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遠
我的同仁曾經提出建議,成立專屬于本部門的圖書室,精選行銷方面的圖書,供同仁借閱。這是個很不錯的提議,但遲遲沒有執(zhí)行。
直到有一天,我在部門會議中提到有一本很棒的行銷書籍值得大家參考時,另一位同仁才又“舊事重提”。
“其實,這個提案已經提過一次了。不急著成立圖書室嘛,我們只是有這個構想罷了。”
他們陳述這件事的方式有點兒半開玩笑,但我堅持立刻執(zhí)行,并向大家致歉:
“當時我可能沒有記清楚,所以耽誤了成立部門圖書室的進度?!?/p>
會議之后,我詳細檢查了所有的記錄,就是找不到任何有關該項提議的資料,腦海中也完全沒有印象。
很不得已地,我必須找原提案人確認。
“我……我想大概因為這是要多花錢的提議,怕被您拒絕,所以我也只是輕描淡寫、點到為止,沒有據理力爭。”他怯怯地說。
“其實,你不用據理力爭,只須溝通、再溝通!”我誠懇地鼓勵他!
回想起自己曾經也和他的情況很類似。遇到一些提案不敢大聲說出口,怕主管誤會自己是個貪小便宜的人。現在想起來,自己講話吞吞吐吐的樣子,當然很難說服別人。
當年的我,在害怕什么呢?仔細分析,應該是害怕“責任”吧!若像他說的“輕描淡寫、點到為止”,簡直就是只盡了半點義務,卻不肯負半點責任。既然有話要說,就說個清楚;若一次說不清楚,至少可以溝通、再溝通!
(摘自《中國魅力》2014年第12期)