玩具也顧不上玩了,她的一只手插在兜里,鼓鼓囊囊的,心里可能正在猶豫什么時候把東西拿出來,會不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小朋友的嘲笑??磥砦以搸蛶退耍趺磶筒拍茏屗仁芙逃植粚擂文??忽然,我想起電視劇里的一個情節(jié),于是有了主意。我把小朋友召集到身邊,故作神秘地說:“老師會變魔術(shù),想不想看呢?”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說:“想看!”于是我拿了一枚硬幣放在手心,用一塊手帕蓋上,吹了一口氣,說聲“變”,拿起手帕硬幣不見了。孩子們可驚奇了,紛紛要求再變一次,這可正中我下懷,于是,我拿出了裝壓花器的盒子,瑋瑋一下子緊張起來,我笑著說:“這里面裝著三個壓花器,我要讓其中的一個去找它喜歡的小朋友玩,看看它會去哪個小朋友的兜里?!苯又以俅伟咽峙辽w在盒子上,吹了口氣“變”,孩子們立刻低下頭去翻自己的口袋,我把鼓勵的目光投向瑋瑋,終于,瑋瑋把壓花器從兜里拿出來了。我興奮地說:“看來壓花器喜歡瑋瑋啊,瑋瑋快來和小朋友分享吧!”在我的指導下,瑋瑋用壓花器做出很多漂亮的小貼畫,并把它們分給每位小朋友。看著瑋瑋歡笑的樣子,我悄悄對她說:“瑋瑋,壓花器是一個人玩好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玩有趣???”瑋瑋紅著小臉回答:“還是和小朋友玩有趣?!薄澳撬鼞摶啬膫€家啊?”瑋瑋沒說話,轉(zhuǎn)身拿起壓花器放回原來的盒子里,我也如釋重負地長舒一口氣。
在這場風波中我體會到,瑋瑋的媽媽雖然是個不袒護孩子錯誤的好媽媽,但她過于粗暴的態(tài)度直接導致了瑋瑋第二個錯誤——撒謊的發(fā)生,有哪個孩子天生會撒謊呢?除非是模仿大人或者迫于壓力下的自我保護。瑋瑋媽媽處理問題的方式只是讓孩子體會到了強制力,而沒有達到我們所預期的教育效果。當孩子的腳步偏離正確的軌道時,要拉他一把還是把他推出去,往往取決于我們的態(tài)度,怎樣才能做到“有心”而“無痕”是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的。
孩子就像一棵成長中的小樹,難免會有旁逸斜出的枝枝杈杈,我們要用愛心和智慧的剪刀精心修剪,而不是掄起粗暴的斧頭。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